- 年份
- 2024(12334)
- 2023(17417)
- 2022(14688)
- 2021(13995)
- 2020(12007)
- 2019(27382)
- 2018(27380)
- 2017(52406)
- 2016(28624)
- 2015(32599)
- 2014(32383)
- 2013(31560)
- 2012(29534)
- 2011(26544)
- 2010(26950)
- 2009(25245)
- 2008(25238)
- 2007(23117)
- 2006(20137)
- 2005(18056)
- 学科
- 济(112614)
- 经济(112473)
- 管理(86868)
- 业(81387)
- 企(67898)
- 企业(67898)
- 方法(51763)
- 数学(45134)
- 数学方法(44529)
- 中国(33082)
- 财(31946)
- 农(30995)
- 制(25597)
- 业经(24410)
- 学(23824)
- 技术(21883)
- 贸(21518)
- 贸易(21501)
- 银(21030)
- 银行(20975)
- 易(20911)
- 地方(20570)
- 行(20067)
- 农业(19733)
- 融(19700)
- 金融(19692)
- 理论(19265)
- 务(18752)
- 财务(18678)
- 财务管理(18625)
- 机构
- 大学(409646)
- 学院(407883)
- 济(165725)
- 经济(162040)
- 管理(157130)
- 研究(136613)
- 理学(133937)
- 理学院(132512)
- 管理学(130106)
- 管理学院(129344)
- 中国(106446)
- 京(87412)
- 科学(83156)
- 财(80974)
- 所(69567)
- 农(68096)
- 中心(64164)
- 财经(63281)
- 江(62925)
- 研究所(62626)
- 业大(59953)
- 经(57292)
- 北京(55229)
- 农业(53667)
- 范(52790)
- 师范(52195)
- 经济学(50485)
- 州(49917)
- 院(49162)
- 财经大学(46824)
- 基金
- 项目(265891)
- 科学(208685)
- 研究(193864)
- 基金(191955)
- 家(168178)
- 国家(166547)
- 科学基金(142169)
- 社会(121963)
- 社会科(115480)
- 社会科学(115442)
- 省(104672)
- 基金项目(100657)
- 自然(92034)
- 教育(90590)
- 自然科(89900)
- 自然科学(89872)
- 自然科学基金(88281)
- 划(88192)
- 资助(79271)
- 编号(79121)
- 成果(65412)
- 重点(59802)
- 部(59108)
- 创(58071)
- 发(56582)
- 课题(55014)
- 创新(53717)
- 科研(51071)
- 教育部(50653)
- 国家社会(50264)
- 期刊
- 济(184622)
- 经济(184622)
- 研究(119935)
- 中国(85420)
- 学报(65895)
- 财(64903)
- 农(61133)
- 管理(60852)
- 科学(58952)
- 大学(49698)
- 教育(46816)
- 学学(46467)
- 农业(41157)
- 融(40510)
- 金融(40510)
- 技术(37517)
- 财经(32200)
- 业经(29928)
- 经济研究(29449)
- 经(27672)
- 问题(24412)
- 业(22637)
- 图书(21808)
- 技术经济(20803)
- 贸(20526)
- 统计(20373)
- 理论(19956)
- 版(19733)
- 科技(19572)
- 策(19023)
共检索到620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雪苓
我国转型期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具有“政府主导”的弱形式与“市场主导”的弱形式并存的特点,由此造成了国家创新资源系统的双重失效困境:即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具体表现为创新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动和合作的市场化机制还未建立起来等等。解决这种困境的出路是结合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形成一种既能通过市场激励获得竞争力优势同时又能通过国家创新体系实现创新资源整合的创新资源配置方式。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翠萍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的配置能力和效率(知识配置力),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创新体系运行效率的主要指标。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资源配置模式应是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信息资源的市场配置为补充的合作与竞争模式。参考文献7。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杨 胡潜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全面推进要求对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信息资源进行协同配置。从我国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现状来看,主要存在配置主体功能缺位、协作程度不高、支撑服务落后等问题,需要通过管理、组织、技术、服务层面的多元协同加以解决。政府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克服制度、机制、技术和服务上的障碍,全面推进我国信息资源配置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信息资源配置 协同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洁
美国在一个多世纪里一直保持着最强大的世界高科技实力和最高的科技产业化效率,其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路径与机制对中国当前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无不具有很现实的借鉴价值。对经济的发展而言,政府的作用是关键性因素。好的国家制度和政策才能够培育出良性的科技创新体制和产业转化机制。对于中国这个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原计划经济国家,好的国家制度和政策显得尤其重要,它直接作用于产学研各环节,决定了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人、财、物力的投入与流向,使用效率及效果。因此,作者对美国发展自主创新经验教训的研究着重于对国家宏观政策、经济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及政府功能创新等方面,以期为中国建立自己的国家创新体系献言献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洪涛 汪应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严锦梅 刘戒骄
本文从国家创新体系的目的性、整体性、动态相关性、涌现性与开放性等系统特征出发,梳理美国及日本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探析政府在系统中的作用。分析表明,政府作用不仅在于修复失灵,更是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领航人,政府的主导与能动作用重点表现在以下方面:制定创新战略,指引创新方向;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夯实创新基础设施;激励创新主体,唤醒创新活力;协调创新活动,提升创新效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创新文化,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资助重点领域创新,促进多元创新涌现;推进开放创新,引入全球优质创新资源。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政府作用 系统特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曲世友,邵延学
政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的作用是推动和扩散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政府根据一系列的激励和调节机制,来推动创新活动的展开及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政府 激励与调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贾晓峰 高芳 胡志民
进一步充实、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要求,亟需加强创新系统相关理论研究。采用理论研究和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创新系统理论的演进特征以及不同时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践的阶段特征,探讨总结"主体-结构""活动-功能""系统-生态"三方面视角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重点和政策着力点,并基于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和未来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的部署要求,提出新时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进一步充实完善的四方面政策措施:政策导向从完善创新体系向形成创新生态转变;形成动态、繁荣的创新功能主体簇;促进创新要素和价值高效流动;形成支撑保护创新生态的制度和文化环境。
关键词:
创新系统 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理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卫东 王清
文章运用DEA-Tobit两步法,综合评价2010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影响区域创新体系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配置效率与区域开放程度、高技术产业发展、科研机构的人才投入、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正相关;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负显著影响;产学研结合水平、政府科技投入等因素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钟惠波 郑秉文
该文运用大量资料和数据,从投资、政策和存在问题等三个方面,对金砖四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作了详细梳理和特征比较,认为:一方面,金砖四国政府政策的协调在国家创新体系建构及国家创新能力演进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但同时四国创新政策正日益呈现趋同性倾向,逐渐接近最佳国际实践;另一方面,金砖四国的创新体系缺乏某种根植性,只有从本国特定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全面发展的视角来考虑本国的创新政策,才有可能构建一个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翠萍
文章着眼于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信息运动问题。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信息运动渠道、运动方式、信息流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国家创新体系中信息运动的障碍及其克服途径。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信息运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晓光 王宏伟 李忠伟
基于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理论研究,针对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作用的时效性的问题,结合不同专家学者对于国家创新能力、绩效评价、创新指数等指标体系中有关政府作用的不同影响因素,构建了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作用动态评价模型,并选取OECD国家近20年的相应指标数据进行PVAR (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定量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政府作用,并利用脉冲相应和方差分解结果分析政府政策工具的各指标间波及影响及绩效滞后效应,为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角色的科学定位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震
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组织者。对此,国外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的成功机制。本文通过论述国家创新体系思想的形成,表明政府在其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对国外政府在制度环境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中小企业扶持、政府资金投入等多个方面的积极措施进行了系统总结。最后提出这些机制措施对我国政府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政府 国际经验 借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蕙 张武强
文章在分析信息资源协同配置内涵的基础上,研究了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与国家创新的关系,接着以整体性、利益均衡性、协同性、发展性、安全性和需求导向性为原则,构建了国家创新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体系。该体系包含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并依据上下联动机制、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等有效运行。
关键词:
创新 信息资源 协同配置 体系构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雪原 王宏起
掌握科技创新资源当前配置效率情况可为科学、客观提出优化战略与策略,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支持,为此文章构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应用lingo8.0软件,采用数据包络法,对我国31个省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资源 优化配置 DEA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