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3)
- 2023(10240)
- 2022(8214)
- 2021(7612)
- 2020(6424)
- 2019(14289)
- 2018(14184)
- 2017(28124)
- 2016(15307)
- 2015(17236)
- 2014(17094)
- 2013(17392)
- 2012(16084)
- 2011(14504)
- 2010(14881)
- 2009(14517)
- 2008(14666)
- 2007(13513)
- 2006(12364)
- 2005(11253)
- 学科
- 业(86705)
- 济(73407)
- 经济(73306)
- 企(70401)
- 企业(70401)
- 管理(58937)
- 农(49116)
- 农业(32596)
- 业经(32380)
- 方法(28897)
- 财(24563)
- 数学(21088)
- 数学方法(21026)
- 中国(19369)
- 制(18873)
- 务(18280)
- 财务(18274)
- 财务管理(18256)
- 企业财务(17252)
- 策(16631)
- 技术(16484)
- 体(14468)
- 划(13711)
- 贸(13358)
- 贸易(13348)
- 易(13087)
- 和(12621)
- 农业经济(12363)
- 企业经济(12285)
- 经营(11788)
- 机构
- 学院(234437)
- 大学(223761)
- 济(104888)
- 经济(103093)
- 管理(98138)
- 理学(83815)
- 理学院(83173)
- 管理学(82414)
- 管理学院(82002)
- 研究(70238)
- 中国(60606)
- 农(51712)
- 财(49996)
- 京(45482)
- 财经(39050)
- 农业(39021)
- 科学(37984)
- 江(36967)
- 业大(36153)
- 经(35231)
- 所(34611)
- 中心(33441)
- 经济学(30591)
- 研究所(30439)
- 经济管理(29186)
- 州(28935)
- 北京(28160)
- 财经大学(28130)
- 经济学院(27857)
- 商学(27329)
- 基金
- 项目(142386)
- 科学(114376)
- 研究(110551)
- 基金(104408)
- 家(87993)
- 国家(86983)
- 科学基金(76718)
- 社会(73658)
- 社会科(69430)
- 社会科学(69413)
- 省(57985)
- 基金项目(55844)
- 教育(48384)
- 编号(46510)
- 自然(46303)
- 划(45594)
- 自然科(45240)
- 自然科学(45229)
- 自然科学基金(44505)
- 资助(40759)
- 成果(36436)
- 业(36179)
- 创(32981)
- 部(32613)
- 发(32206)
- 制(30848)
- 重点(30619)
- 农(30366)
- 课题(30212)
- 国家社会(30154)
- 期刊
- 济(130220)
- 经济(130220)
- 研究(68084)
- 农(57188)
- 中国(46052)
- 财(40523)
- 管理(39030)
- 农业(38427)
- 科学(30941)
- 业经(29682)
- 学报(29008)
- 融(27500)
- 金融(27500)
- 大学(23938)
- 学学(23199)
- 技术(21244)
- 财经(19669)
- 业(19315)
- 问题(18333)
- 经济研究(18210)
- 经(16972)
- 教育(16434)
- 农业经济(15019)
- 农村(14941)
- 村(14941)
- 技术经济(14653)
- 世界(13208)
- 商业(13143)
- 现代(12840)
- 贸(12566)
共检索到359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汉超 王生卫
农村村组织和企业在形成、运行机制和功能上是截然不同的,这种不同使其能利用要素和制度资源的互补所创造出的组织租金激励着二者结合。而由于双方资产的专有性和有关的监督成本不同,决定着二者会选择不同的结合方式;且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制度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双方资产专有性和有关监督成本也不断变化,导致二者的行为和结合方式也不断变化。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组织资源 资产专有性 监督成本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晓武 王玲
本文研究转型期我国企业组织结构与组织绩效的关系,把组织结构分成规范化、协调机制、权力分配3个维度,从3个角度研究组织结构与绩效的关系:(1)研究我国企业组织结构是否对绩效存在独立的、可区分的影响;(2)研究组织结构与环境匹配对绩效的影响作用;(3)研究不同规模的组织,组织结构与环境匹配对绩效影响的差异。研究表明,规范化、协调机制对绩效的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企业采取规范化程度低、协调机制高的组织结构与环境匹配,可以获得更高的绩效。对于规模大的企业,组织结构与环境匹配对绩效的影响更显著;对规模小的企业,环境对绩效有直接、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组织结构 绩效 环境不确定性 规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苗长虹
农村工业化对经济转型期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分析了经济转型期对农村工业化的要求和其推进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制约 ,提出了农村工业化跨世纪推进的多元化战略及其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经济转型期 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范思凯 邓泉国
中国农村基层自治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创新,实践经验不断丰富,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已经逐渐形成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适度分离而又相互制约的组织结构体系。文章从村民自治的自身资源特质以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大背景出发,重点分析了村民自治组织主体系统的结构与关系,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组织体系的建议,以利于推动农村村民自治和农村各项公共事业与公共服务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村民自治组织 结构 关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邱晓平 池泽新 翁贞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范琛
当前我国转型期农村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并呈现出利益性、突发性、对抗性和破坏性等特征,对政治统治、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引发原因较为复杂,因从发展农村经济、重构基层政府权威、畅通农民言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构建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等多方面积极防范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转型期 农村群体性事件 理性思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敬波
本文对我国现行农村养老保障的各种组织资源进行了梳理,列举了现行各类养老保障制度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模式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区域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的现状,不同人群的养老方式,重构与地区经济发展非均衡战略相适应的分地区、分层次和分阶段进行设计和实施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可能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转型期 农村养老保障 模式 构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顽强 李华君
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广大农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迫切需要维护自身权益。为了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农村中介组织亟需通过"合作求解、技术求解、创新求解"来解决组织规模小、覆盖率低、专业化分工不足等发展困境。为促进农村中介组织网络的发展壮大,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体系,应加大农村中介组织网络的示范力度;确立法治在组织网络构建中的权威地位;改革各级农村中介组织的组织形式;完善农村中介组织的管理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仝志辉
本文通过对三个村庄的比较研究,分析了村庄派性政治为什么可能为农村组织建设提供资源。文章认为,派性具有为原有研究失察的三个方面的性质,即派性的部分利益实质与社区公益表达的不一致,派性群体内部有稳定的私人联系,派性竞争是一种特殊情态下的面子竞争。派性的这三种性质决定了农村组织建设可以将派性作为资源,并在派性政治严重的村庄取得进展。本文的这一发现将促使人们反思原有的对农村组织建设资源的僵化理解,从而把视野真正投向实际的农村社会生活和农民人际间关系网络;在笔者看来,这是重建农村社区组织的正确道路。基于此,对农村社区重建的涵义,本文也提出了新的理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培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云桥
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出去后,对农村家庭造成较大冲击,出现大量不完整的家庭结构,农村家庭功能随之出现了失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如果农村家庭功能失衡问题解决不好,影响的不仅仅是农村家庭成员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会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农村家庭功能失衡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就是试图探讨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家庭功能失衡问题及其影响。
关键词:
家庭结构 家庭功能 家庭功能失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守纪 王成仁
本文在分析中国农村信用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村信用的特征是家庭代际信用,在现代经济环境中,这种信用很难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这种信用形式也是造成农民贷款难的原因之一。为此,本文提出了过渡信用形式——农户互助信用,并且建议以农户互助信用小组作为需求方来构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班涛 陈讯
以西部一个乡镇1978-2012年的离婚情况为分析对象,总体分析显示该镇的离婚率呈快速增长态势。依据个体离婚行为产生的主导因素将离婚分为身心缺陷型、性格志趣差异型、性行为越轨型与经济贫乏型,其中经济贫乏离婚,因男性经济条件无法满足女性的消费需求而引起的妇女提出离婚成为主要类型。打工经济背景下婚姻价值的嬗变、城乡消费圈的一体化、妇女在再婚市场的优势地位以及妇女离婚的社会支持网络共同推涨了妇女基于物质因素提出离婚的比例上升。经济贫乏型离婚的上升形塑了农村离婚区域分布的梯度效应与低洼地带,造成了经济困难家庭的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中国社会快速转型期间,农村人口发展态势随之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移民潮"催生了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庞大,地区分布不均匀,且发展趋势也相对复杂,由此引发了一些社会性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有四种类型:单亲监护、隔辈监护、亲戚或朋辈监护、同辈或自我监护,其每种监护类型均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利弊。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结构,厘清其动态框架与监护类型的利弊,将有助于化解该群体的利益补偿和教育等问题。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动态框架 监护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