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04)
2023(13086)
2022(11170)
2021(10652)
2020(8903)
2019(20661)
2018(20607)
2017(40847)
2016(22288)
2015(25179)
2014(25040)
2013(24657)
2012(22924)
2011(20663)
2010(20764)
2009(19108)
2008(18500)
2007(16363)
2006(14651)
2005(13180)
作者
(62696)
(51667)
(51202)
(49067)
(33257)
(24688)
(23601)
(20250)
(19678)
(18773)
(17677)
(17311)
(16632)
(16359)
(16176)
(15903)
(15516)
(15299)
(14769)
(14746)
(12871)
(12649)
(12601)
(11896)
(11692)
(11608)
(11549)
(11510)
(10380)
(10069)
学科
(84347)
经济(84248)
管理(63178)
(61079)
(51735)
企业(51735)
方法(37687)
数学(31947)
数学方法(31545)
中国(23060)
(22631)
(22412)
(22330)
银行(22265)
(21573)
(20931)
业经(19643)
地方(18017)
(17751)
贸易(17739)
(17400)
金融(17399)
(17298)
(17039)
(15004)
理论(14945)
农业(14939)
(14161)
(13833)
财务(13767)
机构
大学(307807)
学院(306735)
管理(124390)
(124127)
经济(121280)
理学(106642)
理学院(105496)
研究(104144)
管理学(103935)
管理学院(103349)
中国(83731)
(66033)
科学(61794)
(58908)
(51692)
中心(47820)
(47218)
研究所(46792)
财经(46393)
(45491)
业大(42870)
北京(42219)
(42144)
(40321)
师范(40034)
(37986)
(37650)
农业(36898)
经济学(36060)
财经大学(34508)
基金
项目(204419)
科学(160382)
研究(153464)
基金(147550)
(126866)
国家(125765)
科学基金(108186)
社会(94769)
社会科(89813)
社会科学(89789)
(78674)
基金项目(77946)
教育(70099)
自然(69891)
自然科(68213)
自然科学(68200)
自然科学基金(66966)
(66534)
编号(64097)
资助(61397)
成果(53205)
(45503)
重点(45193)
课题(43888)
(43749)
(42381)
项目编号(39897)
创新(39345)
教育部(39244)
科研(38558)
期刊
(137220)
经济(137220)
研究(97381)
中国(57841)
管理(46194)
学报(43826)
(43051)
(42783)
(42275)
金融(42275)
科学(41718)
教育(35454)
大学(33444)
学学(31204)
农业(28709)
技术(25618)
财经(22004)
业经(21896)
经济研究(21351)
(18583)
问题(17704)
理论(17007)
图书(16903)
国际(15791)
实践(15775)
(15775)
(15721)
(14949)
现代(14791)
技术经济(14440)
共检索到466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箐  
当前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泛资管时代来临、金融监管日趋严格、金融生态重建、人口老龄化加剧、金融需求加快升级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对此,我国银行业如何因势而动、顺势而谋、乘势而发,以成功实现战略转型是摆在中国银行业面前一个紧迫而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国际银行业两次重大转型的背景及国际先进银行的主要应对策略,为正处于变革期的中国银行业实现战略转型提供战略、营销、运营、风险、技术等五方面的经验借鉴。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瑞华  
本文从对国有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过程中员工的压力问题调查出发,分析了当前员工压力的特点,包括几乎所有的员工都有压力,压力与职务成正比,压力呈现不确定性,释放压力的渠道狭窄。然后,在借鉴香港及国外商业银行对员工压力管理的加压、减压措施和员工帮助方案(EAP)等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期国有商业银行员工压力评估和管理架构,制订出《员工压力评估表》和《员工压力管理架构》。最后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员工压力管理的具体途径:一是高度重视员工压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减压和加压措施;二是采取专业手段,科学管理员工压力;三是提升自身调适能力,使员工能够主动适应压力。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国民  李肇扬  
在分析河南地方银行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教训,提出河南地方银行应对策略。地方政府应成立跨部门的机构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研判和指导,进行跨界统一监管和提升监管能力,通过大力发展合作金融组织、社区银行等破解融资贵问题,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与资产证券化业务。地方银行应继续将服务小微企业、"三农"作为利润增长点而不是不切实际地开展中间业务,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转型,增加客户黏度和价值,处置不良资产,提升利率风险和流动风险管理水平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黄莺  
在后危机时代,国际先进银行表外业务的业务收入开始反弹,资产种类趋于多样化,交易期限日趋短期化,持有者分布逐渐集中化。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的运用逐步体现出"以客户为中心"的趋势,同时,关于表外业务的监管也趋于对"宏观审慎"的重视。结合国际先进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经验,可对国内银行未来表外业务的发展及管理带来若干启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虞晓莉  
金融科技与传统网点快速融合,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网点发展面临诸多困境。而作为未来银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商业银行智慧网点转型是应对目前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有鉴于此,从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智慧网点转型困境为出发点,总结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智慧网点转型经验,建议从金融科技应用与转化、数字化渠道建设、风险管理体系、智能机具分流、综合金融服务方面进行深层次改革,从而推进中国商业银行智慧网点转型进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蒋丹凌  
编者按:香港银行业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其在信用卡业务上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内地银行业的学习和借鉴。本文通过介绍香港几家著名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营销策略和卡种创新,总结其经验,针对当前内地银行业信用卡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一在香港,有“银行多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邵勉也  
全球金融危机突显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在此背景下,银行压力测试对防范金融风险和银行业危机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银行压力测试的类别、方法和作用,介绍了近期有关国际组织和监管当局的实践措施和关注重点,分别论述了美国、英国和欧盟在银行压力测试方面采取的政策框架和实践措施,对银行压力测试面临的各种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应对策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邵勉也  
全球金融危机突显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在此背景下,银行压力测试对防范金融风险和银行业危机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银行压力测试的类别、方法和作用,介绍了近期有关国际组织和监管当局的实践措施和关注重点,分别论述了美国、英国和欧盟在银行压力测试方面采取的政策框架和实践措施,对银行压力测试面临的各种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寿庆  周李焕  孙轶侬  
绿色银行应由政府成立,并作为公共投资机构独立运营。这样可以借助绿色银行实现政策目标,促进绿色发展和经济转型国际社会成立绿色银行的背景2010年,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上,工业化国家签署了《坎昆协议》,提交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且达成了将全球平均气温限制在较工业化前的气温高出2摄氏度的共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依靠政府和商业银行的传统投融资渠道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开发新的投融资渠道以弥补资金缺口已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立蔚  
2007年4月2日,银监会批准花旗、汇丰、渣打、东亚4家银行在国内注册成立外商独资银行,这标志着上述4行成为我国首批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待遇、可以经营包括境内公民在内的全面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也表明外资银行将凭借其在制度、机制和产品等方面的优势开始抢滩国内个贷市场。中资银行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风险管理,拓展个贷业务,将成为我国银行业应对外资挑战的一个重要方面。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良芳  
一、外资银行在我国的经营状况近年来,外资银行机构布局、业务经营和服务能力均得到了较快发展,已成为中国银行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市场重要参与者。外资银行拥有较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严密的内控制度和丰富的风险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毕鉴亭  
“二次剥离”加上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积极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连续几年实现了“双降”。但无论从外部经营环境看,还是从银行内部分支机构间发展极不均衡的情况和股份制改革现状分析,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非常大。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存量和新增不良贷款特征与成因,指出新增不良贷款一方面会严重制约国有商业银行改制转型乃至整个金融改革的顺利推进,另一方面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加剧国民经济的不稳定程度。鉴于此,作者提出从存量处置、增量控制、综合治理、市场拓展、流程再造、信贷整顿、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加快创新,控制信贷风险,促使经营管理改革顺利推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莉萍  
学术界对商业银行顺周期性机制的研究较为成熟,但却没能清晰回答金融市场中的影子银行体系的顺周期原理。故此,本文尝试探讨影子银行体系顺周期性运行的相关机理。全文首先回顾了金融体系顺周期性以及考虑金融市场因素的顺周期性研究的经典文献,在列举了金融危机期间影子银行体系顺周期性的描述性事实之后,深入分析了该体系的反馈环机制及其顺周期性原理。最后,本文评析了国际社会对影子银行体系顺周期性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侯铁铭  
中国正处于农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资源的利用有赖于优秀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进而将农业发展的各个要素统筹起来。中国农业人力资源的缺失问题突显,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农业人力资源缺失的现状,并且对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经验做了综述性的介绍,以期为中国农业人力资源发展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