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85)
- 2023(5922)
- 2022(4543)
- 2021(4193)
- 2020(3559)
- 2019(8347)
- 2018(8283)
- 2017(15462)
- 2016(8512)
- 2015(9312)
- 2014(9415)
- 2013(9098)
- 2012(7916)
- 2011(6962)
- 2010(7153)
- 2009(7212)
- 2008(7747)
- 2007(6818)
- 2006(6334)
- 2005(6037)
- 学科
- 企(65825)
- 企业(65825)
- 业(57928)
- 管理(48557)
- 济(38167)
- 经济(38095)
- 财(20956)
- 业经(18516)
- 务(17121)
- 财务(17118)
- 财务管理(17108)
- 方法(16832)
- 企业财务(16285)
- 制(13225)
- 技术(13181)
- 企业经济(11921)
- 体(11032)
- 技术管理(10465)
- 体制(10324)
- 理论(10287)
- 经营(10138)
- 划(10131)
- 策(10060)
- 和(10013)
- 数学(9626)
- 数学方法(9579)
- 决策(8366)
- 计划(7810)
- 中国(7738)
- 经济理论(7535)
- 机构
- 学院(122553)
- 大学(118479)
- 济(55071)
- 经济(54157)
- 管理(53878)
- 理学(45392)
- 理学院(45035)
- 管理学(44760)
- 管理学院(44482)
- 研究(35891)
- 中国(30557)
- 财(30105)
- 京(24150)
- 财经(22617)
- 江(20440)
- 经(20412)
- 科学(17739)
- 所(17111)
- 商学(17021)
- 商学院(16865)
- 经济学(16638)
- 财经大学(16503)
- 中心(15909)
- 州(15514)
- 北京(15262)
- 经济学院(14899)
- 研究所(14836)
- 经济管理(13500)
- 院(13110)
- 工商(12673)
- 基金
- 项目(71783)
- 科学(58927)
- 研究(55395)
- 基金(53701)
- 家(44986)
- 国家(44509)
- 科学基金(40844)
- 社会(37246)
- 社会科(35386)
- 社会科学(35374)
- 省(28278)
- 基金项目(27859)
- 教育(25598)
- 自然(25481)
- 自然科(24979)
- 自然科学(24972)
- 自然科学基金(24630)
- 划(22488)
- 编号(21872)
- 资助(21438)
- 业(18862)
- 成果(17768)
- 创(17459)
- 制(16323)
- 部(16300)
- 创新(16117)
- 企(15703)
- 重点(15679)
- 国家社会(15519)
- 性(15222)
共检索到195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鹏飞
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激励或利润激励对提高企业效率发挥作用 ,而超产权论进一步阐明了激励机制只有在竞争条件下才能产生影响 ,对我国上市公司效益的实证分析支持这一命题 ,目前我国的股份制改制并没有促进企业效益真正好转。企业改革是三个层面的问题 :界定产权归属是基础 ;治理结构须与股权结构相兼容 ;市场竞争的完备性是企业效益真正好转的前提。
[期刊] 改革
[作者]
戴锦
产权改革论和竞争环境论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两种国有企业改革理论,这两种理论分别从内部产权激励和外部竞争激励角度提出一系列旨在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率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进入到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阶段,一种新的国有企业理论——"政策工具论"正在逐步形成。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国有企业是政府的一种公共政策工具。从这一视角出发,政策工具论不仅能够解释国有企业的最优化(国企改革)问题,也能够解释国有企业的存在性问题,因此是一种比较完整的国有企业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云力 李福纯
产权切换并非国企实现扭亏增盈的契机 ,产权改革过程中的非规范性以及附随的非理性行为 ,使得“产权效应”依附于沉重的磨擦成本 ,而且表现出时间上的滞后性。所以 ,国企改革的核心在于产权机制与竞争机制的协同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齐中祥
WTO加入在即 ,国企靠什么与别人竞争 ?国企的成功在于一把手 ,更在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帮企业现有业务结合在一起的胶水 ,也是新业务的发动机 ,多样化的形式及市场进入由它们引导。核心竞争力更是一种竞争者难以模仿的能力。衡量国企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就是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是否增强。核心竞争力如何识别、开发、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从企业角度作了深入分析 ,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国企改革 核心竞争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银温泉
实施竞争中性政策,推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公平竞争,有利于推动国企改革深化,有利于建立公平健全协调高效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推动政府改革,有利于为世界提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国方案。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赋予民营经济更加重要的地位,大力推动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重点的国企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国企分类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监管中性。
关键词:
竞争中性 国企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范章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彭波 韩亚品
竞争中性原则是当前中国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具有深刻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竞争中性原则在目前国际博弈中的经济和政治双重内涵,然后分别从国企改革、市场深化和国家崛起三个视角研究推行竞争中性原则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最后,从双重承诺接受竞争中性原则、创新优化国有经济地位和作用、引导多元经济协同演进及消解美国打击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推进这一原则的基本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改革的内在动力不足,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难度也越来越大。从国有企业自身经营来看也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部分地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处于深度下滑状态,亏损企业增多,债务规模过大,利息负担加重,财务风险加大。由国资委牵头计划出台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在研究制定,并已向国务院汇报,内容将包括国有企业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戎
一、引言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行了20年整。经过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执行的“放权让利”到“承包制”,跨入90年代,国家开始围绕“制度创新”作文章,试图使国有企业“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选择了100户国有企业、18个城市、56个企业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英爽 李锡玲 周国龙
转型期经济社会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中国经济将由生产主导型转向流通主导型,服务业比重将逐年扩大。而当前我国品牌化建设相对薄弱的现状将直接影响到服务业的转型升级。面对全球竞争,创建国际品牌无疑是中国企业参与世界竞争的必由之路。我国正处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消费结构的升级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带来了发展机遇,企业必须适应品牌时代的到来,积极开展品牌营销,努力打造一批世界级的知名品牌,才能真正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现状和发展机遇,结合企业品牌建设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品牌竞争力 微笑曲线 经济转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玉婷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走出去"进程加快,国有企业以及作为"精锐部队"的中央企业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增加,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已不可同日而语。深化国企改革,既是中国国有企业自身的战略需要,更是国家发展大战略的客观要求。本文基于中央企业在2011~2015年间的财务数据,构建了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四维评价体系,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3家中央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析"十二五"期间国企改革的进展和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