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2)
2023(11848)
2022(10326)
2021(9926)
2020(8282)
2019(19474)
2018(19523)
2017(37742)
2016(20928)
2015(23581)
2014(23549)
2013(23245)
2012(21437)
2011(19040)
2010(18837)
2009(17283)
2008(16531)
2007(14390)
2006(12594)
2005(11023)
作者
(58773)
(48492)
(47976)
(46024)
(31036)
(23362)
(21956)
(19148)
(18641)
(17497)
(16864)
(16239)
(15361)
(15245)
(14829)
(14732)
(14597)
(14358)
(13891)
(13771)
(12051)
(11856)
(11602)
(11185)
(10852)
(10846)
(10746)
(10709)
(9706)
(9558)
学科
(79046)
经济(78948)
管理(57684)
(55765)
(44863)
企业(44863)
方法(35488)
数学(30474)
数学方法(30054)
(24432)
中国(22360)
(19671)
业经(18484)
地方(18479)
(17214)
农业(16771)
(14562)
理论(13828)
(13606)
贸易(13600)
(13137)
(12837)
(12654)
财务(12586)
财务管理(12561)
环境(12299)
技术(12292)
企业财务(11800)
教育(11640)
(11547)
机构
大学(285027)
学院(283175)
管理(114426)
(108114)
经济(105485)
理学(98876)
理学院(97746)
管理学(95952)
管理学院(95434)
研究(94291)
中国(71066)
(62057)
科学(59851)
(48991)
(47258)
(45853)
中心(43792)
业大(43142)
研究所(42871)
(41956)
(39838)
北京(39724)
师范(39546)
财经(39258)
(35557)
农业(35556)
(34645)
(34626)
师范大学(32043)
经济学(31046)
基金
项目(196118)
科学(153604)
研究(145950)
基金(140482)
(121590)
国家(120493)
科学基金(103517)
社会(89379)
社会科(84365)
社会科学(84341)
(76916)
基金项目(75753)
自然(67934)
教育(67003)
自然科(66293)
自然科学(66280)
自然科学基金(65045)
(64957)
编号(61425)
资助(57785)
成果(50329)
重点(43346)
(42875)
课题(41860)
(41659)
(40495)
创新(37601)
项目编号(37363)
科研(37293)
大学(36751)
期刊
(120685)
经济(120685)
研究(84965)
中国(55818)
学报(43872)
(42005)
科学(40807)
管理(40680)
(36878)
教育(35699)
大学(33123)
学学(30528)
农业(28832)
技术(24737)
(24459)
金融(24459)
业经(20220)
图书(18209)
财经(18110)
经济研究(17506)
问题(16407)
(15370)
理论(14899)
(14361)
实践(13734)
(13734)
资源(13723)
科技(13710)
技术经济(13229)
(12890)
共检索到418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淑娟  马瑜  
基于2012年对山西已回流劳动力的问卷调查数据,考察当前劳动力回流的原因、就业状况、再外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劳动力回流的原因中,经济原因仍居首要地位,但家庭及个人因素的影响力呈上升趋势;已回流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六成以上回流劳动力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回流后的收入整体低于回流前的收入;近半数已回流劳动力对于未来持观望态度,对于是否再次外出意愿不明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争  杜子芳  
劳动力调查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分布状况和劳动就业失业情况,我国于2016年开始正式实施全国月度劳动力调查。研究者对于劳动力调查的研究多集中在抽样方案、方差估计和样本轮换上,在非抽样误差方面的专题讨论并不多。本文结合我国劳动力调查的发展历程、抽样调查设计和实际调查情况,梳理了劳动力调查中的非抽样问题的几种类型,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有效降低非抽样误差对劳动力调查结果的影响,也为我国其他持续监测项目预防及控制非抽样误差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仁寿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国家对国有经济和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下岗失业问题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失业率指标一直在3%左右,同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西方失业率在2—4%的国家被判定失业率正常或充分就业),我国应属于“低失业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金勇进  张喆  
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权数的作用十分重要。使用权数,不仅能将样本还原到总体,还能调整样本结构,使其与总体结构相一致,因此正确的使用权数是我们进行统计推断的基础。本文系统阐述了抽样调查分析中权数的获取过程,以及后期对初始权数的调整过程。由于权数是把双刃剑,在提高精度的同时,有可能提高估计量的误差,本文提出了对权数进行评估的方法,研究如何对权数进行控制,最后根据我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CGSS)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按照所给方法不仅能提高估计精度,而且能够降低抽样推断中的权效应。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叶奇  刘卫东  
本文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管制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并从制度和文化的角度探析我国"技工荒"产生的原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鹏  朱小军  
基于全国28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以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建立明瑟收入函数模型,将样本变量按照性别、专业、学历、工作单位、就业区域五个类别对高校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收入效应进行测算。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过度教育使得个人教育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学历越高,过度教育的收益损失率也会随之提升;专业性越强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优势越明显,越不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现象;公共部门的过度教育收益率要高于私立部门,但是公共部门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的现象,而私立部门则容易出现教育不足问题;高校女性毕业生过度教育损失率和教育不足损失率均高于男性毕业生;东部地区更容易发生过度教育,且东部地区的过度教育收益率高于中部和西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坤  
本文从对徐州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和统计资料出发,分析苏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就业偏好问题和劳动力回流现象特点,并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对政府尤其是苏北地区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管理与决策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玉荣  
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是继"民工潮"之后,当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又一引入注目的现象。文章从基本概念、回流历史、回流原因、回流理论和模型、回流效应、对策与建议点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提出了今后劳动力回流问题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最后,探讨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未来研究中需注意的问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殷江滨  
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促使劳动力的空间流动更为频繁,并呈现外出与回流并存的格局。作为发展中人口大国,中国的劳动力回流现象不断增多,流动"双向化"趋势日趋明显。本文从劳动力回流理论、回流动因、回流者的就业行为与影响机制入手,对国内外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在回流理论中,主张成功/失败的经济理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这一分析范式开始受到社会学理论的挑战。回流决策不仅受外出者自身经济因素所驱使,而是在社会联系、地方经济政策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产生的。回流劳动力并不是简单的经济上的"失败者",他们通过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表现出更强的就业能力,通过自主创业等活动,促进了家庭收入的增加和家乡经济多元化。但由于制度环境及经济发展特点的差异,中国国内劳动力回流的动因与就业行为具有自身特点。最后,从回流理论、回流的空间效应及新生代农民工回流等方面对中国未来的回流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子玉  肖静  
劳动力回流即劳动力先流出后流入,是劳动力流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文章以工业为例,选择2005—2016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工业数据,以剔除跨行业劳动力流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数与人口数之比的年增长值衡量工业劳动力流动,基于流出、流入两类数据,运用以揭示资本、劳动替代动态变化的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为基础的面板数据对工业劳动力回流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吸纳工业劳动力回流。但同等情况下,工业劳动力更倾向于流入东部沿海地区。而部分地区工业比重较低,无法吸纳新增劳动力就业;或过分倚重重化工业,未能顺利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或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导致劳动力流入其他行业、地区。加之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持续吸纳劳动力流入,此类地区工业劳动力仍持续外流。准确把握工业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回流机制是增加产业政策设计针对性、提高"供给侧改革"质量与效率的前提。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宇  高静  
新劳动力迁移理论认为,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要素流动对农业生产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农业生产效应将存在差异。以水稻生产为例,利用对中国东部江、浙、粤和西部川、渝、黔六省市的抽样调查的农户数据,实证检验市场化水平对劳动力转移影响农户技术效率的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业劳动力减少造成了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损失,务工汇款并不能帮助农户改善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没有改变务工汇款与农户技术效率的关系,但显著抑制了劳动力流失产生的消极影响。因此,市场环境的差别会导致劳动力转移效应的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如勇  
抽样调查中的无回答研究陈如勇一、无回答的含义及成因社会科学的抽样调查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手段收集资料、数据:而对面的实际调查(访谈法)和利用媒介工具进行调查(邮寄问卷、电话访谈等)。在使用这两种类型调查手段的时候,都可能出现被调查者拒绝或不能回答调查者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建风  刘建平  舒晓惠  
本文对抽样调查中无回答误差的控制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事前预防和事后补救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