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58)
- 2023(16237)
- 2022(13585)
- 2021(12189)
- 2020(10591)
- 2019(23846)
- 2018(23523)
- 2017(45396)
- 2016(25163)
- 2015(27946)
- 2014(27772)
- 2013(27677)
- 2012(25542)
- 2011(23075)
- 2010(23059)
- 2009(22114)
- 2008(22322)
- 2007(20347)
- 2006(17865)
- 2005(16189)
- 学科
- 济(108878)
- 经济(108720)
- 业(97571)
- 管理(88378)
- 企(86224)
- 企业(86224)
- 方法(51769)
- 数学(42588)
- 数学方法(42272)
- 财(36937)
- 农(33772)
- 业经(31963)
- 务(25771)
- 财务(25741)
- 财务管理(25693)
- 制(25592)
- 中国(25258)
- 企业财务(24439)
- 农业(23529)
- 贸(20378)
- 贸易(20373)
- 技术(19844)
- 易(19804)
- 学(18870)
- 体(18089)
- 和(17952)
- 地方(17887)
- 划(17579)
- 理论(17474)
- 银(17115)
- 机构
- 学院(371364)
- 大学(369009)
- 济(155467)
- 经济(152497)
- 管理(144890)
- 理学(125135)
- 理学院(123810)
- 管理学(122033)
- 管理学院(121346)
- 研究(120959)
- 中国(94001)
- 京(76195)
- 财(75296)
- 科学(74553)
- 农(72919)
- 所(62601)
- 财经(59607)
- 业大(59207)
- 农业(57984)
- 江(57294)
- 研究所(56503)
- 中心(55931)
- 经(54102)
- 经济学(48011)
- 北京(47084)
- 州(44434)
- 财经大学(43989)
- 经济学院(43724)
- 范(43014)
- 院(42731)
- 基金
- 项目(244853)
- 科学(193047)
- 基金(179951)
- 研究(173196)
- 家(158336)
- 国家(156971)
- 科学基金(134734)
- 社会(112257)
- 社会科(106521)
- 社会科学(106488)
- 省(96525)
- 基金项目(95676)
- 自然(88714)
- 自然科(86729)
- 自然科学(86698)
- 自然科学基金(85286)
- 划(80731)
- 教育(79444)
- 资助(73083)
- 编号(67778)
- 重点(55301)
- 部(54669)
- 成果(54334)
- 创(53477)
- 发(51820)
- 业(50396)
- 创新(49403)
- 科研(47724)
- 制(47715)
- 国家社会(46874)
- 期刊
- 济(172095)
- 经济(172095)
- 研究(104413)
- 中国(69454)
- 农(67091)
- 财(63192)
- 学报(62536)
- 科学(56289)
- 管理(55747)
- 大学(46850)
- 学学(44922)
- 农业(44883)
- 融(35886)
- 金融(35886)
- 财经(30943)
- 技术(30785)
- 教育(29994)
- 业经(29525)
- 经济研究(27094)
- 经(26511)
- 业(26302)
- 问题(23137)
- 技术经济(20285)
- 版(19047)
- 贸(18544)
- 商业(17810)
- 财会(17763)
- 现代(16947)
- 科技(16887)
- 世界(16778)
共检索到546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树林 张婷婷
在经济转型期,中国的制造业正在市场、政府、全球化等三股力量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空间重组。本文在综述产业地理集中和集聚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31个地区、制造业27个典型的行业的2005-2008年的数据进行面板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转型时期,在影响制造业地理集中的诸多因素中,产业关联度的高低对制造业地理集中的程度和水平影响最大。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集聚 产业关联度 地理集中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江曼琦 张志强
采用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ECM),利用天津滨海新区制造业32个产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影响产业空间集中和分散的因素。研究结论表明:企业规模、技术效率、跨国公司等因素对于产业的空间集中均有正的效应,但是导致产业空间集中的若干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产业的空间集中的关系呈负相关,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空间上布局是趋于分散的。从而间接证实了新经济地理理论所阐述的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宇翔
我国行业间收入不平等近年来逐渐扩大,已成为阻碍缓解我国整体收入差距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通过机器学习中的决策树方法,将尽可能多的影响因素纳入考察,并筛选出8个影响制造业行业收入的重要因素;进而,对筛选出的重要因素使用偏效应分析,得出单一因素对特定制造业行业收入的边际效应。结果表明:企业平均固定资产、企业平均就业人数、人均利润、利润率、企业平均收入、单位固定资产实现利润、企业单位数对数负值,以及国企总产值与行业总产值之比是影响制造业行业收入的8个重要因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吴艳红 薄文广 殷广卫
本文利用中国1999—2008年制造业数据实证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产业特征与产业地理集中的关系,其结果发现,自1999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日益提高,在行业上,资源型产业地理集中度最高,高度地方化产业地理集中度最低;从全国20个制造业行业数据样本看,FDI的进入会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中;根据外资比重进行产业细分后,外资对高外资比重产业地理集中的正向促进作用依然明显,而对低外资比重行业的作用不显著;即使在高外资比重产业中,FDI与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也不存在着倒U型关系,而在低外资比重产业中,只有当FDI比重超过一个临界值时,FDI对地理集中的正向促进作用才会显现。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薄文广
本文利用中国1993-2007年25个两位数制造业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特征、空间差异与制造业地理集中的关系。结果发现:自从1993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日益提高,在行业上,资源型产业集中度最高,变化率最低,高技术产业集中度居中,变化率其次,其余类型产业集中度最低,变化率最高。影响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地理集中的因素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内部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外部条件(地理位置、外国直接投资)的共同作用促使高技术产业高度集聚在沿海地区中的相对发达地区,沿海地区中相对落后地区以及内陆地区中相对发达地区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进入和发展更具有吸引力,而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则集中在内陆地区中的...
关键词:
产业特征 区位基尼系数 制造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清如
生产率反映了企业运用各种资源的能力,是衡量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使用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研究我国制造业生产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将企业分为纯出口企业、纯进口企业、进出口企业以及非贸易企业四个类型,在控制了影响生产率的其他变量之后,检验贸易开放和企业贸易行为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企业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浩军 张晓琳 马军敬
探索转型时期我国居民消费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考虑影响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的各种因素,最终选取储蓄率水平、人口老龄化结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这四个目前在我国很突出的因素作为研究变量,并用这四个因素的代理指标(储蓄率、老年抚养比、社会保障支出比、全国居民基尼系数)与居民最终消费率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四个指标都与居民最终消费率有很大的相关性。为此,建议在扩内需、提高居民消费率的战略实施中,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注视公平分配。
关键词:
居民最终消费率 社会保障 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邓良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物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标志性产业,其发展意义重大。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系密切,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物流业是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双业联动发展是达到两者共赢的有效途径,是经济转型期有效的产业战略。为提高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协调度,发展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达到同时提高物流业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双赢目的,可在产业战略层面上来扩大内需,其发展路径可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着手。对企业来讲,要加强建立并完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合作模式,根据自身实力与市场实际,创...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联动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邵青
本文运用2001-2012年制造业行业数据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F D I、资本劳动比、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良好的市场环境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增值有显著促进作用,行业规模促进作用不明显;按不同要素密集程度划分,研发投入、资本劳动比及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对技术密集型行业有显著正效应,F D I、行业规模对劳动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有显著正效应。本文结合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中文 黄研
首先采用Ellison-Glaeser空间集聚指数计算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然后对装备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FDI和出口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空间集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装备制造业良好的发展前景促使该产业进一步集聚;研发投入对其空间集聚的影响较弱,而国有企业份额对其空间集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空间集聚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甦颖 王晓磊
运用我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和相关进出口贸易数据测算了制造业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程度,对影响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及有效关税率与制造业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程度负相关;劳动生产率及行业生产总值与产品内分工程度正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旭红,屈驳韵,李春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景新 王云峰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下,选取制造业19个行业,以省份作为区域单元,采用绝对和相对地理集中指数两个指标,构建了1980-2011年25年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我国制造业和三种不同类型产业的地理集中变动趋势。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的地理集中变化趋势表现为分散-集中-分散三个阶段;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分散-集中-分散走势,中度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势出现分化,典型资本密集型产业,除化纤制造呈现出分散-集中走势外,其他产业分散和集中趋势不明显。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区位 产业地理集中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顾乃华 毕斗斗 任旺兵
本文在中国特殊的情境中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的关系。文章围绕如下关键点进行了探讨:在我国特殊的体制背景下,对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而言,生产性服务业究竟在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在不同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所起的作用是否有差别;在当前阶段,不同生产性服务行业发挥的功能是否一样。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基于面板数据的实验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挥的作用最充分;金融保险业最能发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功能。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竞争力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苏李 臧日宏 闫逢柱
产业集聚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本文利用克鲁格曼提出的空间基尼系数测度了2001—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28个行业的产业集聚度。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产业集聚度及其变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平均产业集聚度上升明显,但各细分行业的集聚度变化却各有差异;从整体来说产业地理集聚推动了技术进步,但各行业地理集聚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却存在显著差异。大部分技术密集型行业、原材料密集型行业以及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业集聚对技术进步具有正面作用;但一些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产业集聚上升却不利于技术进步。产业集聚及其对技术进步作用的差异可以为政府的产业集聚政策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制造业 地理集聚 测度 技术进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