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00)
- 2023(16194)
- 2022(13659)
- 2021(12442)
- 2020(10449)
- 2019(24153)
- 2018(23861)
- 2017(46349)
- 2016(25156)
- 2015(28689)
- 2014(29042)
- 2013(28967)
- 2012(27576)
- 2011(25411)
- 2010(25957)
- 2009(24742)
- 2008(24631)
- 2007(22315)
- 2006(20205)
- 2005(18845)
- 学科
- 济(125539)
- 经济(125394)
- 管理(75872)
- 业(70488)
- 企(56395)
- 企业(56395)
- 方法(45222)
- 数学(39459)
- 数学方法(39141)
- 中国(36857)
- 农(31353)
- 地方(30633)
- 财(29792)
- 制(26928)
- 业经(26625)
- 学(23205)
- 银(21047)
- 银行(21005)
- 贸(20781)
- 贸易(20766)
- 农业(20754)
- 行(20185)
- 易(20036)
- 融(19816)
- 金融(19812)
- 环境(18380)
- 体(18137)
- 地方经济(17265)
- 和(16839)
- 务(16803)
- 机构
- 大学(377778)
- 学院(377203)
- 济(166626)
- 经济(163001)
- 管理(139984)
- 研究(136041)
- 理学(118125)
- 理学院(116699)
- 管理学(114979)
- 管理学院(114250)
- 中国(105143)
- 京(81565)
- 财(80123)
- 科学(79734)
- 所(70147)
- 研究所(62589)
- 农(61873)
- 财经(61548)
- 中心(60951)
- 江(59460)
- 经(55410)
- 北京(52481)
- 经济学(52080)
- 业大(52039)
- 范(49872)
- 师范(49422)
- 院(48563)
- 农业(48146)
- 州(47218)
- 经济学院(46584)
- 基金
- 项目(234264)
- 科学(184132)
- 研究(173125)
- 基金(168923)
- 家(146089)
- 国家(144835)
- 科学基金(123206)
- 社会(111904)
- 社会科(106058)
- 社会科学(106027)
- 省(91631)
- 基金项目(89041)
- 教育(78611)
- 划(76787)
- 自然(76426)
- 自然科(74559)
- 自然科学(74538)
- 自然科学基金(73200)
- 编号(69836)
- 资助(68879)
- 成果(58487)
- 发(55220)
- 重点(53162)
- 部(52376)
- 课题(49745)
- 创(48220)
- 国家社会(46225)
- 制(45722)
- 创新(45297)
- 教育部(45012)
- 期刊
- 济(200167)
- 经济(200167)
- 研究(122932)
- 中国(81171)
- 财(62862)
- 农(57568)
- 学报(54790)
- 管理(53947)
- 科学(52183)
- 大学(41776)
- 融(41420)
- 金融(41420)
- 学学(39319)
- 教育(38205)
- 农业(38125)
- 技术(32678)
- 经济研究(32263)
- 财经(31628)
- 业经(31289)
- 问题(27465)
- 经(27328)
- 贸(21242)
- 技术经济(20305)
- 业(20066)
- 国际(18288)
- 商业(18247)
- 统计(18127)
- 世界(17996)
- 理论(17976)
- 现代(17806)
共检索到597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健 杨永春
以我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城市数据为基本资料,采用生产函数,利用制度变迁因子,对转型期制度变迁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做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变迁不但具有空间的分异性,亦具有等级分异性;同时,与制度要素相比,资本投资在我国城市经济增长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劳动力数量的投入不显著。
关键词:
转型期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美]保罗·G.黑尔 赵阳
本文通过对转型国家的横向比较分析,认为转型国家的制度变革与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正相关性。转型国家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即宏观经济稳定、稳定的政策环境、有效的政府,但更为重要的是持续发展则取决于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所以转型国家应重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经济发展 转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静 刘瑞
中国经济波动带有典型的转型期特点,经济体制转型的长期性和渐进性蕴含了经济的结构性特征,导致这一时期经济波动体现出鲜明的转型期特征:通货紧缩和经济过热交替出现;三次产业结构波幅不一、上游产业过热与下游产业萧条并存;价格传导时滞延长、传导程度减弱、总体价格水平上升有限。
关键词:
渐进性制度转型 经济波动 结构性波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苏杨珍
新政治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方法和角度切入政治学领域,分析由于国家和市场的并存及动态上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试图解释总体的经济政策中政治和经济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通过对我国公共支出变迁的现实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公共支出具有政治性和经济性双重特性,其实质上是一种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主决策支出:公共支出发展变迁的路径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来实现,同时由于市场外部性的存在,公共支出无论从外延规模还是内涵结构来看都需要政府宏观调节进行优化和完善。
关键词:
公共支出 政治性 经济性 结构变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成 蔡达建 刘佳
我国汇率制度的变迁揭示,汇率制度改革要与国内经济结构和市场经济的能力相适应。虽然当前人民币升值是趋势,但要循序渐进缓步推进,给予国内经济结构和出口行业留有转型时间和空间。我国均衡汇率的形成,需要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的协调,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汇率制度 经济发展 内部均衡 外部均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俊杰 李梦柔
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份江苏为实证对象,从绿色发展视角出发,构建多层次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评估得出2006—2015年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江苏省近10年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呈现出"S"型动态变化趋势,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高但发展不平衡,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废物排放程度不太稳定。最后,以实证结果为基础,结合江苏省新时期对全域生态环境进行系统治理的总体要求,提出创新驱动、结构转型、优化激励机制等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鲁开垠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以广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为个案 ,从实证角度分析和研究制度变迁对民营企业行为以及民营经济市场绩效所产生的影响 ,认为政府应从制度非均衡入手 ,加大对民营经济制度供给力度 ,推动制度变迁速度 ,不失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制度变迁 经济绩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婷
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条件和特点,但是作为共性,一个城市吸引、吸纳资本的基本条件主要在于制度环境,这个基本条件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制度环境为城市资本的获得提供了怎样的便利性,二是制度环境为城市资本的控制提供了怎样的保证。综观近代上海城市制度环境的发展状况,租界政体制度显然是构成整个上海制度环境的基础与核心。本文即以租界为考察重心,探讨租界政体制度作为一种环境因素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租界 制度环境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必良 文晓巍
2011年7月9—10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高层论坛"在华南农业大学举行。会议由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经济研究》杂志社联合举办,广东农业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和广东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联合承办。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的73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邵传林 韩磊
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数据实证检验市场化制度变迁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市场化制度变迁程度越高的地区,越能发挥出企业家精神,不论是基于企业家精神不同衡量指标的检验或是采用市场化指数的分指数检验,还是其他各种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均具有稳健性;运用面板联立方程克服逆向因果性问题后的研究发现,市场化制度变迁程度每增加1%,企业家创业量将增加2.4%;地区腐败、金融发展、财政分权等外部宏观环境变量均会影响市场化制度变迁对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效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邱灵 方创琳 申玉铭 任旺兵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时期,现代服务业对西方城市发展的诸多影响正全部或部分在我国大城市呈现。以合肥市为例,首先探讨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推进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作用,进而分析了城市经济转型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供需特征,最后提出城市经济转型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行业与重点功能区建设,旨在深化认识现代服务业对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作用,为构筑与城市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力
在新中国60年历程里,一方面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第一产业产值由1949年占总产值的70%下降到2008年的11%;城镇人口由1949年占总人口的11%上升到2008年的46%;全国人均GDP由1952年的119元上升到2008年22698元。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体制也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革: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然后又在1978年以后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本文试图解释这种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经济体制变革之间的互动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文波 柯华
对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见解。尝试从近代制度变迁与政府管理作用角度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发现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宏观上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变迁以及政府管理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也造成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混乱。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政府管理 经济发展 近代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