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62)
2023(15342)
2022(12675)
2021(11873)
2020(9844)
2019(22488)
2018(21941)
2017(42722)
2016(23448)
2015(26326)
2014(26345)
2013(25936)
2012(24449)
2011(22113)
2010(22756)
2009(21654)
2008(21463)
2007(19921)
2006(17883)
2005(16333)
作者
(66675)
(55743)
(55515)
(53269)
(35429)
(26769)
(25565)
(21639)
(21189)
(20455)
(18994)
(18571)
(17743)
(17699)
(17672)
(17302)
(16811)
(16322)
(16219)
(16102)
(13790)
(13775)
(13773)
(12911)
(12828)
(12711)
(12623)
(12400)
(11287)
(11243)
学科
(96899)
经济(96805)
(76802)
管理(64302)
(53055)
企业(53055)
(51652)
方法(37981)
农业(34226)
数学(33308)
中国(32964)
数学方法(32951)
(29750)
银行(29719)
(29463)
金融(29461)
(28569)
(28143)
业经(26956)
(25989)
地方(22936)
(18926)
贸易(18913)
(18467)
(17953)
(17950)
财务(17906)
财务管理(17855)
企业财务(16964)
(16499)
机构
学院(334328)
大学(326685)
(141194)
经济(138026)
管理(126770)
研究(112277)
理学(106949)
理学院(105860)
管理学(104199)
管理学院(103550)
中国(96983)
(69586)
(69241)
(67980)
科学(64881)
(56837)
中心(55632)
(54053)
财经(53443)
农业(53066)
研究所(50646)
业大(50239)
(48297)
(43368)
北京(42915)
经济学(42697)
(41864)
师范(41505)
(39355)
财经大学(39028)
基金
项目(207634)
科学(162381)
研究(158425)
基金(147976)
(126841)
国家(125606)
科学基金(107317)
社会(99721)
社会科(94136)
社会科学(94107)
(83098)
基金项目(77299)
教育(71765)
(68048)
编号(67469)
自然(66069)
自然科(64451)
自然科学(64432)
自然科学基金(63311)
资助(60818)
成果(55873)
课题(46619)
重点(46611)
(46600)
(46285)
(43306)
(42116)
国家社会(40556)
创新(40429)
(39703)
期刊
(165871)
经济(165871)
研究(103249)
中国(72524)
(71278)
(54773)
(54227)
金融(54227)
学报(47756)
农业(47309)
科学(45136)
管理(43163)
大学(37257)
学学(35315)
教育(34495)
业经(31667)
技术(28620)
财经(26286)
经济研究(24294)
(23317)
问题(22453)
(22414)
(17796)
农村(17068)
(17068)
技术经济(16847)
理论(16829)
世界(16726)
(16595)
现代(15824)
共检索到525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昂  余菊  
农村非正规金融根植于转型期的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农村正规金融组织的低效率诱发非正规金融业务的扩张,进而威胁农村金融系统安全。本文阐述转型期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内涵;揭示了转型期农村非正规金融所暴露的宏观金融政策风险、非正规金融机构道德风险诱发信用危机风险及非正规金融向非法金融演化风险;给出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法制环境,革新农村非正规金融监管制度,完善非正规金融市场约束机制等相应风险治理策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林乐芬  林彬乐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产生源于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缺口。本文着重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形成特点,形式及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对非正规金融的疏导策略———即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时期适当放宽对农村金融业的限制和农村市场准入,完善监控体系和法制结构,发展民间中小金融机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文博  
"二元金融结构"是农村金融的典型特征。非正规金融在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矫正市场失灵和弥补资金缺口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当前,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关键,不在于选择何种具体发展模式,而在于如何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比较优势提供宽松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用  
体制性障碍在限制正规金融机构在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空间的同时间接激励了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虽然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但亦为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埋下风险隐患。研究阐述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内涵及其对农户经济的支持作用;从支持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法治环境缺位,非正规金融机构运作机制失范及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风险内控体系不完善等方面揭示支持农户经济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现实问题;给出健全农村非正规金融法制体系建设,完善农村非正规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及创新农村非正规金融风险控制模式等有效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永平  
本文对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市场进入方面进行了比较,包括两者的进入方式、进入过程、进入后绩效以及进入动因等。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市场进入方面各具特点,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不可能完全替代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农村的作用,应放松对适度规模非正规金融组织市场进入的管制,引导规模扩大后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向正规金融机构方向发展,以增加当地资金供给、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柳松  程昆  
随着我国正规金融从农村纷纷撤走,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迅速壮大,并为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然而,由于非正规金融掌握信息的有限性和得不到法律承认与政府保护,所以存在许多缺陷,并对经济的平稳运行产生一些破坏作用。对待农村非正规金融,绝不能简单地否定或取缔它,而应持辩证的观点,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促其成为正规金融的有力补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朝顺  程昆  程秀丽  
1.利率管制与农村非正规金融。中国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之所以存在,更多的是因为政府选择金融抑制的结果,源于利率管制下的定向信贷配给以及政府在金融资源分配中的所有制偏向和制度歧视。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很难依靠有组织的银行信贷和股票发行抓住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使其对体制外资本市场有强烈的制度需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朝顺  程昆  程秀丽  
农村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发展内生于农村地区,提供了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也为农户生产与生活的继续提供了资金保障,是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的一种对福利的帕累托改进,具有违约风险小、方便借款农户等特点。因此,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有利于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提高正规金融资金配置的效率以及金融部门提高服务质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运慧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非正规金融由于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因缺乏法律的规制和监管,其弊端也日益凸显。因此,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进行立法规制,加强金融监管,引导其在法治轨道上与正规金融形成良性互动,是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丽莉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对其优势及缺陷进行了现论探讨,并提出在当前应利用非正规金融的优势,消除其不利影响,让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戈  
我国的经济结构呈现典型的城乡二元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农村金融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当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仍然存在诸如信贷资金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促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因此,研究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其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良性发展十分重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国红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管制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打不死"的非正规金融,越是打压,规模越大。这一管制悖论不仅在中国存在,在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同样存在。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泰国、菲律宾等)为了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瓶颈"状况,降低农村金融风险,一方面取缔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另一方面强迫正规金融组织加强对农村的资金供给。但事与愿违,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不仅没有消失,反而顽强地生存下来;正规金融组织也并未如政府所料,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瓶颈"状况,反而加重了农村经济的"贫血";广大中小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不仅依旧,反而贷款流入了那些资金并不缺乏的人手中(Aleem,199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梅亮  徐璋勇  
农村非正规金融事实上一直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中扮演着特殊角色,本文对国内非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两种概念进行了必要区分,并指出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演变进程是由原先的社会属性向经济属性、关系型信用向准契约型信用转变的过程。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最终演变方向与政府政策选择有着密切联系,政府应该有效地整合农村非正规金融资源,将其纳入到正式制度的调节范围,使其最终成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百里  武大雪  
非正规金融是指那些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当局有效监管范围之外,由市场主体自发创造,服务于正规金融难以有效满足其金融需求的市场主体的金融活动。在我国,非正规金融也常常被称为民间金融、体制外金融、草根金融等。尽管非正规金融处于非法地位,但其本质与正规金融并无区别:都是以信用为基础,以资金融通、余缺调剂、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为目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艳  
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效应和制度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绩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提高非正规金融效率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