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4)
2023(9433)
2022(7711)
2021(7207)
2020(6037)
2019(14128)
2018(13829)
2017(27270)
2016(15213)
2015(16891)
2014(17034)
2013(17264)
2012(16256)
2011(14847)
2010(15018)
2009(14151)
2008(14224)
2007(13271)
2006(11640)
2005(10333)
作者
(45019)
(38378)
(37956)
(36365)
(23606)
(18412)
(17279)
(15040)
(14220)
(13465)
(12974)
(12578)
(11964)
(11914)
(11879)
(11834)
(11710)
(11117)
(10937)
(10909)
(9719)
(9487)
(9397)
(8856)
(8805)
(8604)
(8523)
(8352)
(7782)
(7757)
学科
(71617)
经济(71562)
(49700)
(47842)
管理(35035)
农业(32872)
方法(28965)
(26601)
企业(26601)
数学(26192)
数学方法(25991)
业经(20697)
中国(17301)
(15994)
地方(15668)
(14682)
(13114)
农业经济(12398)
(12348)
贸易(12346)
(12030)
(11785)
(10433)
(10291)
银行(10258)
(9783)
发展(9724)
(9724)
(9708)
(9494)
机构
学院(224048)
大学(219661)
(96102)
经济(94180)
管理(83877)
研究(77524)
理学(72729)
理学院(71887)
管理学(70646)
管理学院(70237)
(61416)
中国(59868)
科学(48200)
农业(47268)
(45639)
业大(41292)
(41005)
(40464)
中心(37137)
研究所(36753)
(34920)
财经(32389)
(29953)
师范(29667)
(29408)
经济学(29314)
农业大学(29064)
北京(28257)
(27174)
经济学院(26765)
基金
项目(147123)
科学(114828)
研究(108648)
基金(105415)
(91870)
国家(90975)
科学基金(76693)
社会(69317)
社会科(65227)
社会科学(65204)
(59641)
基金项目(56392)
(48800)
教育(48460)
自然(47744)
自然科(46561)
自然科学(46546)
编号(45758)
自然科学基金(45729)
资助(42160)
成果(36780)
(34797)
(34049)
(33257)
重点(33191)
课题(30697)
(30116)
国家社会(28491)
科研(28231)
创新(28208)
期刊
(111933)
经济(111933)
(66084)
研究(62421)
农业(44669)
中国(44533)
学报(38093)
科学(34770)
(31002)
大学(28984)
学学(27852)
业经(25346)
管理(24037)
(23448)
金融(23448)
(21031)
教育(19752)
技术(17931)
问题(16630)
财经(15733)
经济研究(15725)
农业经济(14894)
农村(14745)
(14745)
(14242)
(13497)
世界(12641)
经济问题(12035)
技术经济(11867)
业大(11061)
共检索到330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中国社会快速转型期间,农村人口发展态势随之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移民潮"催生了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庞大,地区分布不均匀,且发展趋势也相对复杂,由此引发了一些社会性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有四种类型:单亲监护、隔辈监护、亲戚或朋辈监护、同辈或自我监护,其每种监护类型均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利弊。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结构,厘清其动态框架与监护类型的利弊,将有助于化解该群体的利益补偿和教育等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航  李俊奎  
农村社区是留守儿童生活的场域,也是实施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行动主体。社会转型期间,应运用相应的教育政策、组织与乡土资源,建立留守儿童社区教育机构并完善机制,整合各种教育力量并实施多种教育,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构造积极的关爱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学浪  
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转型,及留守儿童问题的逐渐凸显,国家对其发展愈加重视,而学界的研究也开始由问题描述、或现象解释向多重维度全面切入。留守儿童产生的动因是多元的,既有制度实然,也有环境实然,这对其思想品德、心理、及行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对此,学者们分别按自己观点提出了破解之策。客观上,当前学界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并未能满足现实社会的需求,其研究成果仍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必须加以高度重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戎向东  王子华  
农村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留在户籍地的农村,由其他人或自我监护,且分离时跨越过半年的15周岁以下的儿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原因是多元的,既有社会转型的直接动因,也有社会制度设计缺陷的深层根源。根据"亲子分离"现状,留守儿童的"留守"范畴主要分为四类:留守与非留守、农村留守与城镇留守、单独留守与单亲留守、短期留守与长期留守。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内涵,理性思考其成因,及厘清其"留守"范畴,将有助于该群体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涨宝  杨柳  
随着社会转型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并陷入严重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经济上供养水平不足、生活上日常照料欠缺、精神上慰藉需求匮乏等方面。基于"结构—关系—主体"的分析视角,系统阐述了农村养老困境产生的机理。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小型化、社会养老氛围淡化、土地保障功能弱化以及社会保障功能不足等是"结构性"因素;村庄共同体中传统长老秩序弱化、父权制衰落引发中青年崛起和女性地位上升带来的婆媳矛盾显化则构成了"关系性"因素;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以及"顾彼失此"为"主体性"因素。即便如此,家庭养老模式因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吕吉  刘亮  
家庭生活环境的改变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后,留守家庭的亲子关系出现残缺或断裂,稳定的核心家庭或主干家庭模式出现异化,从而引起家庭功能出现改变,家庭情感功能弱化和家庭教育功能的受损。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与功能上的变化,以家庭环境为中介对其发展与教育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通过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由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的学习问题,由于缺乏亲情导致的生活问题,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有社会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的原因,学校方面的原因。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加大社会力量帮助儿童的力度,建立农村社区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在农村学校教育中增设心理课程。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夭志东  
大姚县是云南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云南省滇西边境片区县之一。为全面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解放”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帮助大批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快速推动了地方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另一方面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学校该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教育专家指出,身体不好是“残品”,智力不佳是“次品”,而品德不良则是“危险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太平  汤祖传  吴玉明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品德、人格、心理等方面。制度与体制的共同作用、政策实施的乏力、父母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与社会努力的缺位是问题的主要成因。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推进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对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静敏  安佳  
本文基于吉林省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①明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学习教育、身体健康、心理健康4方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现状并不乐观,学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生活中与父母联系频率较低、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在余  
文章运用2000、2004和2006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分析了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与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对0~5岁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健康并无显著性影响,学龄前儿童健康主要取决于家庭收入及医疗资源的可及性;父母外出对6~18岁学龄儿童健康有显著的负影响,特别是母亲不在家对留守儿童健康的负影响较为显著,而且这一影响在不同收入水平家庭之间无显著差异。因此,对于青少年生长发育来说,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及母亲照料所引起的营养条件的改善可能对健康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苗苗  孟庆跃  李慧  李军  李林贵  王翠丽  Stephen Nicholas  
目的:了解我国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卫生服务利用差异,探索制约卫生服务利用的原因,为提高贫困农村地区儿童健康公平性提供实证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宁夏固原市2 017名儿童和其中1 474名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家长进行访谈,获取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和儿童卫生服务利用等信息。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四周患病率分别为34.9%和30.6%,四周内患病儿童的就诊率分别为65.4%和80.3%。结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卫生服务利用表现出"高患病率、低就诊率"的特点,家庭经济条件差是限制其卫生服务利用的关键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蓓蓓  栾敬东  吕开宇  
本文在对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现状及可能影响其体质健康的因素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Ordered Logistic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了各因素对儿童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外出务工会对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且其外出这一行为本身对儿童营养状况的负面影响显著;家庭特征层面上,父亲的体质状况会对儿童营养健康产生正面影响,且影响显著;食肉频率、锻炼频率及营养知识得分等变量对子女的体质都会产生影响,且在模型中显著;由于地区间存在差异,地区变量对儿童的体质状况也会产生影响。最后,依据分析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