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35)
- 2023(8486)
- 2022(6625)
- 2021(6259)
- 2020(4907)
- 2019(11064)
- 2018(10681)
- 2017(21138)
- 2016(11560)
- 2015(12662)
- 2014(12513)
- 2013(12337)
- 2012(11538)
- 2011(10511)
- 2010(10686)
- 2009(10111)
- 2008(9836)
- 2007(9206)
- 2006(8470)
- 2005(7501)
- 学科
- 农(49591)
- 济(48686)
- 经济(48635)
- 业(40245)
- 农业(33125)
- 管理(26230)
- 企(19430)
- 企业(19430)
- 业经(18913)
- 中国(13957)
- 方法(13362)
- 农业经济(12374)
- 策(12108)
- 地方(12083)
- 制(11445)
- 数学(11013)
- 数学方法(10836)
- 财(10455)
- 发(10356)
- 及其(10030)
- 贸(9647)
- 贸易(9644)
- 政策(9586)
- 村(9567)
- 农村(9547)
- 易(9488)
- 方针(9247)
- 发展(8867)
- 展(8850)
- 述(8744)
- 机构
- 学院(162309)
- 大学(152997)
- 济(70522)
- 经济(69040)
- 管理(62165)
- 研究(56240)
- 理学(53185)
- 理学院(52672)
- 管理学(51909)
- 管理学院(51592)
- 农(47099)
- 中国(45702)
- 农业(35308)
- 科学(31595)
- 京(30968)
- 财(30839)
- 业大(28813)
- 中心(27747)
- 所(27628)
- 江(26544)
- 研究所(24602)
- 财经(23135)
- 范(22535)
- 师范(22428)
- 农业大学(21306)
- 经(20987)
- 州(20775)
- 经济管理(19956)
- 经济学(19664)
- 省(19656)
- 基金
- 项目(103330)
- 研究(83365)
- 科学(81936)
- 基金(73241)
- 家(62088)
- 国家(61308)
- 社会(53749)
- 科学基金(52612)
- 社会科(50433)
- 社会科学(50423)
- 省(42475)
- 基金项目(37983)
- 编号(37094)
- 教育(36248)
- 划(33838)
- 成果(30624)
- 自然(30302)
- 自然科(29554)
- 自然科学(29549)
- 自然科学基金(29044)
- 资助(28598)
- 农(28553)
- 发(24949)
- 课题(24812)
- 部(23203)
- 重点(22583)
- 性(22493)
- 国家社会(21663)
- 制(21461)
- 创(21459)
共检索到255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在军 王晓霞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党的十六届五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涨宝 杨柳
随着社会转型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并陷入严重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经济上供养水平不足、生活上日常照料欠缺、精神上慰藉需求匮乏等方面。基于"结构—关系—主体"的分析视角,系统阐述了农村养老困境产生的机理。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小型化、社会养老氛围淡化、土地保障功能弱化以及社会保障功能不足等是"结构性"因素;村庄共同体中传统长老秩序弱化、父权制衰落引发中青年崛起和女性地位上升带来的婆媳矛盾显化则构成了"关系性"因素;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以及"顾彼失此"为"主体性"因素。即便如此,家庭养老模式因其
关键词:
转型期农村 家庭养老 农村养老模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俞新颖
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意在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制,然而由于农村合作金融体系高度垄断,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行事规则冲突,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微观主体意识淡漠,经营效益不佳,服务不完善。最后本文试图从彻底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和有效的政策调控,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地区福利。
关键词:
农村金融 竞争 利率 效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文锋
本文认为,土地征收制度的改革要以民生改善为基础,以土地产权制度为法律依据,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现实背景。我国目前农村征地制度对失地农民未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需要以实现"谋民生"作为基本目标,对现行征地补偿安置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进一步达到尊重和保护失地农民合理利益的目标。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征地制度 土地产权 政策转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顽强 李华君
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广大农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迫切需要维护自身权益。为了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农村中介组织亟需通过"合作求解、技术求解、创新求解"来解决组织规模小、覆盖率低、专业化分工不足等发展困境。为促进农村中介组织网络的发展壮大,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体系,应加大农村中介组织网络的示范力度;确立法治在组织网络构建中的权威地位;改革各级农村中介组织的组织形式;完善农村中介组织的管理运行机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晓伟
在我国全面而快速的社会转型期,受现代化的规律性客观因素与我国特有的体制性因素影响,农村家庭教育陷入困境之中。现阶段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两类: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与留守儿童的家庭援助和支持,迫切需要政策的落实、全社会的支持以及农民个体的自觉意识与主动行为。如能将之置于"社区"这一社会政策的基本操作单元,充分发挥城乡社区的资源动员机制与社会服务递送机制,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农村家庭教育困境可望能有所突破。
关键词:
农村家庭教育 社会转型 社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春梅 张士林
转型期农民道德观念的分化与冲突折射出一定程度范围内的道德困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道德共识的任务艰巨。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是农民道德分化产生的经济基础,政治对道德控制力的弱化是农民道德分化产生的政治环境,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趋势,彰显了多元基础上强化道德共识诉求的历史必然。要解决农民道德困境问题,必须对外在的制度建构和内心的道德自律两条路径进行整合优化,即培育乡村共同体,强化凝聚农民道德共识的组织支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凝聚农民道德共识的价值引领;培育公共理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继康
在国民经济运行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些地区未能依据本地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来选择不同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而是背离区域产业合理分工的规律,片面追求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从而导致“大而全”、“小而全”、自我循环、自我封闭的趋同型产业结构。其消极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能力人为闲置,社会资源严重浪费。从微观企业运行的视角来看,区域产业结构同化,一方面导致不同地区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致使不少产品供过于求,产销率持续下降,最终形成企业生产能力的闲置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昌善
转型期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地位淡化、专业萎缩、模式难行和课程失衡等。化解这一现实困境的对策则相应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地位从“中心”走向“合适”、专业从“依附”走向“自主”、模式从“构建”走向“实施”、课程从“失衡”走向“均衡”等。
关键词:
转型时期 教师教育 困境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娟
已有的改革实践表明,全面停征农业税后,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的直接目标基本实现,取得的成效十分显著,这也标志着我国农村发展已正式进入后农业税时期。但是,由于税费改革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许多应有的配套措施尚未完全到位,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比如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困境,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有效加以解决。本文通过深入调查四川省邛崃市的农村义务教育情况,分析和梳理了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的困境,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税费改革 农村 义务教育 困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晖 佛朝晖 郭静
调研发现,在现代职教体系中,中职学校对于升学与就业,高职学校对于升级与升格,地方高校对于转学校类型与转培养模式,都存有定位上的困惑。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应确保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在毕业生待遇和经费投入上平等对待;应对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的目标任务,进行合理分类;还应确定职教体系内部不同层级职业院校的发展方向;加快职业教育各层次评价标准建设;继续打通升学渠道的同时,确定升学的合理比例;注重总结地方实践并形成有效机制。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定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涛
乡村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根基和中华文化的原点,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多元的生态环境、小农户家庭经营、熟人社会的道德秩序和地方治理规则等共同构成乡村文化的基础体系。随着现代性因素的进入,传统的乡村社会图景发生改变,出现了传统伦理规范弱化、农民精神文化主体性缺乏、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式微、乡村文化建设适应性不够等问题。需要重构乡村文化振兴的理念,引导文化建设融入日常生活,构筑乡村文化振兴的产业基础,培育乡村文化振兴的本土人才队伍,以文化振兴引导乡村的全面振兴。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文化振兴 路径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葆春
对农村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诚信缺失行为进行监管,可以有效防范失信行为的发生。文章从相关法律法规,惩处概率、执法力度的选择,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方面分析了市场监管体系存在着"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的原因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能够充分发挥监管部门对失信的约束作用,促进社会诚信环境的构建,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
监管 诚信 经济个体 农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慧
贫困发生代际转移是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进入21世纪,在中国农村部分贫困群体内部,贫困及致贫因素形成了较明显的代际转移。农村贫困代际转移的演化与我国体制转型推进带来的社会变迁具有关联性和同步性,并表现出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更明显的区域特点。农村贫困的代际转移很大程度上是由贫困家庭各类资本的缺乏及受外部制度排斥所共同导致的。要应对该问题,应针对农村贫困代际转移形成的影响因素,对公共政策、制度等进行创新和完善。
关键词:
转型期 贫困 代际转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郑明享
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农村普遍推开,由于新农村建设并未触及与农民切身相关的土地制度改革,这就决定了它在一开始对广大农村和农民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影响程度,不可能如同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启我国的改革开放一样,在一开始就对广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