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45)
- 2023(6744)
- 2022(5121)
- 2021(4825)
- 2020(3817)
- 2019(8495)
- 2018(8313)
- 2017(16033)
- 2016(8896)
- 2015(9932)
- 2014(9835)
- 2013(9723)
- 2012(9201)
- 2011(8445)
- 2010(8546)
- 2009(8001)
- 2008(7980)
- 2007(7432)
- 2006(6741)
- 2005(5934)
- 学科
- 农(48207)
- 济(41094)
- 经济(41054)
- 农业(32196)
- 业(30866)
- 业经(17506)
- 管理(15007)
- 农业经济(12306)
- 方法(11697)
- 企(11239)
- 企业(11239)
- 中国(10165)
- 发(9663)
- 地方(9635)
- 村(9364)
- 农村(9341)
- 数学(9225)
- 数学方法(9100)
- 制(8448)
- 发展(8390)
- 展(8376)
- 学(8025)
- 土地(7320)
- 策(7230)
- 建设(7195)
- 及其(6860)
- 劳(6849)
- 劳动(6848)
- 收入(6789)
- 体(6605)
- 机构
- 学院(132334)
- 大学(126215)
- 济(53480)
- 经济(52451)
- 农(48487)
- 研究(47443)
- 管理(47124)
- 理学(41137)
- 理学院(40656)
- 管理学(39845)
- 管理学院(39615)
- 农业(36740)
- 中国(36701)
- 科学(30112)
- 业大(28357)
- 京(25950)
- 所(24655)
- 研究所(22575)
- 中心(22481)
- 农业大学(22449)
- 江(21266)
- 财(20933)
- 范(19721)
- 师范(19575)
- 业(17993)
- 省(16887)
- 财经(16477)
- 州(16475)
- 经济管理(16285)
- 科学院(16261)
- 基金
- 项目(88647)
- 科学(69589)
- 研究(67747)
- 基金(63180)
- 家(55446)
- 国家(54791)
- 科学基金(45776)
- 社会(43873)
- 社会科(40887)
- 社会科学(40874)
- 省(36815)
- 基金项目(33785)
- 划(29530)
- 编号(29470)
- 教育(29102)
- 农(29010)
- 自然(27469)
- 自然科(26790)
- 自然科学(26781)
- 自然科学基金(26308)
- 成果(24108)
- 资助(23792)
- 发(21290)
- 重点(19868)
- 部(19703)
- 课题(19572)
- 创(18351)
- 业(18078)
- 国家社会(17931)
- 性(17817)
共检索到199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匡和平
转型期中国农村从总体上来说是由经地域——顺从型、依附——参与型和地域——参与型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混合文化的生成和演进,使得臣民文化被强化、暴民文化赘生和公民文化产生,并最终表现为以臣民文化占主导,辅之以暴民文化,兼具或多或少的公民文化这样一种高度"混合型"政治文化样态。
关键词:
农村 政治文化 样态 生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在军 王晓霞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党的十六届五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景方
当前我国社会进入转型关键期,各领域出现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特别是受到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加。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利益冲突加剧、法制观念淡薄、政策条件不完善等,为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应从农村发展的现状出发,构建相应的利益导向机制、诉求机制和协调机制,以及农村社会预警机制,通过这些化解机制将群体性事件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
转型期 农村 群体性事件 成因 化解机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华
婚姻挤压是指由于适婚男女性别比失衡导致其中一种性别的人口无法找到配偶的现象。我国农村婚姻挤压主要挤压的是适婚男性农民,它包括宏观层面的性别挤压、中观层面的梯度挤压和微观层面的竞争挤压等机制。其中,性别挤压机制挤压的主要是农村中的适婚男性,而农村适婚女性较少被挤压;梯度挤压机制挤压的是作为婚姻市场低洼地带的自然和经济条件落后地区的适婚男性农民,而作为婚姻市场优势地带的自然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地区的适婚男性农民被挤压得较少;竞争挤压机制挤压的主要是在婚姻市场低洼地带内部的婚姻市场竞争中无法支付高额婚姻成本的适婚男性,而该地区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的适婚男性被挤压的程度相对较低。农村适婚性别比失衡的社会后果最终由处于婚姻市场低洼地带的底层家庭的适婚男性承担,他们最容易成为农村找不到配偶的"光棍"。
关键词:
性别失衡 梯度挤压 婚姻成本 光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汉超 王生卫
农村村组织和企业在形成、运行机制和功能上是截然不同的,这种不同使其能利用要素和制度资源的互补所创造出的组织租金激励着二者结合。而由于双方资产的专有性和有关的监督成本不同,决定着二者会选择不同的结合方式;且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制度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双方资产专有性和有关监督成本也不断变化,导致二者的行为和结合方式也不断变化。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组织资源 资产专有性 监督成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云桥
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出去后,对农村家庭造成较大冲击,出现大量不完整的家庭结构,农村家庭功能随之出现了失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如果农村家庭功能失衡问题解决不好,影响的不仅仅是农村家庭成员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会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农村家庭功能失衡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就是试图探讨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家庭功能失衡问题及其影响。
关键词:
家庭结构 家庭功能 家庭功能失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班涛 陈讯
以西部一个乡镇1978-2012年的离婚情况为分析对象,总体分析显示该镇的离婚率呈快速增长态势。依据个体离婚行为产生的主导因素将离婚分为身心缺陷型、性格志趣差异型、性行为越轨型与经济贫乏型,其中经济贫乏离婚,因男性经济条件无法满足女性的消费需求而引起的妇女提出离婚成为主要类型。打工经济背景下婚姻价值的嬗变、城乡消费圈的一体化、妇女在再婚市场的优势地位以及妇女离婚的社会支持网络共同推涨了妇女基于物质因素提出离婚的比例上升。经济贫乏型离婚的上升形塑了农村离婚区域分布的梯度效应与低洼地带,造成了经济困难家庭的弱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守纪 王成仁
本文在分析中国农村信用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村信用的特征是家庭代际信用,在现代经济环境中,这种信用很难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这种信用形式也是造成农民贷款难的原因之一。为此,本文提出了过渡信用形式——农户互助信用,并且建议以农户互助信用小组作为需求方来构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班涛 陈讯
以西部一个乡镇1978-2012年的离婚情况为分析对象,总体分析显示该镇的离婚率呈快速增长态势。依据个体离婚行为产生的主导因素将离婚分为身心缺陷型、性格志趣差异型、性行为越轨型与经济贫乏型,其中经济贫乏离婚,因男性经济条件无法满足女性的消费需求而引起的妇女提出离婚成为主要类型。打工经济背景下婚姻价值的嬗变、城乡消费圈的一体化、妇女在再婚市场的优势地位以及妇女离婚的社会支持网络共同推涨了妇女基于物质因素提出离婚的比例上升。经济贫乏型离婚的上升形塑了农村离婚区域分布的梯度效应与低洼地带,造成了经济困难家庭的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涨宝 杨柳
随着社会转型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并陷入严重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经济上供养水平不足、生活上日常照料欠缺、精神上慰藉需求匮乏等方面。基于"结构—关系—主体"的分析视角,系统阐述了农村养老困境产生的机理。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小型化、社会养老氛围淡化、土地保障功能弱化以及社会保障功能不足等是"结构性"因素;村庄共同体中传统长老秩序弱化、父权制衰落引发中青年崛起和女性地位上升带来的婆媳矛盾显化则构成了"关系性"因素;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以及"顾彼失此"为"主体性"因素。即便如此,家庭养老模式因其
关键词:
转型期农村 家庭养老 农村养老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中国社会快速转型期间,农村人口发展态势随之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移民潮"催生了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庞大,地区分布不均匀,且发展趋势也相对复杂,由此引发了一些社会性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有四种类型:单亲监护、隔辈监护、亲戚或朋辈监护、同辈或自我监护,其每种监护类型均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利弊。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结构,厘清其动态框架与监护类型的利弊,将有助于化解该群体的利益补偿和教育等问题。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动态框架 监护类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苗长虹
农村工业化对经济转型期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分析了经济转型期对农村工业化的要求和其推进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制约 ,提出了农村工业化跨世纪推进的多元化战略及其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经济转型期 战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班涛 陈讯
以西部一个乡镇1978-2012年的离婚情况为分析对象,总体分析显示该镇的离婚率呈快速增长态势。依据个体离婚行为产生的主导因素将离婚分为身心缺陷型、性格志趣差异型、性行为越轨型与经济贫乏型,其中经济贫乏离婚,因男性经济条件无法满足女性的消费需求而引起的妇女提出离婚成为主要类型。打工经济背景下婚姻价值的嬗变、城乡消费圈的一体化、妇女在再婚市场的优势地位以及妇女离婚的社会支持网络共同推涨了妇女基于物质因素提出离婚的比例上升。经济贫乏型离婚的上升形塑了农村离婚区域分布的梯度效应与低洼地带,造成了经济困难家庭的弱势累积与心理焦虑,对其可能诱致的社会风险与道德风险需要引起反思与警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波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农村社会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农村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增多,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严重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加强推进依法行政、健全排查化解机制,建设完善纠纷防控机制,建立反应灵敏、处置及时的矛盾纠纷防控机制能降低处理机制的成本,也是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
转型期 农村 社会纠纷 化解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航 李俊奎
农村社区是留守儿童生活的场域,也是实施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行动主体。社会转型期间,应运用相应的教育政策、组织与乡土资源,建立留守儿童社区教育机构并完善机制,整合各种教育力量并实施多种教育,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构造积极的关爱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