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68)
2023(16982)
2022(13979)
2021(12956)
2020(10444)
2019(24075)
2018(23500)
2017(43171)
2016(24633)
2015(27501)
2014(27625)
2013(26888)
2012(25441)
2011(23464)
2010(23784)
2009(21885)
2008(21696)
2007(19947)
2006(17868)
2005(16168)
作者
(73732)
(62121)
(61776)
(58651)
(38873)
(30035)
(28055)
(24414)
(23500)
(22221)
(21081)
(20675)
(19746)
(19529)
(19378)
(19312)
(19053)
(18308)
(17885)
(17734)
(15936)
(15472)
(15193)
(14209)
(14166)
(14128)
(13778)
(13729)
(12673)
(12633)
学科
(103228)
经济(103128)
(66200)
管理(57948)
(51492)
(42411)
企业(42411)
方法(37891)
农业(34104)
中国(33906)
数学(33434)
数学方法(33124)
地方(27041)
业经(26841)
(22925)
(22212)
教育(21695)
(19720)
贸易(19709)
(19317)
(19101)
(18748)
(16712)
银行(16641)
技术(16227)
(16032)
(15876)
金融(15874)
理论(15548)
环境(15500)
机构
学院(352804)
大学(351392)
(140721)
经济(137681)
研究(130632)
管理(124628)
理学(106983)
理学院(105590)
管理学(103668)
管理学院(102990)
中国(94259)
(84594)
科学(82551)
(76039)
(68683)
农业(65904)
研究所(62581)
业大(61679)
(61328)
中心(59330)
(56367)
(54954)
师范(54377)
北京(48191)
财经(48093)
(45582)
(44435)
(43666)
师范大学(43654)
(42598)
基金
项目(232082)
科学(181138)
研究(170450)
基金(163049)
(144553)
国家(143116)
科学基金(119302)
社会(106522)
社会科(100405)
社会科学(100373)
(94953)
基金项目(86283)
教育(81881)
(80557)
自然(75529)
自然科(73735)
自然科学(73709)
自然科学基金(72392)
编号(71079)
资助(64572)
成果(58810)
(56496)
重点(53734)
课题(51771)
(51347)
(48733)
创新(45381)
发展(44668)
科研(44242)
(44166)
期刊
(163960)
经济(163960)
研究(108799)
(85334)
中国(82066)
学报(63725)
教育(60950)
农业(57679)
科学(56064)
大学(48005)
(45282)
学学(44551)
管理(41103)
(35131)
金融(35131)
业经(32915)
技术(31071)
(28765)
经济研究(24590)
财经(23223)
问题(22827)
(20199)
(20010)
业大(17840)
世界(17190)
技术经济(17034)
科技(16822)
商业(16119)
农村(15985)
(15985)
共检索到543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许昆鹏  贾驰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由于当前我国仍处于转型期,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尚未消除,财政体制仍在不断完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城市化进程还须继续推进,这些制度性因素与非制度性因素都影响和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基于此,本文认为,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应该站在社会统筹发展的高度,以重构、维护和加强农民的平等受教育权为核心,按照促进教育公平的原则进行教育制度的解构与建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咏梅  刘若泓  祁毓  
探寻义务教育质量背后的资源配置因素,可以明确公财政政策调节质量不均衡的方向。文章以1597个学生样本、31个学校样本和120个教师样本为例,运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教育资源配置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提出了财政政策在推进义务教育质量均衡上的着力点。结果表明,学校因素和学生个体因素不仅各自影响着教育质量,且存在交互效应,为财政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切入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静漪  宗晓华  
"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在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尚未改变低重心的政府间投入格局;在明显增加教育经费的同时,却没有相应地提高教育质量;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形势下,仍采取城乡分治的发展机制。"新机制"承载的政策目标与实际运行效果之间的差距,凸显"新机制"的制度缺陷;"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制度安排与城乡一体化内在发展秩序的不适应,导致"新机制"的不稳定性。因此,须在宏观体制和微观治理方面深化改革,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向城乡一体化转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春霞  何忠伟  郑小平  
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基本的公共产品,其财政投入在城乡之间存在差距。本文考察了1993~2005年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在城乡之间的分配状况,发现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差距经历了先扩大后逐步缩小的过程。实证分析还表明,城市化率对于缩小预算内教育经费城乡差距作用显著,财政分权度具有扩大预算内教育经费城乡差距的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范先佐  郭清扬  赵丹  
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的调整,不少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村教学点的建设,使农村教学点面临着经费短缺、教师整体素质低、教师工资待遇低、办学条件差等突出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决不能忽视农村教学点的建设,可以通过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等化;改革经费分配与管理方式,保证农村教学点有独立的教育经费;实行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鼓励优秀教师到教学点任教;正确面对农村教育的现实,妥善解决教学点代课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改善教学点的办学条件,保证教育质量等措施办好农村教学点,从而让偏远农村地区的孩子也能公平接受义务教育。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万明  赵新华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红  赵海利  
农村税费改革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出现了巨大的体制性缺口 ,本来就极为紧张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更为短缺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又一次遇到历史性的困难。如何渡过这一困难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文章以广东省为例 ,分析农村义务教育因税费改革而遇到的经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孟婷  王嘉仪  甘立平  
全国范围看,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已进入全面普及和巩固提高阶段,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各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然而,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中仍存在总体经费投入不足、地区间非均衡发展、"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教育质量难以有效保证等问题,亟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新波  张丽华  
通过基尼系数分解和泰尔指数分解的方法,从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两个方面探讨农村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并得出结论:农村税费改革后,虽然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但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差异的扩大速度,而农村义务教育的地区间差异仍在进一步扩大。基于这一事实,从事权角度提出了改革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新思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为全面了解正在实施的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2003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湖北省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对该省黄石、荆州、宜昌、襄樊、十堰、荆门、鄂州、恩施州的20个县、市80余所中、小学及有关部门进行了一次关于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影响情况的专题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税费改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杨雅琴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基本公共服务重要内容之一的义务教育在云南省的财政支出总额并不低,但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特别是东部地区相比却存在较大差距。为保障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应从义务教育经费标准着手,研究云南省"民族、山区、贫困"的特殊省情对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影响程度,最终实现根据客观需要确定支出标准的目标。实证研究发现,山区面积是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产生显著影响的主要因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贤忠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 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的一项攻坚工程,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华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农民自杀既与传统时期农民自杀有相同的逻辑,也有其独特性,它是现代性进村与农村社会文化结构及农民家庭和个体发生碰撞和作用的结果。不同区域农村的社会文化结构差异巨大,农民自杀也有较大的区域差异性。同一村庄不同年龄、性别、阶层的农民群体在面对现代性冲击时会有不同的反应,从而使得农民自杀不仅有时间和空间差异,还有年龄、性别和阶层的差异。家庭是农民自杀的主要场域,家庭矛盾是农民自杀的主要诱发因素,降低农民自杀率首先要从理顺家庭关系着手,现阶段尤其是要将老年人从子代家庭关系中剥离出来,消除可能导致他们自杀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还要构建干预农民自杀的国家责任,通过国家设置议程、采取措施确保农民不受到"自杀"的威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慧  
贫困发生代际转移是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进入21世纪,在中国农村部分贫困群体内部,贫困及致贫因素形成了较明显的代际转移。农村贫困代际转移的演化与我国体制转型推进带来的社会变迁具有关联性和同步性,并表现出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更明显的区域特点。农村贫困的代际转移很大程度上是由贫困家庭各类资本的缺乏及受外部制度排斥所共同导致的。要应对该问题,应针对农村贫困代际转移形成的影响因素,对公共政策、制度等进行创新和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晓多  
农村义务教育在我国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关系到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当前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和分级办学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下,作为公共产品的农村义务教育,最为根本的就是教育经费的投入。只有充足的教育投资,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才能得到根本的保障。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主要的职能就是提供公共产品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其对义务教育的公共投资连续性、稳定性,对于农村义务教育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政府教育投资主体作用就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