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54)
- 2023(16156)
- 2022(13313)
- 2021(12132)
- 2020(9887)
- 2019(22038)
- 2018(21683)
- 2017(41599)
- 2016(22359)
- 2015(24403)
- 2014(24123)
- 2013(24317)
- 2012(22805)
- 2011(20649)
- 2010(21028)
- 2009(19951)
- 2008(19664)
- 2007(17889)
- 2006(16445)
- 2005(15075)
- 学科
- 济(119482)
- 经济(119355)
- 业(92091)
- 企(73708)
- 企业(73708)
- 管理(72216)
- 农(47677)
- 方法(40345)
- 业经(34407)
- 农业(31969)
- 数学(31748)
- 数学方法(31597)
- 中国(30456)
- 财(28647)
- 地方(28507)
- 制(21613)
- 贸(19721)
- 贸易(19707)
- 务(19410)
- 财务(19392)
- 技术(19385)
- 财务管理(19370)
- 易(19105)
- 学(18765)
- 企业财务(18371)
- 策(17706)
- 和(16928)
- 体(16480)
- 银(16346)
- 银行(16298)
- 机构
- 学院(332335)
- 大学(323287)
- 济(153793)
- 经济(151214)
- 管理(128941)
- 研究(116796)
- 理学(110093)
- 理学院(108950)
- 管理学(107642)
- 管理学院(107024)
- 中国(92201)
- 农(71639)
- 科学(68505)
- 京(67381)
- 财(66840)
- 所(59916)
- 农业(55147)
- 研究所(53817)
- 业大(52976)
- 中心(52833)
- 财经(52497)
- 江(52398)
- 经(47628)
- 经济学(47113)
- 经济学院(42300)
- 北京(42251)
- 州(40768)
- 院(40701)
- 范(39701)
- 师范(39245)
- 基金
- 项目(212872)
- 科学(168765)
- 基金(155482)
- 研究(154796)
- 家(135918)
- 国家(134572)
- 科学基金(115701)
- 社会(103928)
- 社会科(98355)
- 社会科学(98328)
- 省(85419)
- 基金项目(82506)
- 自然(72514)
- 自然科(70861)
- 自然科学(70841)
- 自然科学基金(69648)
- 划(69463)
- 教育(67397)
- 资助(61667)
- 编号(60878)
- 发(52173)
- 重点(47504)
- 成果(47387)
- 创(46843)
- 部(46720)
- 业(45983)
- 国家社会(43541)
- 创新(43107)
- 发展(42194)
- 课题(41764)
- 期刊
- 济(188303)
- 经济(188303)
- 研究(100120)
- 农(72178)
- 中国(69306)
- 财(52681)
- 管理(51438)
- 学报(50912)
- 科学(49187)
- 农业(48289)
- 大学(39114)
- 学学(37892)
- 融(36253)
- 金融(36253)
- 业经(35074)
- 经济研究(29356)
- 技术(29028)
- 财经(26981)
- 业(25596)
- 教育(25037)
- 问题(24842)
- 经(23463)
- 技术经济(20250)
- 世界(19448)
- 贸(17699)
- 商业(17336)
- 经济问题(16406)
- 现代(16264)
- 版(16190)
- 国际(15653)
共检索到518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盛来运 付凌晖
本文从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以及农业与非农产业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变化趋势,并着重于分析经济转型期二者关系的新特点。研究发现,在经济转型期,从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来看,农业仍是重要的经济增长源;从结构特点看,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上升,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超过农业增长的影响;从产业间关系看,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经济技术联系更加紧密,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增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亚玲
文章基于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甘肃省1990~2008年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长远看,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具有均衡关系,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每增加1%,带来农村经济增长1.3215%;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具有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加快农村金融发展,重构农村金融体系,优化金融信贷结构,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企业的有效信贷是甘肃农村经济增长的关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邢鹤 唐定芬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经济转型期的农业资源与环境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经济的发展需要农业的支持,因此需要重视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通过社会人力、技术资源促进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保护农村的环境,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共同发展。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农业资源 环境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石磊
1.中国经济自1991年底进入新一轮增长波动。自上而下的动员、各地的恢复性调整和过去10多年积蓄的增长潜力加速释放,使经济增长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达到经济体系所能承载的峰值。强劲的增长反弹、存量结构调整与增量扩张速度的不对称、投资扩张的乘数效应与通货膨胀之间的高度关联,和中央对种种“过热”信号的积极反应,引起经济学界对此次波动作了多角度的判断。我们的问题是:80年代中期以来始终困扰经济稳定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通货膨胀都属于增长型膨胀,是否意味着中国当前的经济运行仍在重复80年代的循环程式?在市场具有充分弹性条件下,最终需求扩张一般不会导致持续的通货膨胀或“过热”,而中国的此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江淮 袁国良 胡志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浩然 刘悦 刘合光
文章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农业总产出增长贡献率作为衡量指标,比较了中美两国农业部门在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的发展水平。分析发现,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农业总产出增长贡献率低于美国,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贡献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取代要素投入数量的增长,成为农业部门产出增长的主要动力。中美两国的经济结构转型阶段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两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之间的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继华 孙丹 张宇
本文选择2012-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行业发展周期对企业投资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企业盈利水平的调节效应。实证发现,行业发展周期会显著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选择,处于成长周期行业的企业在经济转型期更容易增加固定资产投入,而处于衰退周期行业的企业在经济转型期偏向于增加股权投资。企业盈利水平对行业周期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正相关关系产生顺向调节作用,对行业周期与企业股权投资的负相关关系不产生调节作用,说明企业参与外部股权投资主要依赖于所处的行业周期,与企业内部盈余关联不明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坤荣
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沈坤荣经济增长因素的计量分析表明,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要素投入,尤其是资本要素投入的大量增加。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虽然这种增长格局已有很大改观,但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摆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郝惠贤
试论经济增长与农业发展关系的协调郝惠贤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的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由于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加快,经济增长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工业的发展。这样,工业乃至整个非农产业对土地、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资源的需求无疑会愈加强烈。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非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建辉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行为主体,其采取了许多措施扩大本地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在"GDP竞赛"目标的推动下,地方政府不断地加大直接投资,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势必会使得资本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同时,这种增长是以减少整个社会的福利和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为代价的。应该不断规范各级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首先要进一步界定地方政府职能;其次应当加强硬预算约束;最后应当完善政绩考核机制。
关键词:
转型期 地方政府投资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胜 刘荣
转型期农业增长波动的一种解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陈胜刘荣农业增长波动已经成为一个日益显性的问题。从转型期农业统计资料看,波动起伏的农业增长率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其中种植业及林业的生产更是如此。种植业产值的增长率在1982年即达10.2%,而19...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罗光强 曾福生 曾伟
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周期影响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协同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其协同性加速了国民经济增长周期的长期趋势,其非对称性增强了国民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的平稳性。为此,需要更有效的政策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以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
关键词:
服务业 经济增长 协同性 非对称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源祁 刘辉
数字经济时代,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需要借助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文章在阐述数字金融发展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上,选取2014—2020年中国1651个县域数据,运用不同的实证方法检验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并且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的改善均显著提高了农业产值。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两个渠道,间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更能促进山区县、高城镇化水平县和低金融发展水平县的农业经济增长。为此,不同地区应结合自身条件合理发展数字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要素投入 县域 中介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锋
文章运用面板单位根和面板协整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协整向量参数估计表明,中国人均工业SO2排放曲线带有明显转型期特征;初始经济结构、产业转型、环境治理投入的差异,是转型期特征的影响在省际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