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2)
- 2023(14929)
- 2022(12653)
- 2021(12086)
- 2020(10129)
- 2019(23887)
- 2018(23466)
- 2017(45861)
- 2016(24625)
- 2015(27933)
- 2014(27622)
- 2013(27462)
- 2012(25003)
- 2011(22600)
- 2010(22441)
- 2009(20709)
- 2008(20100)
- 2007(17119)
- 2006(14870)
- 2005(13112)
- 学科
- 济(105796)
- 经济(105687)
- 管理(69890)
- 业(66845)
- 企(55442)
- 企业(55442)
- 方法(52863)
- 数学(47304)
- 数学方法(46619)
- 中国(28619)
- 农(26158)
- 财(24760)
- 业经(21979)
- 贸(20435)
- 贸易(20424)
- 学(20020)
- 易(19891)
- 地方(18641)
- 制(17963)
- 农业(17386)
- 理论(16763)
- 务(15802)
- 财务(15727)
- 财务管理(15700)
- 和(15588)
- 环境(15258)
- 银(15206)
- 技术(15200)
- 银行(15173)
- 融(15080)
- 机构
- 大学(351143)
- 学院(348522)
- 济(146852)
- 经济(144085)
- 管理(140826)
- 理学(123149)
- 理学院(121877)
- 管理学(119632)
- 管理学院(119027)
- 研究(116471)
- 中国(87971)
- 京(74640)
- 科学(70035)
- 财(64582)
- 所(57354)
- 财经(53059)
- 研究所(52559)
- 农(52017)
- 中心(51796)
- 业大(50157)
- 经(48557)
- 北京(47705)
- 江(47268)
- 经济学(45572)
- 范(44668)
- 师范(44301)
- 院(42209)
- 经济学院(41256)
- 农业(40737)
- 财经大学(39794)
- 基金
- 项目(241510)
- 科学(191440)
- 基金(177914)
- 研究(176779)
- 家(154744)
- 国家(153548)
- 科学基金(132740)
- 社会(113098)
- 社会科(107382)
- 社会科学(107352)
- 基金项目(93317)
- 省(91393)
- 自然(86107)
- 自然科(84182)
- 自然科学(84166)
- 自然科学基金(82670)
- 教育(81893)
- 划(77729)
- 资助(75250)
- 编号(70793)
- 成果(57100)
- 部(54569)
- 重点(53728)
- 发(50737)
- 创(50143)
- 课题(48718)
- 教育部(47446)
- 国家社会(47286)
- 创新(46726)
- 科研(46127)
- 期刊
- 济(150646)
- 经济(150646)
- 研究(102786)
- 中国(61983)
- 学报(52490)
- 管理(50885)
- 科学(49514)
- 财(46932)
- 农(46206)
- 大学(40397)
- 学学(37971)
- 教育(37776)
- 农业(32595)
- 技术(30612)
- 融(29292)
- 金融(29292)
- 经济研究(26112)
- 财经(25888)
- 业经(23081)
- 经(22098)
- 问题(19552)
- 业(17920)
- 统计(17746)
- 技术经济(17572)
- 图书(16903)
- 贸(16703)
- 理论(16337)
- 策(15943)
- 科技(15883)
- 世界(15326)
共检索到496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治国
本文通过改进的方法估算了我国资本存量,改革开放以来的资本存量已经翻了不止两番,积累极为迅速。随着中国经济由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的转型,我国资本存量调整的动机也转向需求一方,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需求导向的资本存量调整机制和投资行为已经在中国的转型经济中基本形成,产出水平与资本成本均为资本调整与投资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俊松 贺灿飞
论文分析了经济转型背景下市场化改革和政府制度转型如何影响中国城市的空间扩张过程,并基于1998年、2002年、2004年和2006年中国地级市建成区数据对Muth-Mill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人口城市化、交通改善、服务业发展是中国城市空间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分年度的回归表明,近年工业化对城市空间规模的影响不显著;受国家对土地空间规制的影响,城市对农村的相对效用未能影响城市的空间变化。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城市扩张 土地 工业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杨 李治国
表外资本流动通过非正常渠道发生,而没有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正式记录。本文使用三种方法测算了中国1982-2003年间的表外资本流动规模。实证分析表明,显著影响中国表外资本流动的经济因素包括外国投资规模、经济增长率、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以及财政收入等;而税收制度改革、重大金融政治冲击等非经济因素也对中国表外资本流动产生一定影响。
关键词:
表外资本流动 经济因素 非经济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治国 唐国兴
本文综合考察了我国生产性资本的总量水平、形成路径及其调整机制。通过改进的方法所估算的资本存量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翻了不止两番 ,年平均增长率为7 3 6 % ,积累极为迅速。资本形成路径明显分为两个阶段 ,增量改革推动的配置效率改进使资本—产出比率在 1 994年之前持续下降 ,而近年来的资本形成过快是由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倚重资本深化 ,必须通过全方位结构调整加快转型进程。本文进一步给出了我国转型期资本存量调整的供求决定框架 ,实证结果表明 ,需求导向的资本存量调整机制和投资行为已经在中国的转型经济中基本形成 ,产出水平与资本成本均为资本调整与投资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高远东 宫梦瑶
关于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既有研究均未得出一致结论,至于出口贸易作用于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和区域特征则更未有研究。为此,文章以Feder (1982)的两部门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出口内生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出口贸易对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表明:(1)出口对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来源于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而不是自身的相对要素生产率;(2)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具有显著的动态性和区域性,在转型初期,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不显著; 1992年进入转型加速期后,中国沿海和内陆区域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溢出效应均显著发挥,其中,沿海地区的技术外溢效应更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庞英
基于非参数方法双产出模型,本文在对转型期中国民族资本与FDI生产率比较的基础上,具体研究民族资本技术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民族资本效率优于FDI;民间资本比集体或国有资本更具效率。因此,转型期中央政府应考虑如何高效利用民族资本,尤其是要消除制约民间资本效率的体制性障碍,使民族资本更好地发挥促进中国经济持续高效增长的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牛晓健 姜波克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现实,重新界定了中国资本外逃的内涵,并对中国的资本外逃进行分类,探索了中国现阶段资本外逃的资金来源构成,分析了资本外逃所采用的方式和具体途径,通过对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研究,找出了资本外逃存在的现实依据,提出了治理资本外逃的对策建议:(1)切断资本外逃的渠道,严厉打击地下钱庄、地下外汇黑市;(2)对异常的资本流动建立金融监管的“防火墙”;(3)追缴境外的外逃资本。
关键词:
资本外逃 经常项目 资本项目 外汇储备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衡
公众对民主的认知、理解与诉求直接关系到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定位与方向,探寻公众民主观念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增量-存量-过程"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对转型期中国公众民主观念形成及演变原因提出了系统性解释,并利用全国代表性样本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转型期中国公众的民主观念同时受到"结构论"层面的现代化因素、政治文化因素和"机制论"层面的政治社会化因素的影响,理性增量、文化存量与政治社会化过程分别构成了转型期中国公众民主观念生成和演变的"动力-约束"宏观结构与"濡化"中观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干伟明 张涤新
采用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国内A股月度收益率数据,基于Fama-French的多因子模型研究价值与成长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投机现象,但以盈利和成长为基础的价值投资依然有效,因此国内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就应引导优质公司IPO,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本文补充了国内资产定价理论和实证分析,为国内资本市场下一步健康发展和价值投资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丹 魏韫新 叶建明
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并存的特殊股权制度影响到中国上市公司股价和股数科学合理的确定,进而影响到几乎所有的中国股票市场实证研究结果。股权分置改革全部完成之后,涉及股改前数据的所有实证研究和数据库建设也都不能忽视改革前后的股数和股价的不可比问题。现有的基于股权分置的指标修正方法五花八门,也缺少合理的经济逻辑和数据支持。本文证明忽视股权分置现实,或者不适当的修正都将导致偏颇的结论,进而提出了一个通用的修正方法,即每股非流通股的价格相当于每股流通股的一个百分比。然后用实际数据对这个百分比的表达式进行了估计,从而对股权分置条件下价格模型与回报率模型进行了修正。结果显示,经过修正后的模型估计优于未修正的模型。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威
流动性是资本市场或者说整个金融市场的重要特征。国内学者大都用定性方法讨论市场流动性 ,本文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流动性进行实证研究 ,并修改、完善已有的流动性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资本市场流动性有明显增强趋势。
关键词:
流动性 紧性 深度 复原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荣 关永攀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影响房地产住宅市场投资的相关因素,然后由住宅市场的供求关系引入房地产投资存量调整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影响我国房地产住宅市场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住宅投资 存量 流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鸣 柯善咨
文章根据城市土地经济学原理、结合我国城市特点构建了兼有"封闭"和"开放"特征的单中心城市模型,并发展了经典单中心城市模型的比较静态分析。文章提出的本地性均衡概念弥补了现有理论的不足,有助于揭示城市户籍人口和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就业和居住模式以及城市用地特征。对中国630多个城市2003-2007年数据的计量分析显示,我国城市用地规模差异的88%可以被模型所解释。特别地,政府规划中较少考虑的城市收入、市内交通条件、流动人口对现阶段我国城市规模有显著影响。计量分析结果还表明,在控制了上述所有经济因素后,行政级别高的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区城市使用了更多的土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益明 赵永亮
文章提出了对中国资本存量进行非线性估计的方法。结果显示,对增长模型一阶差分后再进行泰勒展开,得到的高斯牛顿法估计值与现有文献估计值较为吻合,而直接搜索得到的估计值高于现有文献估计值。
关键词:
中国资本存量 经济增长模型 非线性估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霞 单德朋
利用结构变化值和结构调整速度对民族地区1978-2010年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论显示: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符合配第-克拉克产业演进规律,但对第一产业倚重较大,对外生政策冲击敏感度高。未来产业与就业结构动态优化的关键在于,政府继续主导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升;反思并调整当前重工业化的第二产业结构现状;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增加产业结构总体就业吸纳力。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就业吸纳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的动态面板数据检验
我国生态资本存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模型
应计利润分离模型的效力检验——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
转型期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与效率——基于细分行业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
转型期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模式研究
择优还是折衷?——转型期中国政策过程的一个解释框架和共识决策模型
服务业与制造业对华FDI区位选择的差异——基于存量调整模型的实证研究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和制度效应——基于一个随机前沿模型的研究
宏观经济环境与我国上市公司的目标债务结构——基于存量调整模型的实证研究
转型期中国粮食生产资源配置结构优化策略研究——基于非参数方法双产出模型的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