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8)
- 2023(12030)
- 2022(9763)
- 2021(8998)
- 2020(7574)
- 2019(17722)
- 2018(17280)
- 2017(32984)
- 2016(17774)
- 2015(20609)
- 2014(20418)
- 2013(20736)
- 2012(19749)
- 2011(18295)
- 2010(18167)
- 2009(17148)
- 2008(16904)
- 2007(15173)
- 2006(13410)
- 2005(12348)
- 学科
- 济(99504)
- 经济(99429)
- 管理(45870)
- 业(42687)
- 方法(39015)
- 数学(35097)
- 数学方法(34881)
- 企(33092)
- 企业(33092)
- 中国(25525)
- 农(21511)
- 地方(20997)
- 学(19294)
- 财(18625)
- 业经(17970)
- 贸(17935)
- 贸易(17928)
- 易(17417)
- 制(15364)
- 农业(14109)
- 地方经济(13849)
- 银(13346)
- 银行(13310)
- 融(13270)
- 金融(13268)
- 环境(13041)
- 行(12859)
- 和(12838)
- 体(10995)
- 发(10873)
- 机构
- 大学(272633)
- 学院(269283)
- 济(128634)
- 经济(126379)
- 研究(102567)
- 管理(98269)
- 理学(84060)
- 理学院(83041)
- 管理学(81752)
- 管理学院(81241)
- 中国(78818)
- 科学(60277)
- 京(57675)
- 财(55459)
- 所(53092)
- 研究所(48370)
- 农(46056)
- 中心(45276)
- 财经(44531)
- 经济学(42456)
- 经(40527)
- 江(39715)
- 经济学院(38190)
- 业大(38124)
- 北京(37151)
- 农业(36376)
- 院(36160)
- 范(34802)
- 师范(34492)
- 财经大学(32916)
- 基金
- 项目(174253)
- 科学(137633)
- 基金(129462)
- 研究(125264)
- 家(113983)
- 国家(113139)
- 科学基金(95321)
- 社会(82896)
- 社会科(78728)
- 社会科学(78707)
- 基金项目(67566)
- 省(64476)
- 自然(59633)
- 自然科(58237)
- 自然科学(58217)
- 自然科学基金(57216)
- 教育(56109)
- 划(55578)
- 资助(53635)
- 编号(48225)
- 部(40208)
- 重点(40033)
- 成果(39760)
- 发(39340)
- 国家社会(36122)
- 创(35288)
- 教育部(34366)
- 中国(34253)
- 科研(33606)
- 课题(33558)
- 期刊
- 济(143879)
- 经济(143879)
- 研究(85202)
- 中国(52572)
- 学报(42947)
- 财(42001)
- 农(41419)
- 科学(40132)
- 管理(35499)
- 大学(32087)
- 学学(30450)
- 农业(27889)
- 融(25822)
- 金融(25822)
- 经济研究(25151)
- 财经(23504)
- 技术(21823)
- 教育(21374)
- 经(20426)
- 业经(19652)
- 问题(19291)
- 贸(17465)
- 业(16112)
- 世界(15942)
- 国际(15570)
- 技术经济(15322)
- 统计(14399)
- 策(12279)
- 理论(12241)
- 资源(12230)
共检索到412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志帆
转型期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前后共经历了五轮经济波动。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间和经济周期波动特点,将转型期划分为改革开放探索阶段和改革深化阶段。描述性分析表明,前一阶段经济周期波动的核心特征是高增长与通货膨胀,政府调节经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调控的重点是如何抑制需求的过度扩张;后一阶段经济波动的核心特征是流动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以间接宏观经济政策为主,调控的重点转变为启动内需。经济周期波动特征、政府调控方式和调控重点的演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
关键词:
转型期 经济周期波动 宏观调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昆亭 周炎 龚六堂
现代经济的两大主流问题就是增长和波动的问题。就波动问题而言 ,经验分析对于其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对于更有效的研究波动的根源 ,发现波动传播放大机制 ,为理论模型提供实际参照等有重大意义。而且 ,经验分析不单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 ,也是经济周期理论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对中国经济周期的经验研究很少 ,本文选取中国 5 0年的经济数据 ,试验性的讨论了适合中国数据特征的滤波工具 ,对中国经济的商业周期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 ,中国经济周期既服从大部分的一般性周期特征 ,又有相对的独特性。本文同时也验证了 Lucas的一个估计。
关键词:
实际商业周期 广义商业周期 滤波 共动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梁琪 滕建州
本文采用最新的随机游走滤波分析方法对中国1952~2003年间的13个宏观经济总量的波动特征、共动性和因果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总产出的周期长度在改革开放之后呈现出延长且波动幅度下降的趋势,而且总产出的波动主要受到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出波动的影响,长期以来第一产业发展对总产出的制约在改革开放之后消失了,结果还显示要素投入在中国经济增长中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体来说,中国经济周期在改革开放以后呈现出更加明显的一般性周期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群起 龚敏
本文利用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1992年至2015年18个变量的季度数据,从生产要素投入、支出法GDP分项构成、财政货币以及价格等4个方面,对中国与美日韩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粘持性与美日韩不相上下,但居民消费、政府消费、进出口、货币、物价和股价的波动性明显更大,且多数变量与GDP的协动性显著偏低。此外,需求冲击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冲击来源,中国政府的消费和投资、银行的货币信贷等因素对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典型事实 国际比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群起 龚敏
本文利用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1992年至2015年18个变量的季度数据,从生产要素投入、支出法GDP分项构成、财政货币以及价格等4个方面,对中国与美日韩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粘持性与美日韩不相上下,但居民消费、政府消费、进出口、货币、物价和股价的波动性明显更大,且多数变量与GDP的协动性显著偏低。此外,需求冲击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冲击来源,中国政府的消费和投资、银行的货币信贷等因素对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典型事实 国际比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好,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经济动态的联系相对较为紧密,体现在这些国家的实体经济和金融波动对我国经济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其中金融波动的冲击较为显著。我国经济动态主要取决于自身内部因素,呈现出较明显的独立性和特异性,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动态尤其是对消费增长动态的影响较小,而发达工业化国家经济波动对我国投资增长动态的影响相对较大。
关键词:
开放经济 经济周期 多动态因素模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良新
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率的历史数据出发,定量地描述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从而得出宏观经济增长的规律性及其政策含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蔡群起 龚敏
基于全新的中国季度宏观数据集,利用时域相关分析和频域互谱分析方法对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波动的典型事实进行全面归纳,之后运用G7国家的数据横向比较中国经济波动特征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异同,并深入分析其差异的成因,最后提出理解中国经济波动的模型框架以及对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成因的启示。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粘持性与发达经济体相似,但波动性显著偏高,而各变量同GDP波动的相关性则显著偏低;相对于G7国家,中国的投资、资本、劳动、政府消费、净出口及货币等变量的波动别具一格;可贸易和不可贸易部门框架可以较好地解释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下行。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蔡群起 龚敏
基于全新的中国季度宏观数据集,利用时域相关分析和频域互谱分析方法对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波动的典型事实进行全面归纳,之后运用G7国家的数据横向比较中国经济波动特征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异同,并深入分析其差异的成因,最后提出理解中国经济波动的模型框架以及对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成因的启示。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粘持性与发达经济体相似,但波动性显著偏高,而各变量同GDP波动的相关性则显著偏低;相对于G7国家,中国的投资、资本、劳动、政府消费、净出口及货币等变量的波动别具一格;可贸易和不可贸易部门框架可以较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杜婷 庞东
我国居民收入对消费波动具有显著的长期影响,消费与收入基本上沿着均衡路径运行;居民消费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命周期意识;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呈现不同的走势;我国居民消费敏感度较低,表明我国居民中将当期收入完全用于消费的人数很少,说明了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跨期平滑的特征。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居民消费 收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姚敏 周潮
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历来受到中国经济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以经济周期理论为依据,采用GDP增速指标和"谷—谷"法,将1953—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分为11个周期。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从改革开放前的"低位—剧烈振荡"型转变为改革开放后的"高位—平缓波动"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波动呈现微波化特征,经济周期波动整体上呈收敛态势。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是内部传导机制与外部冲击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分别从内生和外生角度探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涂巍 王治国 邹恒甫
本文使用1978—2013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从总需求、产业、生产力、就业与工资、价格水平、货币与利息6个方面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的规律。不同于已有的研究结果,本文发现中国经济波动具有明显的"转型经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周期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78—1990年和1991—2013年。前一阶段,主要是供给面因素造成经济波动,且波动率较大。后一阶段,经济波动表现为需求驱动型,波动幅度明显减弱。二是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与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之和的比值具有明显的反周期特征。这反映了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空间上频繁迁移的特点,即宏观经济景气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反之,则迁移回农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众 宋燕萍
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中,投资波动被认为是导致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对我国经济周期进行划分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乘数-加速数"模型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敛散性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出结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宁晓青 陈柏福
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重点,但诸多的理论研究基本上都是将它们分割开来进行的,即使存在少量关于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和结论也存在较大的分歧。通过对中国1953—2007年间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经济周期波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原因,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也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初睿 张健 葛新权
研究目标:探析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并挖掘形成原因。研究方法: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测算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周期,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周期特征和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处于10年左右中周期长度,整体经济与周期影响因素的特征相似但不完全同步,一定程度存在协同性。总体而言,高新技术园区发展存在矛盾和经济周期有潜在波动的可能均源于协同水平的待提升。研究创新:运用经验模态分解测算中微观经济周期及协同性,并对经济周期波动及影响因素的联动性问题展开研究。研究价值:为提升经济协同性和保障经济运行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