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68)
- 2023(14413)
- 2022(11763)
- 2021(10859)
- 2020(9094)
- 2019(20322)
- 2018(19913)
- 2017(37654)
- 2016(20098)
- 2015(21986)
- 2014(21210)
- 2013(21066)
- 2012(19300)
- 2011(17211)
- 2010(17016)
- 2009(16174)
- 2008(16280)
- 2007(14662)
- 2006(12976)
- 2005(11738)
- 学科
- 济(89692)
- 经济(89485)
- 业(87550)
- 企(79908)
- 企业(79908)
- 管理(75259)
- 方法(38233)
- 业经(30726)
- 数学(29585)
- 数学方法(29457)
- 农(28829)
- 财(28743)
- 中国(25859)
- 务(20882)
- 财务(20873)
- 财务管理(20859)
- 技术(20693)
- 农业(20207)
- 企业财务(19813)
- 制(18889)
- 贸(18198)
- 贸易(18184)
- 易(17797)
- 划(17654)
- 环境(16489)
- 策(16283)
- 和(16177)
- 理论(14577)
- 体(14356)
- 技术管理(13945)
- 机构
- 学院(290249)
- 大学(286289)
- 济(132001)
- 经济(130063)
- 管理(117847)
- 理学(101730)
- 理学院(100742)
- 管理学(99664)
- 管理学院(99124)
- 研究(97139)
- 中国(78153)
- 京(59817)
- 财(59344)
- 科学(56448)
- 农(51646)
- 所(48203)
- 财经(47524)
- 研究所(43734)
- 中心(43463)
- 经(43448)
- 业大(42581)
- 江(42575)
- 经济学(40863)
- 农业(40708)
- 北京(37624)
- 经济学院(36952)
- 财经大学(35188)
- 院(34280)
- 商学(34042)
- 商学院(33753)
- 基金
- 项目(192712)
- 科学(155023)
- 基金(144288)
- 研究(139841)
- 家(126595)
- 国家(125473)
- 科学基金(108961)
- 社会(96064)
- 社会科(90525)
- 社会科学(90495)
- 基金项目(76519)
- 省(74086)
- 自然(69038)
- 自然科(67525)
- 自然科学(67504)
- 自然科学基金(66469)
- 划(61803)
- 教育(61644)
- 资助(57067)
- 编号(52738)
- 创(46450)
- 部(43521)
- 重点(43342)
- 业(43223)
- 创新(42544)
- 发(42142)
- 国家社会(40973)
- 成果(40806)
- 教育部(37638)
- 制(37397)
- 期刊
- 济(145972)
- 经济(145972)
- 研究(85595)
- 中国(57454)
- 财(49001)
- 管理(48967)
- 农(47928)
- 科学(43402)
- 学报(43358)
- 大学(33561)
- 农业(32727)
- 学学(32147)
- 融(26731)
- 金融(26731)
- 业经(25082)
- 财经(24940)
- 经济研究(24438)
- 技术(24283)
- 教育(22654)
- 经(21695)
- 业(20882)
- 问题(19230)
- 技术经济(17181)
- 贸(16783)
- 世界(16322)
- 科技(14952)
- 国际(14533)
- 现代(14258)
- 商业(14052)
- 版(13513)
共检索到433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卢山 陈高生
本文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环境建立了一个包括五个因素的分析框架,同时建立了一个包括三个因素的创业核心要素模型,认为社会环境因素通过影响企业创业核心要素,进而影响企业的创业行为。研究发现,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环境在创业机会和创业文化氛围的培育上有比较优势,而在创业和经营能力的培养上显得不足,社会的金融和非金融条件也难以满足企业创业的需要。
关键词:
企业创业 环境 核心要素 转型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高生
转型期中国企业家的特征分析应采用广义的框架,包括改革的愿望、创业倾向、创业能力、社会网络、成就的需求、性格特征六个方面;而相似的企业之所以有不同的创业绩效,是因为企业家的不同特征对创业核心要素(机会、创业能力、创业文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因此,要提高转型期国有企业的创业绩效,关键是根据企业家特征的广义框架制定一个新标准来选拔企业家。
关键词:
创业 性格特征 创业核心要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茂才 王小刚
文章认为,90年代以来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使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困难和挑战。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以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指导思想,亏损企业3年解困和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继红
本文认为,传统的企业战略管理注重进攻性,考虑的是企业在常规状态下的战略目标、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而忽略了各种危机(如信息危机、产品危机、财务危机、信誉危机、财产危机、人才危机等)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与危害。同时,企业的外部环境已经改变,当前所面临的危机已经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点。因此,战略管理与危机管理相结合是经济转型期我国企业管理的必然选择。企业不仅要认识和捕捉市场发展的机会,而且要未雨绸缪,认识、分析、排除潜在的和面临的危机,既要制定企业正常状态下的发展战略,又要制定非正常状态下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转型期 企业管理 战略管理 危机管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汪伟
本文首次计算并检验了357家1998~2002年发生重大收购活动的中国上市企业在收购后0~5年的经济增加值率(包括经过行业调整的经济增加值率)变动。研究发现,与该时期内中国上市企业经济增加值率的普遍下降相比,发生收购活动上市企业的经济增加值率(经过行业调整)有所提高,研究结论倾向于支持19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上市企业的收购活动能够改善企业长期绩效的观点。而同时期中国上市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传统会计指标的快速提高,却与面向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经济增加值率的变动方向有所背离。
关键词:
企业收购 长期绩效 经济增加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蓝海林 刘朔 黄嫚丽 曾萍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中国企业战略管理领域,核心专长是被研究与应用最多但却最模糊的概念之一。在实践中能够有效构建核心专长的中国企业少之又少,在理论上对核心专长构建过程的研究存在着缺乏战略视角与情境嵌入研究的不足。本文分析了核心专长概念形成过程,厘清核心专长的概念,剖析了核心专长概念的内涵结构,强调核心专长是一个相对性概念。在回顾理论界对核心专长构建过程研究基础上,提出转型期中国情境特征对中国企业核心专长的构建过程具有双重性影响,企业家在平衡与应对外部情境双重性中所形成的四种特质构成了中国企业构建核心专长的关键驱动力;提出转型期中国企业在此驱动力影响下形成的核心专长构建机制,包括过程模式、知识来源、管理模式与关键成功因素。这一基于中国情境的研究深化了已有的核心专长概念,丰富和发展了核心专长构建这一核心战略研究命题的相关研究,对指导当前中国企业有效构建、发挥和强化核心专长,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核心专长 构建机制 战略承诺 转型期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早 刘庆岩
本文探讨转型期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环境与企业家角色。文章利用中国大陆28个省份1996—1999年的分省面板数据,对有关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几种流行观点进行了检验。研究的主要发现是(1)以企业家学历刻画的企业家能力的贡献并不显著,表明以往研究中企业家私人活动的作用可能被高估,民营企业发展的“先天不足论”缺乏合理的经验基础;(2)地区市场规模、地方政府行为等市场环境构成因素与民营企业发展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间接支持了韦伯的“只有在拥有了一套恰当的制度安排后企业家才能变得活跃起来”的假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妍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国有企业的资本积累在数量上、方式上、规模上都发生了变化。转型期国有企业在积累率和工资率方面的存在特殊规律。
关键词:
资本积累 积累率 工资率 劳动生产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妍 吴江
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随着体制转变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改革开始从增量阶段进入存量阶段。在社会财富积累不断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垄断性行业与竞争性行业收入的巨大差距,企业内部经营者收入与普通员工收入的巨大差距,都成为影响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作者对行业间及企业内收入分配和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初步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国有企业 问题 调控路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求实
一、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始终是我国转型期的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 首先,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看。 1.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直接关系着“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成败,搞好国有企业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基础。这个基础不搞好,两个根本性转变就是一句空话。 2.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尽管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近年来有所下降(据统计,1994年国有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永华 石金涛
本研究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国有企业员工留职原因进行研究。对428份有效问卷中的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员工留职原因可以归为8个。根据人口学变量进行的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群体在留职原因上有显著差异。根据研究结果,论文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留职原因 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丁丁
在西方学术传统中,社会科学于19世纪下半叶确立为一门学科,有成熟的研究框架。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不同,它处于"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三重转型期,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使中国社会学家的工作陷入一种基本困境。本文在详细论述"三重转型期"的过程中,整合中、西方的研究方法和理解框架,提出研究中国"三重转型期"应该用"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社会科学解释方法。
关键词:
转型期 中国社会 社会科学研究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吴芸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不确定的社会。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如层级治理和市场治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难以应对转型期中国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复杂困境。网络化治理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能够适应全面、便捷的高质量社会治理需求。网络化社会治理模式仍需从多元社会治理主体资源共享、构建多样的网络化治理工具、进一步调整基层政府与基层自治组织间的互动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
网络化治理 社会治理 社会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光德
在经济转型期,通过对管制员的问责以追求最低乃至于零的事故概率,虽是人本政府理念的体现,但在既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这一追求并不是最优的选择。从效率上说,政府管制的最优防范水平是在边际防范成本等于边际预期事故成本点上。所以,虽然问责制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它在社会性管制领域却并非是一个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问责制 社会性管制 管制效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卢卫林
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去探究和治理这一时期出现的社会公共问题。协商民主理论主张不同社会主体能够就关涉社会民众合法利益的公共事务和社会现象,进行自由、开放、公平、对等、理性、负责、充分的对话、商讨、辩论、妥协和合作,以使"重叠共识"最大化,从而实现社会公共问题的实效治理。因此,在当代中国,培育公民精神、促进公民社会健康发展、构建合适话语机制,以推动协商民主稳定有序发展,成为全效治理转型期中国社会公共问题的全新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