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32)
2023(8265)
2022(6648)
2021(6392)
2020(5109)
2019(11524)
2018(11199)
2017(21832)
2016(11433)
2015(13289)
2014(12817)
2013(12696)
2012(11907)
2011(10876)
2010(10855)
2009(10186)
2008(10339)
2007(9034)
2006(8438)
2005(7832)
作者
(30144)
(25167)
(25058)
(24376)
(16029)
(11892)
(11500)
(9642)
(9626)
(8973)
(8777)
(8453)
(8049)
(7956)
(7918)
(7667)
(7521)
(7264)
(7218)
(6890)
(6380)
(5973)
(5913)
(5813)
(5616)
(5558)
(5507)
(5332)
(5097)
(4955)
学科
(52756)
经济(52594)
管理(34015)
(29686)
(24834)
企业(24834)
方法(20937)
中国(19340)
数学(17003)
数学方法(16833)
(15265)
(13904)
贸易(13898)
(13756)
(13665)
业经(12939)
(12542)
地方(9246)
(8953)
农业(8946)
(8850)
银行(8850)
(8640)
(8553)
(8235)
环境(8029)
(7771)
金融(7770)
理论(7692)
(7454)
机构
大学(166217)
学院(163293)
(78476)
经济(77240)
管理(62821)
研究(61346)
理学(53178)
理学院(52601)
管理学(52038)
管理学院(51696)
中国(49459)
(37612)
(35537)
科学(31253)
(29653)
财经(29152)
中心(27135)
(26619)
研究所(26188)
经济学(25882)
北京(23652)
(23193)
经济学院(23147)
(22129)
师范(22048)
(21720)
财经大学(21656)
(20393)
社会(18729)
(18610)
基金
项目(103246)
科学(83679)
研究(80947)
基金(78341)
(66846)
国家(66326)
社会(57888)
科学基金(57212)
社会科(53869)
社会科学(53849)
基金项目(39761)
教育(36359)
(35787)
自然(32167)
资助(31918)
编号(31564)
自然科(31476)
自然科学(31471)
(31218)
自然科学基金(30956)
成果(27776)
(25346)
国家社会(25100)
重点(23354)
中国(23035)
教育部(22759)
(22696)
课题(22073)
(21646)
人文(21583)
期刊
(90256)
经济(90256)
研究(58162)
中国(35557)
(29115)
管理(24334)
科学(21256)
(20598)
学报(20532)
教育(18063)
(17669)
金融(17669)
大学(16897)
经济研究(16118)
财经(15936)
学学(15515)
农业(13940)
(13920)
业经(13115)
(12727)
问题(12470)
技术(12025)
世界(11181)
国际(11022)
图书(9577)
技术经济(7690)
书馆(7639)
图书馆(7639)
(7488)
(7349)
共检索到263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卢卫林  
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去探究和治理这一时期出现的社会公共问题。协商民主理论主张不同社会主体能够就关涉社会民众合法利益的公共事务和社会现象,进行自由、开放、公平、对等、理性、负责、充分的对话、商讨、辩论、妥协和合作,以使"重叠共识"最大化,从而实现社会公共问题的实效治理。因此,在当代中国,培育公民精神、促进公民社会健康发展、构建合适话语机制,以推动协商民主稳定有序发展,成为全效治理转型期中国社会公共问题的全新选择。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吴芸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不确定的社会。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如层级治理和市场治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难以应对转型期中国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复杂困境。网络化治理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能够适应全面、便捷的高质量社会治理需求。网络化社会治理模式仍需从多元社会治理主体资源共享、构建多样的网络化治理工具、进一步调整基层政府与基层自治组织间的互动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完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振辉  王金红  
作为一种实在的治理技术,协商民主具有规范的运作过程以及系统而精细的运作机制。协商民主的运作过程包括提议、评议、非正式一致以及明确接受四个阶段;协商民主的运作机制包括平等机制、接受机制、对话机制以及互动机制。从中国地方治理中的协商民主经验看,无论运作过程还是运作机制都存在明显不足。中国地方治理的创新不仅需要引入而且需要完善协商民主,其重点在于提高协商民主运作过程的规范性,增强运作机制的系统性,改进操作技术的适用性,通过规则与机制的约束培养社会各方参与公共事务的良好习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鞍钢,王亚华  
跨区域水资源分配是一种利益分配 ,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提出“准市场”分配水资源的思路 :(1)将流域水资源划分为生态水、基本用水和多样化用水三部分 ,生态水不容超采 ,基本用水流域人口均等化 ,部分多样化用水进入市场交易。(2)成立由各地区参加的流域行政首长委员会 ,实行一省一票、多数决定 ,当各方对水资源分配争执不下 ,由中央或上级裁定 ,在平等参与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政治民主协商制度。(3)在逐步提高水价、降低供水成本前提下 ,国家财政或国家投资对水利设施的直接补贴转向对贫困农民用户的补助 ,增加对中上游省份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加大国家对大江大河源头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投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丁丁  
在西方学术传统中,社会科学于19世纪下半叶确立为一门学科,有成熟的研究框架。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不同,它处于"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三重转型期,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使中国社会学家的工作陷入一种基本困境。本文在详细论述"三重转型期"的过程中,整合中、西方的研究方法和理解框架,提出研究中国"三重转型期"应该用"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社会科学解释方法。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晓云  
自由民主在现代民主制度中占主导位置,然而却在生态治理中遇到了困境。生态治理呼唤一种能够充分考虑生态价值、公共利益、可持续性、基层权力的民主制度。协商民主在价值取向、运行机制、利益保障等方面与生态治理相契合。在生态治理中,要发展协商民主的社会环境,培育协商民主的参与主体,健全协商民主的制度平台,完善协商民主的运行机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骆正林  
从1976年开始,中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发展经济逐渐成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此后,中国人民逐渐告别了"广场政治",重新回归世俗生活。经济体制的变化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基层群众微观的经济、政治行为得到凸显,社会结构不断向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方向演变。这种演变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由单一僵化向灵活多元转变,政治结构由中央集权向有限分权转变,阶层结构由两个阶级向复杂阶层转变,意识形态结构由单一价值向多元价值转变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卉  
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快速转型期的中国,进入社会风险高发时期,"风险共生"是目前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从中长期战略的角度看,风险管理应将和谐发展作为其重要思想基础和理念前提,将社会结构调整作为其重要基点和结构性条件,将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其实践重点和现实出发点。抓住了这三点,就抓住了转型期社会风险管理的根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光德  
在经济转型期,通过对管制员的问责以追求最低乃至于零的事故概率,虽是人本政府理念的体现,但在既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这一追求并不是最优的选择。从效率上说,政府管制的最优防范水平是在边际防范成本等于边际预期事故成本点上。所以,虽然问责制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它在社会性管制领域却并非是一个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勤  黄亦然  聂卉  
本文从公共政策的视角,以1994~2008年中国大陆23个省份跨地区数据为基础,分析中国协商式民主以党派、界别促使公共政策影响经济增长路径、机理和绩效,研究发现中国协商式民主在短期可以通过公共政策明显正向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而随着民主进程的深化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呈现"U"状况,但是从最终可以实现我们希望的两者并驾齐驱的结果,并给出了三点政策启示。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刘明发表的《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中的程序与实质》(《西南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一文认为,西方主流民主模式是选举民主,其核心是"一人一票"的公平程序。二十世纪后期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则强调民主过程中的辩论、反思、公共利益等实质要求,将民主合法性的讨论集中在了民主协商的程序要求和实质要求当中。关于协商民主的合法性,哈贝马斯和罗尔斯两位思想家的争论奠定了该议题的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继龙  
学院学术治理是大学学术治理体系的基础层级和关键环节,当前学院学术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术权力的等级化。引入协商民主理念推进学院学术治理改革具有可行性。实施协商民主的基本着力点在于壮大学术力量,搭建协商平台,规范协商程序,积淀协商文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卢山  陈高生  
本文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环境建立了一个包括五个因素的分析框架,同时建立了一个包括三个因素的创业核心要素模型,认为社会环境因素通过影响企业创业核心要素,进而影响企业的创业行为。研究发现,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环境在创业机会和创业文化氛围的培育上有比较优势,而在创业和经营能力的培养上显得不足,社会的金融和非金融条件也难以满足企业创业的需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强彬  
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在中西方有其各自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诉求。西方学者对协商民主的阐述极大地推动了民主理论的发展,为改善和提升政治与政策过程的品质提供了新的路径。在中国语境下,协商民主的价值和定位还存在不少争论。但可以肯定,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发展有其现实的实践需求和理论需要。面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背景,协商民主的发展特别需要开掘其"治理"层面的价值和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