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7)
- 2023(8685)
- 2022(7101)
- 2021(6624)
- 2020(5720)
- 2019(13700)
- 2018(13284)
- 2017(25864)
- 2016(14009)
- 2015(16391)
- 2014(16433)
- 2013(16715)
- 2012(15852)
- 2011(14480)
- 2010(14179)
- 2009(13347)
- 2008(13502)
- 2007(12018)
- 2006(10260)
- 2005(9354)
- 学科
- 济(66937)
- 经济(66878)
- 业(35968)
- 管理(35949)
- 方法(32136)
- 数学(29409)
- 数学方法(29222)
- 企(26461)
- 企业(26461)
- 中国(20017)
- 农(18327)
- 财(18165)
- 贸(15248)
- 贸易(15243)
- 易(14924)
- 业经(12414)
- 农业(12278)
- 学(12118)
- 制(11970)
- 地方(10950)
- 银(10367)
- 银行(10347)
- 收入(10190)
- 行(9928)
- 融(9659)
- 金融(9657)
- 和(9155)
- 环境(9130)
- 务(8691)
- 财务(8674)
- 机构
- 大学(212345)
- 学院(208904)
- 济(99349)
- 经济(97733)
- 管理(78068)
- 研究(77253)
- 理学(67216)
- 理学院(66441)
- 管理学(65519)
- 管理学院(65112)
- 中国(59659)
- 京(45255)
- 科学(44658)
- 财(43302)
- 所(39483)
- 农(36114)
- 研究所(36047)
- 财经(34852)
- 中心(34484)
- 经济学(33206)
- 经(31906)
- 经济学院(30190)
- 业大(29724)
- 江(29405)
- 北京(29264)
- 农业(28632)
- 院(27112)
- 范(26770)
- 师范(26549)
- 财经大学(25926)
- 基金
- 项目(136629)
- 科学(107777)
- 基金(101839)
- 研究(99717)
- 家(89113)
- 国家(88452)
- 科学基金(74537)
- 社会(65967)
- 社会科(62648)
- 社会科学(62629)
- 基金项目(52966)
- 省(49583)
- 自然(45959)
- 教育(45216)
- 自然科(44914)
- 自然科学(44898)
- 自然科学基金(44155)
- 划(43174)
- 资助(42588)
- 编号(38786)
- 部(32505)
- 成果(32127)
- 重点(31145)
- 发(30116)
- 国家社会(28911)
- 中国(28263)
- 教育部(27959)
- 创(27953)
- 课题(26677)
- 科研(26482)
共检索到309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上广 王春兰
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本文从中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等各种因素出发,深入剖析了当前转型期中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成因,并对这种状况对中国社会影响进行了一定思考。
关键词:
收入分配差距 成因 影响 转型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权衡 徐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小平 候臣
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城乡收入分配不平等,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认为,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城乡收入差距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深入分析这些因素,有助于厘清中国在经济、社会与政治改革中的诸多弊端,从根源上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关键词:
城乡差距 原因 经济后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真善 曹伏良 李靖波
中国转型期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城乡收入差距偏大;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明显大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二元的价格制度是中国转型期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历史成因;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户籍制度是根本原因;此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二元的计划生育政策、制度变迁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转型期 城乡收入差距 制度成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慧
文章从收入分配差距分解角度看,可以将收入分配差距主要分解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三大差距。转型期,我国居民整体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的同时,在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区域的居民之间及不同行业的职工之间也呈现出显著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
转型期 收入差距 变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薛继亮 李录堂
文章通过测算转型期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MLD指数,发现中国行业收入分配差距总体上呈持续上升趋势,但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分解后的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呈交互占先的情况。实证研究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改革政策和要素市场不健全的影响;其次是受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引起的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及外资和民营企业等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此外,财政支出速度也促进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文章认为,行业收入分配差距的根本原因是弱势劳动与强势资本及土地在转型期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收入差距较大。
关键词:
MLD指数 行业收入差距 转型期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馨梅 李佳
2000年以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全面进入加速转型期,表现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呈现加速度的整体性跃迁,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产生了不均等的分配。北京城市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以及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由此所引发的很多摩擦和矛盾正在显现,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加速转型期 北京居民收入差距 扩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蒲艳萍 吴杰
笔者利用1992年~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就中国就业重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结果表明,就业重构方向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极化负相关,就业重构速度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极化正相关;受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水平差异的约束,就业重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极化效应大于平衡效应;在区域层面,就业重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净极化效应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为中部、西部和东部。
关键词:
就业重构方向 就业重构速度 收入分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白莹 吴建瓴
本文运用泰尔指数的分解方法,在对收入分配数据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去胀处理的基础上,用1996~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总体收入差距进行了城乡分解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些年中国收入差距的70%以上都来自于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并且城乡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还是中国总体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要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必须注意:放松对农产品价格的各项调控措施,接受在城市化进程中农产品价格在结构上逐步上升的现实,放开农村居民收入提高的空间;增加对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的教育投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
收入分配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 泰尔指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丽敏
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既有体制的原因,又有政策的原因;既有市场的原因,又有非市场的原因;既有经济原因,又有非经济原因。1."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的体制因素。第一,长期以来,中国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力
国际贸易理论揭示了贸易影响收入分配的机制,但对于收入分配的区域效应则存在广泛的争议。本文通过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结构分析,探讨贸易扩张与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演化的结构关联机制,进而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贸易成因做出解释与判断。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赖文燕
转型期我国居民收入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居民收入增长迅速;但另一方面,收入差距的扩大,贫富分化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我国收入差距过大主要是由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造成的,如何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探讨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 对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智淋 赖小琼
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市区1979~2009年的面板数据,在运用面板数据门限模型检验我国的通货膨胀率、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都不存在门限效应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可行广义最小二乘进行估计。结果发现,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都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且是稳健的,但扩大的程度因所用数据的时间长短而异;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系数的符号和大小都因数据的时间长短而变化。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城乡收入差距 面板数据门限模型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衡
公众对民主的认知、理解与诉求直接关系到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定位与方向,探寻公众民主观念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增量-存量-过程"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对转型期中国公众民主观念形成及演变原因提出了系统性解释,并利用全国代表性样本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转型期中国公众的民主观念同时受到"结构论"层面的现代化因素、政治文化因素和"机制论"层面的政治社会化因素的影响,理性增量、文化存量与政治社会化过程分别构成了转型期中国公众民主观念生成和演变的"动力-约束"宏观结构与"濡化"中观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