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3)
- 2023(15145)
- 2022(12377)
- 2021(11606)
- 2020(9824)
- 2019(22966)
- 2018(22298)
- 2017(42321)
- 2016(22725)
- 2015(26056)
- 2014(25799)
- 2013(25480)
- 2012(23513)
- 2011(21187)
- 2010(20690)
- 2009(19207)
- 2008(18825)
- 2007(16351)
- 2006(13779)
- 2005(12214)
- 学科
- 济(101828)
- 经济(101723)
- 管理(62740)
- 业(62000)
- 方法(50561)
- 企(48543)
- 企业(48543)
- 数学(45964)
- 数学方法(45488)
- 农(29820)
- 中国(29013)
- 财(27729)
- 业经(22265)
- 农业(20475)
- 贸(20233)
- 贸易(20224)
- 易(19746)
- 地方(17636)
- 制(17281)
- 学(17229)
- 务(15869)
- 财务(15825)
- 财务管理(15786)
- 企业财务(14987)
- 银(14756)
- 银行(14732)
- 融(14344)
- 金融(14340)
- 行(14012)
- 和(13689)
- 机构
- 大学(326029)
- 学院(324152)
- 济(143027)
- 经济(140538)
- 管理(128041)
- 理学(111464)
- 理学院(110324)
- 管理学(108541)
- 研究(108260)
- 管理学院(107933)
- 中国(83554)
- 京(67679)
- 财(64132)
- 科学(63384)
- 所(52598)
- 财经(51966)
- 中心(50994)
- 农(50802)
- 研究所(47934)
- 经(47537)
- 业大(46064)
- 经济学(45923)
- 江(45631)
- 北京(42479)
- 经济学院(41686)
- 范(40813)
- 师范(40435)
- 农业(39727)
- 院(38904)
- 财经大学(38822)
- 基金
- 项目(221756)
- 科学(176540)
- 基金(165224)
- 研究(161873)
- 家(143483)
- 国家(142340)
- 科学基金(123183)
- 社会(106425)
- 社会科(101059)
- 社会科学(101035)
- 基金项目(86457)
- 省(83395)
- 自然(78218)
- 自然科(76503)
- 自然科学(76481)
- 自然科学基金(75155)
- 教育(74336)
- 划(71093)
- 资助(68258)
- 编号(64403)
- 成果(51844)
- 部(50604)
- 重点(49659)
- 发(47219)
- 创(45988)
- 国家社会(45816)
- 教育部(44090)
- 课题(43333)
- 科研(43095)
- 创新(43013)
共检索到466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蒲艳萍 吴杰
笔者利用1992年~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就中国就业重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结果表明,就业重构方向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极化负相关,就业重构速度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极化正相关;受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水平差异的约束,就业重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极化效应大于平衡效应;在区域层面,就业重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净极化效应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为中部、西部和东部。
关键词:
就业重构方向 就业重构速度 收入分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闫东升 孙伟 李平星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协同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与碳排放强度下降,是“公平”与“效率”兼顾的重要内涵。在构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碳排放强度机制基础上,基于1998—2019年省级尺度面板数据,定量探讨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探析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碳排放强度上升,且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在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通过影响城镇化、抑制创新发展、强化资源错配等带来碳排放强度增加,且市场化水平、政府行为在二者关系中呈现显著调节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碳排放强度效应呈现显著时空异质性:一方面,表现为1998—2011年显著正效应与2012—2019年不显著负效应差异;另一方面,表现为东部不显著负效应、中西部显著正效应对比。在要素驱动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应发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调作用,通过优化城镇化模式、提升创新发展质量、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在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永强 万玉琳
笔者利用1978年~2008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是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从整体来看,在1978年~2008年期间,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但是,不同时期贸易对全国以及三大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影响方向和显著性都不相同。出口和进口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也有差异,而进口对全国以及三大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比出口更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东林 付鹏
文章基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人力资本投入差异进行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且近年来仍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而近十年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入差异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改观,利用2001-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无论在全国范围内还是在区域范围内,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没有随着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入差异的缩小而降低,主要是由教育资源失衡、学历层次不同、劳动力市场扭曲及歧视性择业等因素造成的。因此,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永强 万玉琳
本文基于1978~200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面板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金融发展、对外开放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波动影响做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全国而言,长期内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均显著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金融发展的影响大于对外开放,而对外开放的中介效应显著,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金融发展将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对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拉大收入差距的影响高于全国水平,对外开放影响不显著;中、西部地区情况与全国相同,但是对外开放的影响大于金融发展。东、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中介效应为正,西部地区为负。本文随后对其背后的原因和政策含义进行了阐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景守武 陈红蕾
为了研究FDI、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使用泰尔指数测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2002~2014年我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DI、产业结构升级都分别缩小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FDI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地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人力资本、外贸依存度、城镇化率、政府干预能力和基础设施水平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又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景守武 陈红蕾
为了研究FDI、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使用泰尔指数测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20022014年我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DI、产业结构升级都分别缩小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FDI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地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人力资本、外贸依存度、城镇化率、政府干预能力和基础设施水平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又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长庚 张松彪
社会上的分配结果和各类不平等都是由个体的权利配置来实现的,造成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根本性原因是一系列制度导致的权利配置不合理。收入分配公平应该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而权利公平应是其核心内容。本文从权利配置的视角来探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认为城乡居民在参与权、收入权和保障权三个方面的权利不平等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促进城乡居民参与权趋于平等的政策举措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之间不平等的收入权和保障权则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意味着,改革和完善现有收入分配制度的方向应该是促进城乡居民在参与权、收入权和保障权方面趋于平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军 王佳玮 杨浩昌
本文用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聚集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人力资本水平、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政策偏向等条件下,产业聚集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产业聚集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市化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城乡人力资本水平差距、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政策偏向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提高产业聚集水平,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对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产业聚集 劳动力流动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玮 宋一弘 张燕航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及政府支出偏好对城乡居民收入有重要影响。基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利用中国省际1995~201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市化、政府支出偏好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城市化对城乡居民收入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呈沿海地区缩小,内陆地区扩大的特征;政府支出偏好几乎在所有区域都表现出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结果。这对中国推进城市化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城市化 政府支出 居民收入 区域经济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晶 王淼晗 方匡南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利用2002-2009年我国30各省市自治区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变换分位数回归方法对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均教育年限、人均积累资本、就业率以及居民收入结构等因素在城镇与农村问的作用效果有所不同,人均受教育年限在农村中的边际收益更高,就业率在城镇中影响显著,而居民的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的提高对在城乡间影响作用相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笳旭
老龄化趋势加重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过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两大困境。运用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和两步差分广义矩估计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城、乡人口老龄化分别对城、乡居民消费率有正向影响,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程度高于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是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关键。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是收入差距和消费惯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城镇化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有积极影响。因此,重视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制,进而解除农村老年人口消费的后顾之忧才能有效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利平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增长、助力共同富裕建设是当前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我国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就收入结构中不同收入来源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及其差异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边际效应强于城镇居民。从纵向视角来看,工资性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最主要的因素,而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最主要的因素是财产性收入。从横向视角来看,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边际消费效应要强于城镇居民,而财产性收入刚好相反,且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边际影响效应不存在。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收入来源 消费影响 城乡居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荣才 冯昶章
本文首先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众多影响因素归为五大类,利用十三个指标变量研究五大类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其次,基于其中可获取数据的九个指标1995-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各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构造Z指标对五大类因素的重要程度作量化比较。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卢方元 李彦龙
基于2008~2012年中国31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滞后模型(SAR)对我国金融发展和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空间正相关性;从全国层面看,我国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为倒"U"型关系,政府财政支出拉大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为倒"U"型关系,东北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正"U"型关系,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东北地区政府财政支出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最大,政府财政支出对拉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从东部、中部到西部地区依次减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