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93)
- 2023(17497)
- 2022(14431)
- 2021(13540)
- 2020(11560)
- 2019(26609)
- 2018(26054)
- 2017(49479)
- 2016(26744)
- 2015(30368)
- 2014(30123)
- 2013(29751)
- 2012(27343)
- 2011(24729)
- 2010(24281)
- 2009(22791)
- 2008(22596)
- 2007(19857)
- 2006(17049)
- 2005(15464)
- 学科
- 济(113705)
- 经济(113565)
- 管理(79292)
- 业(73793)
- 企(61039)
- 企业(61039)
- 方法(51563)
- 数学(45989)
- 数学方法(45457)
- 财(32144)
- 中国(31157)
- 农(28872)
- 制(24425)
- 业经(23770)
- 学(22345)
- 贸(22274)
- 贸易(22264)
- 地方(22043)
- 易(21695)
- 务(20172)
- 财务(20115)
- 财务管理(20068)
- 企业财务(19109)
- 农业(18964)
- 银(18276)
- 银行(18241)
- 融(17758)
- 金融(17753)
- 行(17402)
- 环境(17076)
- 机构
- 大学(383616)
- 学院(381393)
- 济(163414)
- 经济(160328)
- 管理(146894)
- 研究(131419)
- 理学(126990)
- 理学院(125558)
- 管理学(123365)
- 管理学院(122641)
- 中国(101181)
- 京(80167)
- 科学(78552)
- 财(76500)
- 所(65565)
- 财经(60880)
- 中心(60554)
- 农(60336)
- 研究所(59624)
- 江(55779)
- 经(55400)
- 业大(54184)
- 经济学(51470)
- 北京(50421)
- 范(48985)
- 师范(48485)
- 院(48045)
- 农业(47346)
- 经济学院(46420)
- 财经大学(45337)
- 基金
- 项目(258711)
- 科学(206002)
- 基金(191823)
- 研究(187408)
- 家(167792)
- 国家(166502)
- 科学基金(143255)
- 社会(121825)
- 社会科(115657)
- 社会科学(115627)
- 基金项目(101019)
- 省(98279)
- 自然(92514)
- 自然科(90372)
- 自然科学(90346)
- 自然科学基金(88737)
- 教育(86445)
- 划(84350)
- 资助(78329)
- 编号(74223)
- 成果(60325)
- 重点(59127)
- 部(58801)
- 发(55522)
- 创(53884)
- 国家社会(51744)
- 课题(51081)
- 教育部(50636)
- 创新(50588)
- 科研(50301)
- 期刊
- 济(174272)
- 经济(174272)
- 研究(111918)
- 中国(72070)
- 财(60756)
- 学报(58277)
- 科学(55174)
- 管理(53446)
- 农(53371)
- 大学(44680)
- 学学(42304)
- 农业(36122)
- 教育(35907)
- 融(35052)
- 金融(35052)
- 技术(32703)
- 财经(30417)
- 经济研究(29054)
- 业经(26535)
- 经(26108)
- 问题(23272)
- 贸(21023)
- 业(20221)
- 统计(18901)
- 国际(18822)
- 技术经济(18610)
- 版(17897)
- 世界(17645)
- 策(17328)
- 资源(17157)
共检索到561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凝 胡日东
转型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地域分布特征不能被传统OFDI理论所解释。中国OFDI存量高度集中于避税地,地域分布格局偏离发展中国家常规,主要投资地中政治风险较高国家偏多。引入制度理论对中国OFDI地域分布特征进行解释。转型期制度约束与制度缺失是中国OFDI高度集中于避税地的重要原因,企业通过投资避税地来规避制度约束或进行制度套利;国有企业OFDI动机的双重性以及政府的政策倾斜弱化了地理距离、文化距离、经济距离及政治风险等常规因素对国有企业OFDI区位选择以及中国OFDI地域分布的影响;中国企业的非市场能力支持了它们对政治风险较高国家的投资。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地域分布 制度理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冀相豹
本文采用1998-2011年中国OFDI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在理论上分析了制度因素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OFDI整体具有显著的制度依赖性,且国有制企业OFDI的依赖性大于非国有制企业;东道国制度因素对中国OFDI具有差异性影响,发达国家的制度因素对中国OFDI具有正向影响,发展中国家则具有反向影响;中国OFDI不具有制度相似性特征,即中国企业倾向于到制度差异较大的国家进行投资;作为特殊性制度保护机制的BIT对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OFDI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对一般性制度因素具有显著替补作用,在发达国家BIT则不存在上述效应。
关键词:
制度因素 OFDI BIT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侯文平 岳咬兴
近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迅猛增长,本文从市场化进程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视角分析中国OFDI的影响因素。通过使用2003~2010年期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第一,市场化进程和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影响;第二,金融发展对中国的OFDI有显著影响;引入市场化进程和金融发展的交互项后,金融发展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减弱,市场化进程和金融发展存在替代效应;第三,研发投入(R&D)对中国的OFDI影响不显著;引入知识产权保护和研发投入(R&D)的交互项后,研发投入对中国OFDI的影响显著。
关键词:
制度 中国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敬 冉光和 万丽娟
本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变迁过程及其特征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的变迁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微观层面的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制度变迁中主动性较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的变迁过程实际上是政府主导的对外直接投资制度的形成过程,其变迁模式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模式。当前中国亟需建立企业主导的对外直接投资制度。
关键词: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制度变迁 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娇辉 王伟 谭娜
针对当前中国OFDI的"制度风险偏好"问题,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流量数据,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视角,使用面板分位数模型考察东道国制度风险与中国OFDI区位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所谓"制度风险偏好"并不是绝对的,当使用相对制度质量指标,并且控制东道国资本密集度与自然资源丰富程度的影响后,"制度风险偏好"消失,并呈现出与主流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完全相符的风险规避特征。因此,"制度风险偏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OFDI更多地流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然资源更为丰富的区域造成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长石 吴晶晶 刘和骏
以EG指数为例,本文通过比较关键参数对转型期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分布特征的影响,探讨产业集聚测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使用EG指数衡量产业集聚依赖于赫芬达尔指数与空间基尼两个关键参数的选择,一旦选择出现偏差,则其测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便会受到质疑。本文对比不同赫芬达尔指数计算方法对制造业产业集聚分布特征的影响,并通过对产业集聚动态演进分解,为制造业产业集聚分布特征提供经济解释。
关键词:
产业集聚 EG指数 规模集聚 空间集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培如 冼国明 马骆茹
文章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概念,并对ALP(2015)二元边际分解模型进行改进,据此测算中国各省域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从扩展边际的角度实证检验母国制度环境对中国OFDI的影响,同时基于资本的跨区、跨国流动替代性机制分析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制度效应的差异性。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省域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第二,政府的财政扶持和金融支持能促进中国OFDI的扩展边际,而母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法制建设不完善均会导致资本的外逃。中国对外投资的扩展边际同时存在"制度激励"和"制度逃逸"现象。第三,东部、中部和西部制度质量初始禀赋的不同使得部分地区资本的跨区流动对跨国流动形成完全或部分替代,三大区域OFDI的扩展边际因而呈现差异化的制度效应。东部具有更强的制度逃逸特征,中部的制度激励特征则更为明显,但西部这两种特征均未出现。
关键词:
投资扩展边际 制度环境 地区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培如 冼国明 马骆茹
文章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概念,并对ALP(2015)二元边际分解模型进行改进,据此测算中国各省域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从扩展边际的角度实证检验母国制度环境对中国OFDI的影响,同时基于资本的跨区、跨国流动替代性机制分析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制度效应的差异性。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省域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第二,政府的财政扶持和金融支持能促进中国OFDI的扩展边际,而母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法制建设不完善均会导致资本的外逃。
关键词:
投资扩展边际 制度环境 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振林 黄凯
以"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为样本,分析了制度距离对中国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制度距离对中国直接投资几乎无影响,而法制制度距离则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在采用Ward系统聚类分析法将经济制度距离差异分为大、小两组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既存在明显的惯性特征即前期投资会显著影响当期投资,又遵循着出口导向型投资,而且还倾向于投资那些汇率估值较低、基础设施更完善、劳动产出更高的国家或地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岳咬兴 范涛
自2003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其中,亚洲作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聚集地,截至2011年末,该地区投资存量已占总量的七成以上,其境外企业覆盖也为各洲最高。区位选择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战略决策,国内外近年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已从最初的传统经济因素转向制度性因素。本文基于2003-2011中国对亚洲26个主要国家及地区的直接投资数据,通过制度环境因素与不同动机FDI的交互作用,发现:(1)两国制度环境差距较东道国制度环境的作用更加重要;(2)中国FDI总体偏向于与自身制度环境差距较大且制度环境较差的国家或地区,但与自身制度环境差距较小的国家更加吸引中...
关键词:
制度环境差距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凯 张文文
本文旨在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是否具有制度偏好,以及在投资动机异质条件下的OFDI如何依据制度偏好进行区位选择。在区分OFDI的动机异质条件下,通过测算投资国与东道国的制度距离及方向,并利用2005—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OFDI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OFDI中的制度偏好以及对区位选择的作用结果。研究发现,中国OFDI具有较为明显的正向制度偏好。对于市场寻求型投资动机OFDI,中国OFDI兼具正向制度偏好和负向制度偏好;资源寻求型OFDI表现出显著正向制度偏好,战略资产寻求型OFDI的负向制度偏好显著。同时,本文还进一步验证了不同制度偏好下的OFDI对东道国产生的环境福利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孟寒 黎艳
本文以2003~2012年中国对54个国家和地区OFDI的数据为样本,基于制度距离的视角考察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OFDI的影响。采用动态综合评价的二次加权法构建涵盖政治、经济的综合性制度测度指标,检验制度距离、双边投资协定对OFDI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制度距离会抑制中国OFDI的流出,双边投资协定的签订减少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障碍,并且双边投资协定对制度距离的抑制具有显著的反向调节作用。其次,双边投资协定对OFDI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国别差异,与发达国家签订的投资协定,直接作用不显著,间接作用显著;与发展中国家签订的投资协定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都比较显著。最后通过门槛回归模型确定中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的...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制度距离 双边投资协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海伟 郑林雨 陈胜发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海外投资重点逐步转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沿线国家制度质量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文章基于2004—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直接投资数据,实证分析了东道国制度质量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腐败控制水平提升、市场经济环境更加自由,会正向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促进中国企业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并扩大投资规模,而法治水平导致的高贸易壁垒会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明显阻碍作用。此外,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开展投资活动制度偏好具有高城市化率趋向性、弱基础设施规避性、高经济发展质量选择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易虹 李响
20世纪90年代,商务服务业在广州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广州的城市空间结构也经历着快速的变化。试图分析经济转型期内广州市商务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后,至21世纪初,广州的商务服务业已进入空间集聚的发展阶段。它们在城市中心的集聚,促进了广州CBD区域的形成。所表现的集中和分散并存的空间特征,体现了我国城市传统功能结构不断重构的空间过程。
关键词:
商务服务业 广州 空间 集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邓新明 许洋
文章以2003~2012年中国对71个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为基础,首先检验了双边投资协定和东道国制度环境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然后运用Hansen门槛回归模型考察了东道国制度环境在双边投资协定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与东道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以及东道国较好的制度环境均能够促进中国对其进行投资,并且东道国制度环境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当东道国制度质量在门槛值以下时,双边投资协定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当东道国的制度质量跨越门槛值之后,双边投资协定的促进作用变得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