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84)
2023(10915)
2022(8903)
2021(8196)
2020(6855)
2019(16115)
2018(15872)
2017(30545)
2016(16712)
2015(19396)
2014(19561)
2013(19415)
2012(18109)
2011(16436)
2010(16377)
2009(15403)
2008(15404)
2007(13754)
2006(11994)
2005(11010)
作者
(48721)
(40855)
(40838)
(39222)
(26046)
(19458)
(18748)
(15986)
(15528)
(14369)
(14036)
(13610)
(13021)
(12894)
(12871)
(12822)
(12395)
(12158)
(11774)
(11747)
(10119)
(9979)
(9967)
(9307)
(9285)
(9240)
(8991)
(8965)
(8237)
(8196)
学科
(78940)
经济(78874)
管理(42228)
(40351)
方法(33526)
数学(30174)
数学方法(29990)
(29983)
企业(29983)
中国(26087)
(21435)
(16502)
(16308)
贸易(16301)
地方(16081)
(15885)
业经(15548)
(14441)
农业(14020)
(13988)
(11930)
银行(11905)
(11422)
环境(11370)
(11177)
金融(11175)
(11149)
(10427)
(9749)
理论(9279)
机构
大学(248167)
学院(245168)
(111021)
经济(108893)
研究(91384)
管理(89951)
理学(76971)
理学院(76019)
管理学(74829)
管理学院(74360)
中国(69437)
科学(53977)
(53924)
(47916)
(46364)
研究所(42285)
(42254)
中心(40878)
财经(38623)
经济学(36561)
(35779)
(35274)
业大(35120)
北京(34460)
农业(33353)
经济学院(33145)
(33014)
师范(32734)
(32644)
财经大学(28635)
基金
项目(161002)
科学(127061)
基金(118765)
研究(117380)
(103840)
国家(103060)
科学基金(87320)
社会(77210)
社会科(73220)
社会科学(73198)
基金项目(62521)
(59698)
自然(54197)
教育(53129)
自然科(52981)
自然科学(52965)
自然科学基金(52030)
(51728)
资助(48443)
编号(46124)
成果(37998)
(37135)
重点(36849)
(36168)
国家社会(33374)
(32578)
课题(32300)
教育部(31769)
中国(31656)
科研(30766)
期刊
(120314)
经济(120314)
研究(76644)
中国(47203)
(38758)
学报(38050)
(36083)
科学(35915)
管理(31085)
大学(28591)
学学(26795)
农业(26213)
教育(23035)
(22915)
金融(22915)
经济研究(20839)
技术(19765)
财经(19613)
问题(18273)
业经(17934)
(17052)
(15395)
(15267)
世界(13796)
国际(13440)
技术经济(12597)
统计(11625)
(11452)
现代(11324)
资源(11211)
共检索到366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易承志  
随着改革开放的启动和不断深化,中国的城市化也开始迅速推进,并呈现出高速城市化、国家主导的城市化和不完全城市化等具体特征。转型期中国城市化呈现的上述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人口城市化、影响城市化的制度惯性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耀彬  李仁东  
收集各省区近20年有关城市化方面的资料,分析了我国在转型时期城市化水平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转型时期城市化水平在时间变化上具有水平起点低,发展速度快的特点;在空间变化上存在着较大的东中西区际和省际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定量研究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动力因子,结果表明:工农业发展推拉因子、产业结构转换因子和出口替代外向因子是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三大主动力因子。但表现在东中西城市化发展的主作用力是不同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东部省区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经济外向化密切相关,其中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表现最为显著;中部省区城市化水平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分布、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力  
未来单纯依靠工业化推动经济已经走向尽头,随着外需逐渐转向内需,城市化仍将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本文首先利用logistic函数预测中国未来的城市化水平,其次利用主成分法降低纬度并确定权重,构建城市化综合评价体系。结果发现中国未来仍处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其城市化的拐点将在2017年出现;但同时中国各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良莠不齐,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质量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而经济潜力因子和环境因子应该被赋予更多的重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小平  候臣  
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城乡收入分配不平等,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认为,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城乡收入差距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深入分析这些因素,有助于厘清中国在经济、社会与政治改革中的诸多弊端,从根源上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彭人哲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率迅速提高,极大地推动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但代价和风险也如影随形。正如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所言,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是城市化问题。中国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消除不合理的制度因素,创新制度和机制,不断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化发展的正确道路。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罗茜  
FDI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可以从FDI与城市人口比率角度分析了FDI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对FDI与城市综合实力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FDI投资稳定且规模较大时,城市化水平受到FDI的推动作用显著,FDI对城市化推动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后,城市自身的积累会促使其自身的高速发展;在FDI投资规模不大,但有强大内资推动时,城市综合实力也会快速提升,而FDI投资不稳定且绝对规模较小时。同时内资缺乏的情况下,城市发展受到制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耀彬  陈斐  
城市化离不开自然资源,其进程必然受到它的限制,将这种由于资源的限制而使得城市化进程减慢的现象定义为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消耗"尾效"。本文基于Romer假设和城市化增长函数,首次构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消耗"尾效"模型,并以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能源、土地和水资源消耗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阻滞"作用明显不同。进一步分析表明,由于资源消耗的"尾效"存在,特别是水资源和能源的制约,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生产要素投入与资源利用方式,沿着平衡的经济增长路径,中国在2015年很难实现既定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目标。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的有效供给,只有将生产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坚持"紧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易承志  
改革前中国城市化经历了稳步提升、剧烈波动和停滞倒退几个演进阶段,呈现出总体受限的特征。上述特征的呈现与改革前国家工业化战略、农业发展定位以及国家干预城市化的政策安排等因素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城市化的持续健康发展要求处理好城市化与国家主导作用在内的各种外在因素之间的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贵文  杨建伟  邓恂  
持续稳健地推动的城市化进程是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很多,其中经济因素具有长期和直接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促进城市化进程的6个经济因素,建立了各个经济因素与城市化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采用1990年—2004年的全国数据实证性地测度了各个经济因素对城市化的贡献率,并运用逐步回归法消除了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较消费和净出口大,而固定资产投资中的社会类基础设施对城市化的贡献率最大。本文的结论对我国各个地区制订城市化战略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指导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然  冉茂盛  
为了研究不同省域居民消费的差异性和依赖性,本文通过引入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2006-2010年城市化与居民消费的空间关系。居民消费的Moran`I指数表明样本期间我国省域的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现为居民消费在相对较高或者相对较低的省域在空间上趋于集群,并且绝大部分的省域及其邻近的省域居民消费水平存在高度的空间稳定性,政策需向更有助于突破行政区域界线的城镇体系建设方向引导。空间误差模型的建立优化了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更精确地估计了城市化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廖桂蓉  
目前人们主要从经济、能力和权利三方面来定义和衡量贫困。在人们对贫困成因的阐释中,个人、社会和自然因素是各有侧重。文章从文化视角,遵循文化-制度-经济的思路,尝试用整合的方法来探究转型期中国城市农民工贫困发生的机理,从而为反贫困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玫瑜  周素红  林凯旋  
首先,总结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不同时期公建配套供给与需求的特点。其次,归纳转型前后公建配套供给与需求变化对公建配套编制标准、城市居住社区组织模式及实施阶段参与主体的影响。再次,从规划编制和实施两个阶段出发,探析现有标准与需求之间的冲突,以及在买施过程中各主要参与主体z间协作的低效性。本文以广州市天河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周边地区为例,探究转型期中国城市公建配套编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淑虎  任云英  马冬梅  
首先以特征—问题—对策—机制为技术路经,述评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相关文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基础、研究体系;其次,通过与西方相关研究阶段的对比分析,总结研究不足,展望研究趋向。研究表明,本土化的理论研究、"问题求解"的内容研究、"自下而上"的方法研究成为研究趋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沈铁鸣  
城市转型,需要有一个更高意义的目标、终极价值追求。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不仅是面向全球的人类共同命题,也应是正经历着重要转型期的中国众多城市现在与将来发展的核心理念。因而应充分认识、挖掘上海世博会及其主题对转型期中国城市发展的深层影响力,扩展世博会的举办价值,推动中国城市的转型与发展。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吴芸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不确定的社会。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如层级治理和市场治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难以应对转型期中国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复杂困境。网络化治理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能够适应全面、便捷的高质量社会治理需求。网络化社会治理模式仍需从多元社会治理主体资源共享、构建多样的网络化治理工具、进一步调整基层政府与基层自治组织间的互动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