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6)
2023(11569)
2022(9225)
2021(8651)
2020(7094)
2019(16108)
2018(15366)
2017(29432)
2016(15654)
2015(17715)
2014(17307)
2013(17058)
2012(15908)
2011(14546)
2010(14634)
2009(14477)
2008(13614)
2007(12310)
2006(11148)
2005(10570)
作者
(42642)
(35639)
(35509)
(33826)
(22591)
(16942)
(15940)
(13741)
(13587)
(12590)
(12430)
(11852)
(11631)
(11465)
(11337)
(11091)
(10410)
(10345)
(10339)
(9683)
(9139)
(8488)
(8486)
(8157)
(8119)
(8089)
(7970)
(7551)
(7020)
(7016)
学科
(67890)
经济(67791)
管理(49588)
(46557)
(41216)
企业(41216)
中国(28358)
(27725)
金融(27722)
(26000)
银行(25993)
方法(25535)
(25195)
数学(22069)
(21987)
数学方法(21906)
(21779)
业经(18394)
(16847)
(15070)
贸易(15053)
(14828)
(14197)
(13748)
财务(13712)
财务管理(13686)
企业财务(13123)
体制(12201)
地方(12056)
(11625)
机构
大学(228881)
学院(225080)
(106883)
经济(105035)
管理(82395)
研究(81414)
中国(71643)
理学(69301)
理学院(68536)
管理学(67734)
管理学院(67293)
(54149)
(48271)
科学(42334)
财经(42060)
(39536)
(38315)
中心(37978)
经济学(36466)
研究所(35270)
(33024)
经济学院(32698)
财经大学(31522)
北京(31371)
(29730)
(28909)
(28580)
师范(28376)
(26682)
业大(25662)
基金
项目(140871)
科学(113314)
研究(107874)
基金(106533)
(91494)
国家(90757)
科学基金(78017)
社会(74134)
社会科(70599)
社会科学(70581)
基金项目(54649)
(50338)
教育(48861)
自然(45474)
自然科(44452)
自然科学(44442)
自然科学基金(43723)
(43459)
资助(43341)
编号(41304)
成果(36085)
(33911)
(32942)
国家社会(32896)
重点(32336)
(30683)
教育部(30295)
(29846)
中国(29792)
课题(29392)
期刊
(119324)
经济(119324)
研究(78788)
中国(49082)
(43814)
(39619)
金融(39619)
管理(33280)
学报(30891)
科学(30606)
(28124)
大学(25126)
财经(23747)
学学(23537)
教育(22513)
(20545)
经济研究(20197)
农业(17765)
技术(16909)
业经(16132)
问题(15924)
(15353)
国际(14027)
世界(13575)
理论(10781)
技术经济(10619)
现代(10103)
(9779)
(9709)
改革(9627)
共检索到362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秋起  刘春梅  
金融外部市场化推动国有金融改革的理论思路对转轨实践的解释有限度,中国国有金融制度变迁需要探索新的解释理论。从中央政府理性行为介入的分析视角,可以构建一个国有金融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框架。考察中央政府控制金融的效用函数及其变量结构的阶段性特征应成为解释中国国有金融制度演进规律的一条关键线索。以国有金融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历程为例可以佐证这一观点,并可以在这一解释框架的基础上展望国有金融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秋起  
金融外部市场化推动国有金融改革的理论思路对转轨实践的解释有限,中国国有金融制度变迁需要探索新的解释理论。考察中央政府控制金融的效用函数及其变量结构的阶段性特征,应成为解释中国国有金融制度演进规律的一条关键线索,而国有金融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历程佐证了这一观点。因此,调整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现有的权力结构,从产权角度考虑问题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业安  
:本文在哈耶克的社会秩序二元观的基础上 ,提出一个分析中国制度变迁的初步的演进论框架 ,然后证明 ,中国的改革过程交织着政府选择外部规则和社会成员选择内部规则的双重秩序演化路径 ,前者是表面上的主线 ,实际的主线则是后者 ;并且两种规则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贯穿整个制度变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中央政府更多地起法官裁决作用 ,而地方政府更多地从事制度企业家活动。总的来看 ,改革经历了政府逐步退出直接的制度创新领域及外部规则逐步缩减作用范围的过程 ,也就是内部规则的逐步发育和强大的过程 ,这是中国市场化的本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志刚  曲福田  
本文概括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地制度各主要创新形式的特征及地区差异 ,并以此为基础 ,提出了多种农地制度创新的出现源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农地权利需求的差异这一理论假说。然后通过对江苏省和江西省农地制度演变与农地绩效的计量分析 ,对该假说作了初步验证。本文认为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户对农地收益权和使用权的需求较转让权强 ;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则对农地转让权和使用权具有强偏好。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捷  徐林清  张媛媛  
清末民初和改革开放均属于经济转型期,前者为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后者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本文比较了这两个转型时期的产业中间组织的制度变迁。在前一时期,传统行会通过变革趋新,逐渐与新型商会和同业公会融为一体;在后一时期,体制内的官办协会与体制外的民间商会也出现了合流的趋势。本文还通过对地区产业中间组织最新截面数据的检验,发现行业组织的发展与工业化水平正相关,与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负相关,这些经验证据加深了我们对中国行业组织制度变迁规律的认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琤  
长期以来关于中国金融改革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并不是十分清晰。本文从金融结构选择与金融稳定和金融效率之间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金融结构存在的困境及其产生的原因。本文研究认为,判断金融结构合理性的重要标准看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而这一点关键取决于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能否保持稳定和效率之间平衡。本文指出,无论是国际经验还是中国目前的金融发展所存在的困境都表明,建立一个效率与稳定相平衡的经营与监管体制,这是转型时期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基本目标和取向。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陶耿  畅会珏  封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是金融经营制度从分业经营过渡到混业经营。美国1999年颁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从法律上结束了分业经营的限制。对金融经营制度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经济学解释有风险效率假说、制度变迁供求假说、信息经济学解释等。本文运用不完全合同理论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对金融经营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论证了金融经营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德军  朱道林  
研究目的:解读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规律,分析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取向。研究方法:通过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集体、农民4方动态进化博弈模型,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中各利益主体博弈进化关系特征及约束条件。研究结果:生成了各利益主体进化博弈关系表及策略对比趋势图。研究结论:(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以中央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导;(2)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一个由强制性向诱致性过渡的历史过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应该顺应这种趋势;(3)农民集体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中中央政府策略选择不完全的产物,其产权关系不清、权能缺失。(4)应该有针对性地完善现行土地产权制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静  刘瑞  
中国经济波动带有典型的转型期特点,经济体制转型的长期性和渐进性蕴含了经济的结构性特征,导致这一时期经济波动体现出鲜明的转型期特征:通货紧缩和经济过热交替出现;三次产业结构波幅不一、上游产业过热与下游产业萧条并存;价格传导时滞延长、传导程度减弱、总体价格水平上升有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綦好东  
会计制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公共合约。开始于80年代的中国会计制度变迁,是一次以资本市场和国际惯例为导向,以政府为制度供给主体的强制性、渐进式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裴红卫  
中国金融制度的演进与制度变迁是总体制度结构演进的一个具体而微的缩影 ,和整个渐进转轨改革逻辑相关。在这一大的背景下 ,本文力图从一个长期历史的视角去考察中国金融制度的演进和制度变迁 ,从而揭示和解释建国后中国金融史的变迁轨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耿志民  
一、金融混业经营的制度变迁轨迹 我国在金融体制结构安排上以1993年为界,先后经历了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这两个发展阶段,并且都是由制度供给决定的。客观分析,1979年以前的“大一统”金融体制本身就是一种混业经营模式,只不过因为当时国内的保险业务极其简单,证券业务尚未出现,中国人民银行包揽了包括保险在内的一切金融业务,从而是一种简单的混业经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邓宏图  李亚  
本文认为,自1956年完全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中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过渡期。1978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在《论十大关系》中就埋下伏笔,“体制困局”成了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逻辑起点”,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进行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正是试图走出“体制困局”的一次实际尝试。“历史逻辑起点”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经济组织的演进和制度变迁提供了,既是潜在的。又是可辨识的决定因素,而不同类型经济组织和不同地区的生产率竞赛则使制度变迁超越“体制困局”,从而使改革不可逆转。研究表明,对过渡期的或转轨期的经济增长来说,制度变迁等因素是决定性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永平  
本文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了中央政府主导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变迁和调整非正规金融政策的原因,认为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变迁可分为三个阶段,建立适合农村企业融资的制度安排是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未来的演变方向,而有关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政策将逐步放宽,部分非正规金融形式将向政策、法律所允许的金融组织转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建国  唐建平  
在一个不对称信息的分析框架下,本文建立了一个中国股票上市发行监管制度变迁模型。文章认为,中国股票上市发行监管制度的变迁是一个诱致性变迁过程而非强制性变迁过程,公司的整体价值差异与投资者的学习效率对制度变迁的时间有着显著的影响,而上市门槛的设置对制度变迁时间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认为制度变迁将触及一部分机构或个人的利益从而导致制度变迁的周期延长,并不具有理论上的正确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