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21)
2023(6785)
2022(5844)
2021(5561)
2020(4929)
2019(11664)
2018(11462)
2017(22872)
2016(12823)
2015(14578)
2014(15073)
2013(15097)
2012(14452)
2011(12966)
2010(13281)
2009(12532)
2008(12953)
2007(12101)
2006(10616)
2005(9801)
作者
(38277)
(32100)
(32023)
(30940)
(20373)
(15490)
(14831)
(12546)
(11896)
(11584)
(10869)
(10819)
(10197)
(10133)
(10109)
(10088)
(10081)
(9494)
(9288)
(9274)
(8071)
(8042)
(7916)
(7351)
(7307)
(7235)
(7196)
(7115)
(6589)
(6509)
学科
(55329)
经济(55255)
(36824)
管理(33928)
(26412)
企业(26412)
方法(25442)
数学(22495)
数学方法(22197)
(19853)
(15600)
中国(14551)
农业(13874)
(11869)
业经(11703)
地方(11580)
(11547)
(11500)
贸易(11498)
(11170)
(9381)
银行(9358)
(9058)
财务(9034)
财务管理(9004)
(8840)
(8649)
金融(8647)
企业财务(8437)
(8367)
机构
大学(191032)
学院(189831)
(79216)
经济(77451)
管理(69920)
研究(66251)
理学(59148)
理学院(58434)
管理学(57382)
管理学院(57011)
中国(51202)
(40669)
科学(40425)
(38018)
(35456)
(35357)
研究所(31719)
中心(31259)
(30244)
财经(29473)
业大(28666)
农业(27778)
(26385)
(26385)
北京(26338)
师范(26150)
经济学(24694)
(24211)
(22850)
经济学院(22460)
基金
项目(117623)
科学(90775)
研究(87588)
基金(82969)
(71723)
国家(71062)
科学基金(59223)
社会(53993)
社会科(50911)
社会科学(50893)
(46468)
基金项目(43655)
教育(40729)
(39213)
编号(37231)
自然(36826)
自然科(35895)
自然科学(35883)
自然科学基金(35230)
资助(34786)
成果(32144)
重点(26849)
(26574)
(26242)
课题(25844)
(23761)
(23013)
科研(22691)
教育部(22500)
创新(22249)
期刊
(90915)
经济(90915)
研究(57785)
中国(36356)
(33211)
(30472)
学报(29863)
科学(26431)
管理(23119)
大学(22136)
农业(21748)
教育(21505)
学学(20612)
(19792)
金融(19792)
技术(15918)
业经(15354)
财经(14674)
经济研究(13926)
问题(13080)
(12598)
(11209)
(10566)
技术经济(9920)
理论(9779)
统计(9707)
(9699)
图书(9345)
商业(8889)
实践(8741)
共检索到289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大超  
贫困是世界性难题 ,更是制约转型国家顺利转型的障碍性因素。中俄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转型国家 ,转型期都经历了转型前不曾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尽管两国选择的转型模式不同 ,转型期经济发展速度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但目前两国的共同之处是贫困问题都十分突出。在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贫困数量与贫困发生率、贫困的地域分布以及基尼系数等问题上 ,中俄两国具有明显的对比空间。通过对比 ,可反映出中俄两国转型前后贫困问题的新变化 ,进而使人们对转型国家转型方式、路径选择及生产力发展速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大超  
中俄两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 ,转型期都经历了此前不曾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尽管两国选择的转型模式不同 ,转型期经济发展速度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但目前两国却共同面临着贫困问题。在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贫困数量与贫困发生率、贫困的地域分布以及基尼系数等问题上 ,中俄两国具有明显的对比空间。反贫困是中俄两国转型期的共同选择。它对于维护两国的政治秩序、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廖桂蓉  
目前人们主要从经济、能力和权利三方面来定义和衡量贫困。在人们对贫困成因的阐释中,个人、社会和自然因素是各有侧重。文章从文化视角,遵循文化-制度-经济的思路,尝试用整合的方法来探究转型期中国城市农民工贫困发生的机理,从而为反贫困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廖桂蓉  
目前人们主要从经济、能力和权利三方面来定义和衡量贫困。在人们对贫困成因的阐释中,个人、社会和自然因素是各有侧重。本文从文化视角,遵循文化——制度——经济的思路,尝试用整合的方法来探究转型期中国农村区域贫困发生的机理,从而为反贫困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叶初升  赵锐  李慧  
与宏观层面的转型绩效评价不同,文章通过分析微观层面上社会底层民众的贫困脆弱性,以贫困家户抵御各种风险冲击的能力为视角来评价中俄两国经济转型的绩效。文章使用1996~2008年间5轮中国营养健康调查(CHNS)和俄罗斯纵列监测调查(RLMS)数据,测量了中俄农村家户脆弱性水平及其长期变动趋势,并在分解贫困脆弱性的基础上探寻了两国不同类型的经济转型对农村家户福利水平的长期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经济渐进转型保证了农村居民的脆弱性水平逐渐降低,但脆弱性水平仍然较高,其中的风险脆弱性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而"休克疗法"式的经济转型虽然造成了俄罗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较大波动,但波动尚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贫...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勤,林炳耀,沈山  
转型期出现的新城市贫困问题已经对我国城市的外向发展和内向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以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为主的中等城市是我国新城市贫困的高发地区。文章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利用普查和社会调查等第一手资料,分析了芜湖市新城市贫困的人口、社会和空间特征,发现新城市贫困人口具有人口同期群效应和结构性特征,空间分布出现贫困人口区位化趋势。探讨了新城市贫困的形成原因,认为体制转轨和制度创新不足是我国新城市贫困人口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转型期城市发展与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贫困人口自身因素也导致了新城市贫困人口的产生。提出解决新城市贫困问题必须依靠深化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在城市贫困的社会救助、扩大就业、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强社区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雨林,黄祖辉  
文章利用统计年鉴的分组数据拟合出洛伦兹曲线,计算贫困率指标,再将其变动分解为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作用。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农村贫困状况逐渐缓解,其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经济增长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贫困率下降,其贡献随经济波动出现周期性;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收入不平等加剧农村贫困;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尚在"库兹涅茨倒U曲线"的前半段,呈收敛趋势向拐点逐渐靠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姚雪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的社会阶层日益分化,城市中的贫困人口逐渐增多,而且数量庞大,这些城市贫困群体的出现不仅有悖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而且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实行有效的对策予以救助,保障城市贫困群体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课题组  周逢民  
本文回顾了中国和俄罗斯近年来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经历,并针对两国货币政策目标及其实施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虽然中俄两国采取了相同的货币政策框架,但是却取得了不同的结果,中国的货币政策成功的控制了通胀,而俄罗斯的实际通胀率却始终高于其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泰勒规则,我们进一步对中俄两国货币政策的目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尽管中俄两国货币政策都采取了相同的反通胀的政策立场,但俄罗斯货币政策在"稳定通胀"的同时,还将"稳定汇率"作为了货币政策主要目标,这也是造成两国货币政策不同绩效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在当前人民币升值和通胀上升双重压力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应该是坚持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文君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治理缺陷,如国有股高度集中、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等。当前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必须进行上市公司的管理制度的革命。本文着眼于制度创新,认为上市公司应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充分发挥监事会监督作用、提高股票市场的市场化水平,使上市公司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中的经营主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魏众  
近20年间,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尤其在1978—1984年间,受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鼓舞,原先较为贫穷的农村居民收入迅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1∶2缩小到1984年的1∶17。与此同时,根据国家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渝琳  郭嘉志  陆建渝  
2 0世纪 90年代后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然而中国的失业率并没有因此而显著下降。这种现象与经典的凯恩斯学派理论奥肯定律描述轨迹相背离。通过奥肯定律在中国失灵的理论分析和现实考察可以发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因此 ,中国在运用该定律时要充分考虑国情 ,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修正。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玉山·吾斯曼  张晓涛  
随着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步发展,加之历史、政治、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等多方面因素,双方在投资等经贸领域的合作关系不断加深。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中俄两国相互直接投资规模很小,双方在经济与投资领域的合作滞后于政治合作。后金融危机时期,中俄投资合作对于两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在全面推进石油、天然气、核能等能源领域合作的同时,还应注重矿产和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大航空航天、机电、轻工制造、林木、农业等多方面的合作力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定东,赵明  
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最重要的社会现象 ,中产阶层作为社会分层的中心又被视为社会学研究的重中之重。中俄都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 ,中俄两国的中产阶层均处于不成熟状态 ,有待于进一步培育和发展 ;中国中产阶层的稳固性强 ,导致了中国社会的相对稳定 ,而俄罗斯中产阶层的无根性将导致俄罗斯社会的发展仍将有一段曲折的路要走。但无论如何 ,他们都已经开始在社会发展中担当起稳定和示范的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胡仁霞  
市场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世界不同的权威机构研究结果一致认为,中国经济自由化指数排名领先于俄罗斯。但是,欧盟和美国至今没有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相反,它们早在 2002年就已先后承认俄罗斯为市场经济国家。究其原因,“市场经济地位”背后隐藏着国家之间的贸易利益,同时,政治方面也是影响因素。只有坚持市场化方向、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充分发挥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