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8)
- 2023(11609)
- 2022(9648)
- 2021(8496)
- 2020(7270)
- 2019(16663)
- 2018(15927)
- 2017(30786)
- 2016(17274)
- 2015(19002)
- 2014(18919)
- 2013(18591)
- 2012(17230)
- 2011(15697)
- 2010(15490)
- 2009(14426)
- 2008(14247)
- 2007(12982)
- 2006(11125)
- 2005(9704)
- 学科
- 济(73738)
- 经济(73664)
- 管理(46652)
- 业(46519)
- 企(36039)
- 企业(36039)
- 方法(35561)
- 数学(32148)
- 数学方法(31897)
- 农(20523)
- 中国(18748)
- 财(18578)
- 学(15728)
- 地方(15630)
- 业经(15580)
- 贸(15534)
- 贸易(15533)
- 易(15096)
- 农业(14171)
- 制(11954)
- 务(11466)
- 财务(11452)
- 财务管理(11425)
- 环境(11321)
- 企业财务(10838)
- 技术(10569)
- 银(10415)
- 银行(10349)
- 融(10152)
- 金融(10149)
- 机构
- 大学(252744)
- 学院(251823)
- 济(105068)
- 经济(103167)
- 管理(94066)
- 研究(87603)
- 理学(82806)
- 理学院(81798)
- 管理学(80342)
- 管理学院(79885)
- 中国(62822)
- 科学(57597)
- 农(54641)
- 京(51923)
- 所(46369)
- 业大(45183)
- 财(45027)
- 农业(43992)
- 研究所(43015)
- 中心(40121)
- 财经(37273)
- 江(36696)
- 经(34007)
- 经济学(33564)
- 范(31867)
- 北京(31581)
- 师范(31391)
- 经济学院(30955)
- 院(30820)
- 农业大学(29436)
- 基金
- 项目(178375)
- 科学(139179)
- 基金(130480)
- 研究(121007)
- 家(117817)
- 国家(116875)
- 科学基金(98223)
- 社会(78564)
- 社会科(74590)
- 社会科学(74563)
- 基金项目(70045)
- 省(69988)
- 自然(65720)
- 自然科(64278)
- 自然科学(64251)
- 自然科学基金(63178)
- 划(59932)
- 教育(55625)
- 资助(52368)
- 编号(46535)
- 重点(40869)
- 部(39208)
- 发(38743)
- 创(37458)
- 成果(36335)
- 计划(35585)
- 科研(35407)
- 创新(35081)
- 国家社会(33433)
- 教育部(32880)
- 期刊
- 济(105049)
- 经济(105049)
- 研究(66450)
- 学报(50290)
- 农(48167)
- 中国(43453)
- 科学(42613)
- 大学(36094)
- 学学(34643)
- 财(34511)
- 农业(32333)
- 管理(30310)
- 教育(20822)
- 融(19888)
- 金融(19888)
- 技术(18851)
- 财经(18389)
- 经济研究(18283)
- 业(17847)
- 业经(17600)
- 经(15860)
- 问题(14900)
- 版(13929)
- 业大(13513)
- 技术经济(12732)
- 商业(12278)
- 科技(12236)
- 贸(12193)
- 统计(11766)
- 农业大学(11554)
共检索到349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苏萍 王雅林 朱咏
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东北地区肩负转型与发展的双重任务,经济改革与社会转型面临更多的矛盾、更复杂的问题,影响就业的因素更多元,本文利用1996-2006年东北三省的数据,通过构建劳动需求与就业量决定模型,对影响转型期就业的一些重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并找出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为政府制定适宜的、增长与就业并重的公共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利国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其实施过程离不开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大学毕业生作为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其就业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稳定,进而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虽然东北地区有较好的高等教育资源,但当前东北地区的大学生就业却出现了就业率下滑、就业外流等一系列问题。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各类因素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呈现出了显著的阶段化和差异化特征。因此,东北地区应正确看待和大力培育民营经济的发展,保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结合经济发展阶段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大学生 就业水平 就业质量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杨斌 龙新民 李成 尹利军
东北部分行业增值税转型试点不会造成财政收入的较大波动;它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取决于获得抵扣资金的企业对抵扣资金的使用途径;转型对内资企业有利,尤其是对新设内资企业有利;本次转型对企业结构和投资决策有一定的影响,会导致企业行为一定扭曲;它还会促使企业进行避税。因此,在局部地区推行消费型增值税的正面作用并不明显,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收入型增值税将更有利于解决现行增值税的问题。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 东北税改 税制改革 税收效应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斌 龙新民 李成 尹利军
本文分析了东北地区部分行业增值税转型对经济和企业可能产生的经济效应,认为东北增值税转型试点不会造成财政收入的较大波动;它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取决于获得抵扣资金的企业对抵扣资金的使用途径;转型对内资企业有利,尤其是对新设内资企业有利;本次税改对企业结构和投资决策有一定的影响,会导致企业行为一定扭曲;它还会促使企业进行避税。因此,在局部地区推行消费型增值税的正副作用兼有。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 税收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晓光 刘克勇
2004年9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若干问题的规定》(财税字[2004]156号)和《2004年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暂行办法》,标志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税收优惠政策的正式启动以及增值税转型试点工作的开始。这一方面会提升东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洁平 王霞 闫晶
基于东三省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生态效率指标体系,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该地区的生态效率进行评价,采用Malmquist指数计算其效率变动值,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该地区生态效率整体呈良好发展趋势,且发展主要受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推动,利用Tobit模型分析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研发强度和利用外资外,其他因素对生态效率均呈负面影响,最后针对提高区域的生态效率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秀丽 张平宇 刘文新
东北地区是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商品粮基地,粮食单产变化的研究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1978-2004年数据为基础,分别从阶段性、趋势性、稳定性与不同作物等4个角度,对东北地区粮食单产时序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从农业生产条件的角度,对影响东北地区粮食单产变化的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揭示了不同阶段各因素对粮食单产影响程度的变化。
关键词:
粮食单产 时序变化 影响因素 东北地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熊彬 胡振绅
资源型城市为我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其转型成了振兴东北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在运用改进后的动态DEA模型测量各城市转型效率的基础上,使用空间探索分析(ESDA)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演化及空间效应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转型极不平衡,现阶段我国在转型效率上陷入了瓶颈期;我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空间结构随转型阶段提升而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是制约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因素;在不同阶段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的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现阶段影响我国城市资源转型的主要因素为城市产业结构、金融资本、政府行政效率以及对外开放程度。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空间效应 差异演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占华 李沫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新时代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东北地区受历史因素的影响,生产要素市场改革明显落后于产品市场,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带来严峻挑战。本文基于2002~2021年地级市层面数据,对东北地区生产要素价格扭曲程度、扭曲协调度和偏离度进行多维测度,并利用PVAR模型探究造成要素市场扭曲的障碍性因素,以畅通东北地区要素资源流动。研究表明:(1)资本和劳动力的价格均被低估。在时间序列上,资本价格扭曲随时间呈波动上升趋势,劳动力价格扭曲则随时间呈波动下降趋势;在空间层面上,要素价格扭曲存在地区差异性,高要素价格扭曲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两翼和辽宁省、吉林省的中部;(2)在协调度方面,相邻地级市在要素价格扭曲变动上具有较高同步性;(3)在偏离度方面,辽宁省和吉林省中总产出占比越大的地级市,要素价格扭曲越大,黑龙江省中总产出占比越大的地级市,资本价格扭曲越小、劳动力价格扭曲越大;(4)在影响因素方面,对外开放在短期内可以缓解要素市场扭曲,过度的政府干预强化要素市场扭曲,城镇化可改善资本扭曲,但对劳动力扭曲的影响则由正转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冲 姜博 张文琦 初楠臣 李晓庆 王玉迪
[目的]对东北地区36个市(州)20052014年耕地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其时空差异,并找出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计算得出各年各地区效率值,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其影响因素。[结果]20052014年东北地区耕地利用效率相对较高,规模效率值较为稳定,纯技术效率值波动上升,纯技术效率始终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原因;黑龙江省的综合效率水平高于吉林省与辽宁省;在分解效率方面,黑龙江省的纯技术效率水平高于吉林省与辽宁省,吉林省的规模效率高于黑龙江省与辽宁省;受区域农业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国志兴 王宗明 张柏 刘殿伟 杨桄 宋开山 李方
东北地区作为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分析其植被生产力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对东北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的时空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0年~2006年,我国东北地区植被年NPP主要集中在(200~400)gC/(m2.年)区间,平均值为400.85gC/(m2.年),高于同期全国植被年平均NPP(360.97gC/(m2.年))11.02%。长白山地、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等森林分布区年平均NPP较高,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农业区及呼伦贝尔草原东部草原区次之,而呼伦贝尔草原西部草原区,松嫩平原西部的农牧交错...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慧秋
本文主要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通过对影响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六个主要因素与粮食实际产量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及定性分析,实证考察了各个因子不同时期对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关联度 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廉晓梅 姜姿卉
加强东北地区经济联系有助于提升东北区域一体化水平,形成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整体合力。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东北地区经济联系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经济联系网络整体密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经济联系网络受省级行政区划的制约较为明显,同一省份内的城市经济联系更为密切。经济联系强度较强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以沈阳市、大连市为中心的辽中南城市群,长春市、沈阳市、哈尔滨市三个省会城市的中心地位突出,黑河市、伊春市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偏弱,整体形成“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且网络重心具有向辽中南城市群移动的态势。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市场需求、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有助于加强东北地区经济联系。
关键词:
东北振兴 经济联系 空间格局 网络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绍平 关穆秋
东北地区正面临着严重生态危机,现行税制却存在环保税种缺位、资源税、消费税、城建税、耕地占用税等相关税种生态功能弱,生态税收优惠政策缺乏地区针对性等,建议通过开征环境保护税、改革相关税种、制定针对东北生态环境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加强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解海 郭富 康宇虹
产业结构变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特征,也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方面。以东北地区为例分析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合理化进程和高级化进程对长期经济增长和短期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对东北的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二者相比较,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具有更大的增长效应,但存在使经济面临更大波动风险的可能。因此,产业政策要做到内外关联和产业关联性的平衡,在经济增长和波动风险之间进行平衡,并构建一个合理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东北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