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77)
2023(11827)
2022(10137)
2021(9364)
2020(7785)
2019(17707)
2018(17781)
2017(34640)
2016(18682)
2015(21074)
2014(21045)
2013(20912)
2012(19261)
2011(17620)
2010(17600)
2009(16178)
2008(15250)
2007(13254)
2006(11826)
2005(10383)
作者
(54448)
(45140)
(44767)
(42821)
(28790)
(21504)
(20376)
(17855)
(17114)
(16057)
(15327)
(15268)
(14324)
(14298)
(13895)
(13742)
(13426)
(13227)
(12793)
(12696)
(11166)
(11121)
(10808)
(10284)
(10196)
(9983)
(9912)
(9750)
(9122)
(8706)
学科
(95397)
经济(95312)
管理(53268)
(47470)
(39910)
企业(39910)
方法(36837)
数学(31975)
数学方法(31682)
地方(22483)
中国(20790)
(19444)
业经(19260)
(19216)
(17229)
地方经济(14340)
环境(13377)
(13335)
(13204)
农业(13176)
理论(13027)
(12697)
贸易(12689)
(12190)
技术(11174)
(11075)
金融(11074)
(10964)
(10937)
银行(10903)
机构
大学(271397)
学院(269459)
(114639)
经济(112276)
管理(108031)
理学(93802)
研究(92894)
理学院(92741)
管理学(91295)
管理学院(90806)
中国(66677)
(57558)
科学(56882)
(48924)
(46399)
研究所(42411)
中心(40483)
财经(39815)
(39769)
业大(38926)
(38068)
北京(36545)
(36103)
(35683)
师范(35397)
经济学(34823)
(33577)
经济学院(31042)
(30983)
农业(30981)
基金
项目(184601)
科学(145140)
研究(136102)
基金(133877)
(115850)
国家(114906)
科学基金(98837)
社会(86203)
社会科(81673)
社会科学(81649)
(71631)
基金项目(71446)
自然(63584)
自然科(62025)
自然科学(62015)
教育(61310)
自然科学基金(60886)
(59976)
编号(55343)
资助(54769)
成果(44761)
重点(40910)
(40399)
(40218)
(38018)
课题(37819)
创新(35418)
国家社会(35119)
教育部(34920)
科研(34806)
期刊
(130544)
经济(130544)
研究(83297)
中国(47065)
学报(40977)
管理(40456)
科学(38553)
(36002)
(35251)
大学(30913)
学学(29124)
教育(27655)
农业(25318)
技术(23701)
经济研究(21559)
(21152)
金融(21152)
财经(19829)
业经(19393)
(16943)
问题(16446)
技术经济(14703)
图书(14498)
理论(13821)
科技(12669)
现代(12584)
实践(12498)
(12498)
(12345)
商业(11860)
共检索到392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清和  潘道远  
中国经济特区可分为传统特区和新特区两大类,经过30多年的发展,传统特区功能定位由"利他性"转变为"互利的自身成长性",新特区功能定位则立足于特区,探索不同地区的差异化改革,促进区域均衡发展。转型时期特区功能转换成为扩大开放的前沿地区、科技创新的源泉地区和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质心地区。调整政府职能和产业结构以适应更高水平开放,发挥企业创新能力和引进创新人才,继续发挥特区"试错权"、促进体制创新是特区实现功能转换的三个途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钟坚  罗海平  
原生市场起源的内在规律同样支配着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形成。市场内在化起源于共同体的边界和尽头,特区模式是我国非均衡、渐进式对外开放和转型市场形成的帕累托改进。作为内地共同体的"人拟边界",特区充当了共同体与外部世界的"市场集聚地"和"交换中介"。而作为"公共产品",特区既要为转型市场提供试验,又需迅速成为渐进市场化"诱致极点"。特区功能的实现取决于旧体制能否生产出具有"改革家精神"的"改革家"。因为"改革家"是中国式转型经济的独特增长要素,是"经济增长的国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海平  
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从总体上看是一个渐进式的非均衡制度移植、变迁的过程,但却存在着经济特区局部跃进的空间路径。经济特区正是这种"整体渐进,局部跃进"空间非均衡转型的载体。而特区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试验场所",是市场经济诱致变迁的空间起点,起到了转型空间诱致的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天祥  魏清泉  
从1979年起,我国先后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划出共338.4平方公里的四小块地方,筹办经济特区。三年多来,特区建设进展迅速,举世瞩目。它们在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引进经济管理经验、扩大出口贸易和扩大就业机会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为了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的积极作用,本文试图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探讨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区位条件以及各区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强  
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恩格尔系数的降低,人们用于住房的储蓄和支出也越来越大,这部分储蓄和支出所形成的相当大的资金流量使房地产金融业务在整个金融活动中占有了越来越大的份额,也使得各国金融业都十分重视这项业务的开展和创新。从我国的情况看,建国以来一直实行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熊金武  
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载体,经济特区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特区路径蕴含了中国改革的宝贵经验。习仲勋不仅是经济特区的探索者、实践者和倡导者,对特区路径有全面而深刻的思想认识,还系统阐述了经济特区的必要性、内涵、优越性和激励机制,倡导改革者精神,体现了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统一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构成。习仲勋经济特区思想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依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彦玲  吴江  
深圳、厦门、珠海、汕头、海南五个经济特区是我国率先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区,职业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首先在特区得以暴露,职业教育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需要进行的调整与改革,首先在特区得以反映。本研究报告以深圳特区为主,兼顾其他特区,总结特区职教的成绩与经验,分析特区职教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勾画了特区职教的发展趋势,并对特区的一些现实问题作了对策性探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迟福林  
At present the China's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re in a critical stage. How to make them in line with the new situation,home and abroad,and from the point of realities for their promotion of advan Cages and establish new developmental goals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seeking for ...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崔冠杰  
"经济特区"是指主权国家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而开辟的实施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和特殊经济政策的地区。根据其特点,经济特区大致可分作五类: 1、自由港。这类经济特区是在国境之内、关税之外的免税区,一般来讲,它与国内其它地区是隔离开的。它通常规定,外国商品进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姬超  
产业转型是伴随经济增长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清产业结构与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就成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在真实的经济发展场景中考察比较五个经济特区的增长与结构演变差异,从单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对产业转型的增长效应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产业转型的结构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递减趋势,长期的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产业内的技术进步;不同地区产业转型的结构效应在长期的演化方向大体一致,但演化路径却存在极大差异,可持续增长要求兼顾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产业转型根植于经济增长系统,两者互为因果而动态累积,可持续增长要求总量与结构的相互适应。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冷静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将工作重心转移至经济建设上来,成立了经济特区,如今改革开放已经经过了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经济特区的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经济特区的产业结构需要不断调整与优化,积极促进经济的转型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建忠  陈钟婷  
中外经济特区的模式差异与我国特区发展转型的思考厦门大学外贸系黄建忠,陈钟婷一、中外经济特区的经验模式比较与我国特区模式评价世界经济特区发展起步于15世纪的西欧。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特区尤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相互间既有普遍性,又各具特色。以中国经济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易明  姬超  
经济转型事关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增长,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前提和保证。所谓转型即是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摒弃单纯依赖资源投入、忽略资源约束和资源使用效率的传统方式,而这一点依靠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封闭经济条件下的转型模型显示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对资源的掠夺式使用将难以避免,但将模型的构成延展至社会规范后,资源高效、合理使用的均衡将重新实现。接下来,本文提出主动建立并遵守社会规范,并以非掠夺性政府为前提,多样性的、公平的、非歧视性的市场竞争环境则是约束政府行为的有效保证。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健全的深圳经济特区为实证对象揭示了深圳奇迹的真相以及转型任务...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靖宇  贺祺彦  
透视经济特区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发挥市场先导功能的时代背景,分析经济特区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发挥市场先导功能的综合优势、战略定位,以及经济特区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发挥市场先导功能的现存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经济特区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发挥市场先导功能的推进对策:注重加大环境保护和产业调整力度,努力建设"两型"经济特区;注重提高自主创新和科技发展水平,努力建设创新型经济特区;注重转变发展方式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努力建设开放型经济特区;注重完善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体制,努力建设和谐的经济特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