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01)
- 2023(14530)
- 2022(12006)
- 2021(10891)
- 2020(9305)
- 2019(21290)
- 2018(20715)
- 2017(39984)
- 2016(21249)
- 2015(24177)
- 2014(24087)
- 2013(23780)
- 2012(22064)
- 2011(19977)
- 2010(19827)
- 2009(18454)
- 2008(17900)
- 2007(15878)
- 2006(13748)
- 2005(12220)
- 学科
- 济(117072)
- 经济(116975)
- 管理(62461)
- 业(60056)
- 企(50171)
- 企业(50171)
- 方法(50166)
- 数学(45380)
- 数学方法(44927)
- 农(27953)
- 财(27263)
- 业经(25696)
- 中国(24546)
- 地方(24017)
- 农业(19473)
- 学(18930)
- 制(17190)
- 贸(16740)
- 贸易(16733)
- 易(16167)
- 务(15943)
- 财务(15899)
- 财务管理(15861)
- 企业财务(15099)
- 地方经济(14549)
- 环境(14077)
- 融(14074)
- 金融(14071)
- 和(14019)
- 银(13938)
- 机构
- 学院(314013)
- 大学(313649)
- 济(143331)
- 经济(140761)
- 管理(124707)
- 理学(108192)
- 理学院(107120)
- 管理学(105409)
- 管理学院(104818)
- 研究(102648)
- 中国(77814)
- 财(63719)
- 京(63336)
- 科学(59353)
- 财经(51487)
- 所(50022)
- 中心(48339)
- 农(47450)
- 经(46790)
- 经济学(46030)
- 江(45878)
- 研究所(45282)
- 业大(43489)
- 经济学院(41433)
- 北京(39246)
- 范(38445)
- 财经大学(38267)
- 师范(38093)
- 农业(36868)
- 院(36465)
- 基金
- 项目(210234)
- 科学(167580)
- 基金(155852)
- 研究(153629)
- 家(134251)
- 国家(133180)
- 科学基金(116150)
- 社会(101742)
- 社会科(96670)
- 社会科学(96645)
- 基金项目(81932)
- 省(81114)
- 自然(73450)
- 自然科(71825)
- 自然科学(71807)
- 自然科学基金(70550)
- 教育(70417)
- 划(67630)
- 资助(64077)
- 编号(61233)
- 成果(48938)
- 部(47475)
- 重点(47047)
- 发(45540)
- 创(43518)
- 国家社会(43274)
- 教育部(41640)
- 课题(41150)
- 创新(40731)
- 人文(40681)
- 期刊
- 济(156644)
- 经济(156644)
- 研究(90818)
- 中国(53128)
- 财(50749)
- 管理(44958)
- 学报(44574)
- 农(43171)
- 科学(42099)
- 大学(34734)
- 学学(33074)
- 农业(29054)
- 技术(28508)
- 融(27912)
- 金融(27912)
- 财经(26765)
- 经济研究(26504)
- 业经(24520)
- 教育(23672)
- 经(23008)
- 问题(20403)
- 统计(18775)
- 技术经济(17754)
- 策(16430)
- 贸(15602)
- 决策(15142)
- 理论(15020)
- 商业(14900)
- 业(14606)
- 世界(14129)
共检索到455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伟 向东进
根据1999-2008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本文得到如下结论:国有经济及其对银行信贷的扭曲扩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国有经济比重越高,城乡收入差距就越大。这一基本结论对于国有经济比重的各种测度方法皆可成立。其基本原因在于,国有经济可以获得政府的特殊照顾和优待,从而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扭曲,阻碍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
国有经济 城乡收入差距 银行信贷 垄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景维民 莫龙炯
经济转型时期,国有经济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增长拖累效应"和"宏观稳定效应"的双重影响。本文利用1990—2013年的我国省际宏观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法(GMM)探讨国有经济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随着市场化改革,国有经济规模过大会抑制地区经济增长;(2)加入平方项后,国有经济与地区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即国有经济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先正后负;(3)测算出国有经济的最优规模为25.17%,比目前我国国有经济规模24.86%略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景维民 莫龙炯
经济转型时期,国有经济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增长拖累效应"和"宏观稳定效应"的双重影响。本文利用1990—2013年的我国省际宏观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法(GMM)探讨国有经济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随着市场化改革,国有经济规模过大会抑制地区经济增长;(2)加入平方项后,国有经济与地区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即国有经济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先正后负;(3)测算出国有经济的最优规模为25.17%,比目前我国国有经济规模24.86%略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曹裕 陈晓红 马跃如
本文基于1987-2006年间省级面板数据设定面板协整模型,分析我国城市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研究发现在1987-2006年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阶段波动性,且呈扩大的趋势;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城乡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面板协整关系,总体看来,城市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显著,城乡收入差距不利于经济增长,但这两种效应均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本文的结论说明,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做好户籍制度改革,在收入分配问题上因地制宜,有利于从根本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改变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抑制效应。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蕊 吴淑琪
数字经济发展作为减贫增收的有效手段,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也意义重大。本文将数字经济、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同时纳入城乡收入差距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0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作用及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本文研究认为:中国应当进一步提高数字经济发展程度,重视健全中国经济发展体系,助推共同富裕;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数字化程度,通过西部地区发展改善全国城乡收入差距;重视国民教育,优化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在收敛城乡收入差距过程中的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赵伟 王丽强
论文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对地区消费的影响路径,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新时期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对不同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不同,由此导致地区总消费率也存在差异。随着城乡差距扩大,西部城市居民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中部的社会总消费率急剧下降,而东部的总消费率基本维持不变。因此,不同地区需采取不同的政策拉动地区消费。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消费率 面板数据 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钟茂初 赵志勇
笔者运用中国2003年~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城乡收入差距与中国环境破坏(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静态估计和动态估计的计量分析结果都表明,除了人均收入的影响外,城乡收入差距对污染物排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要减少全国的污染排放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有效的方式之一。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环境破坏 面板数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东林 付鹏
文章基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人力资本投入差异进行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且近年来仍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而近十年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入差异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改观,利用2001-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无论在全国范围内还是在区域范围内,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没有随着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入差异的缩小而降低,主要是由教育资源失衡、学历层次不同、劳动力市场扭曲及歧视性择业等因素造成的。因此,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慧 伏开宝 李勇刚
构建数理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运用1994—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实证结果支持了数理模型的结论。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却能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具有门槛效应。研究还表明,产业结构升级的收入分配效应在中国各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丽丽 彭代彦
本文基于2002~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城市偏向、滞后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从全国看,滞后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影响显著,财政支农比例增加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科教文卫事业财政支出比例、固定资产投资率、政府行为和金融发展程度与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分地区看,东中西部滞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仍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且扩大作用依次递增,财政支农等变量在东中西部有不同表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渝琳 李敬
笔者以1992年~2010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了全要素生产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在东部地区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在中、西部则是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FDI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倒U型的关系,东、中部地区的省份大都进入了抛物线的右边部分,而西部地区则多数处于左半部分。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外商直接投资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龙 叶俊焘
基于1999—2013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生产要素市场化视角出发,重点探索了金融(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的市场化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全国层面,金融市场化水平提升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市场化的作用不明显,土地市场化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分时段和分区域的差异化分析表明,3种要素的市场化在1999—2007和2008—2013这2个时段的影响存在时段差异性、对东部和中西部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3)进一步的机理分析发现,金融市场化和劳动力市场化水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峰
利用26个省的混合横截面数据,研究了教育不平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城乡间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对收入差距扩大有显著影响,并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基于此,有理由认为,教育的不平等是我国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通过代际传递对今后的城乡收入差距持续地产生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慧 伏开宝 李勇刚
构建数理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运用1994—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实证结果支持了数理模型的结论。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却能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具有门槛效应。研究还表明,产业结构升级的收入分配效应在中国各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聂高辉 宋璐
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偏向性的基础设施投资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文章基于城镇化、基础设施投资驱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作用机制,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捕捉城镇化、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在减弱,城镇化仅能在短期内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基础设施投资对抑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长期作用;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主要受经济惯性影响,中部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受收入差距抑制效果显著,而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能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据此,文章认为城镇化与基础设施双建设能够协调城乡资源配置,减小城乡差距,以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基于STR模型的实证分析
经济金融化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差异化影响——基于1978-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城乡收入差距、人均收入及失业率对犯罪率的影响——基于2003~2007年我国省级数据的面板分析
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的产业结构变迁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西部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数字普惠金融减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面板门槛回归分析
金融包容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财政教育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十分位点的分层省级数据分析
市场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计划生育政策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金融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