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01)
2023(17187)
2022(14242)
2021(13175)
2020(10814)
2019(24901)
2018(24567)
2017(46682)
2016(25595)
2015(29209)
2014(29383)
2013(29067)
2012(27757)
2011(25417)
2010(25815)
2009(24029)
2008(24010)
2007(22023)
2006(19789)
2005(18217)
作者
(75437)
(62993)
(62922)
(60210)
(40435)
(30026)
(28686)
(24501)
(24114)
(22815)
(21661)
(21086)
(20301)
(20287)
(20002)
(19712)
(18830)
(18691)
(18319)
(18168)
(15977)
(15660)
(15475)
(14436)
(14344)
(14227)
(14222)
(14104)
(12843)
(12790)
学科
(114482)
经济(114376)
管理(67640)
(64201)
(48264)
企业(48264)
方法(41549)
中国(39352)
数学(36313)
数学方法(35960)
(34796)
地方(30217)
(25846)
业经(25410)
农业(23004)
(22983)
贸易(22964)
(22465)
(22266)
(21955)
(20288)
银行(20252)
(19594)
(19089)
金融(19087)
(17906)
环境(17699)
(16496)
(16355)
理论(15453)
机构
学院(369095)
大学(368387)
(159168)
经济(155700)
研究(139303)
管理(133610)
理学(111979)
理学院(110549)
管理学(108684)
管理学院(107955)
中国(107948)
科学(82740)
(81634)
(73578)
(71848)
(65158)
研究所(64578)
中心(63245)
(59300)
财经(56338)
北京(52846)
业大(52244)
(52017)
师范(51540)
(51108)
农业(50743)
(50227)
经济学(49704)
(47177)
经济学院(44689)
基金
项目(233662)
科学(183191)
研究(174495)
基金(167007)
(145442)
国家(144176)
科学基金(121806)
社会(110744)
社会科(104805)
社会科学(104777)
(90675)
基金项目(86762)
教育(79925)
(77232)
自然(75336)
自然科(73565)
自然科学(73545)
自然科学基金(72226)
编号(71393)
资助(68924)
成果(60515)
(55993)
重点(53606)
(52195)
课题(51611)
(47574)
国家社会(45973)
发展(45569)
(44861)
创新(44664)
期刊
(188449)
经济(188449)
研究(120137)
中国(84901)
(61543)
学报(55959)
(55612)
科学(52569)
管理(50833)
教育(46877)
大学(42299)
(42020)
金融(42020)
农业(41559)
学学(39134)
技术(32683)
经济研究(30694)
业经(30394)
财经(28255)
问题(25974)
(24554)
(22908)
(21741)
图书(19969)
国际(19752)
世界(19387)
技术经济(18365)
(17081)
论坛(17081)
现代(17049)
共检索到592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煜  
本文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在"政府推动"和"自然演变"的共同作用下,现阶段中国的城市化不仅在形态上表现为城市群的发展壮大,更在质量上逐步实现了"人的城市化"。通过分析城市化现状,本文提出了城市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耀彬  李仁东  
收集各省区近20年有关城市化方面的资料,分析了我国在转型时期城市化水平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转型时期城市化水平在时间变化上具有水平起点低,发展速度快的特点;在空间变化上存在着较大的东中西区际和省际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定量研究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动力因子,结果表明:工农业发展推拉因子、产业结构转换因子和出口替代外向因子是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三大主动力因子。但表现在东中西城市化发展的主作用力是不同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东部省区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经济外向化密切相关,其中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表现最为显著;中部省区城市化水平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分布、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西君  齐相贞  刘科伟  
模拟城市化发展过程方法提取城市化发展中的人口和经济两个主要因子,根据其相互制约的关系,运用非线性理论构筑城市化发展的非线性模型,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并构建这一模型,解释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部分现象。这一模型是理想状态下实现的,无法取得现实中准确的数值,仍需加以修正才能更精确的模拟城市化发展的现实过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丽  金凤君  
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扩张造成耕地面积减少以及能源资源消费与污染排放增长。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以其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布局较高密度的产业和人口的特征,成为目前中国城市发展的选择。但是,由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和特征迥异于西方国家,因此关于紧凑城市"提高城市密度、促进土地利用的功能混合以及鼓励公交出行"的内涵,以及紧凑城市可以降低城市交通能源消费与污染排放、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利用率的观点在中国是否可行,还需要仔细分析。在辨析中国所需要的紧凑城市内涵基础上,建立城市紧凑度评估指标体系,对中国12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紧凑度进行评估,并对其与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强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67.2%的城市处于不紧凑状态,城市的紧凑度与城市人口规模、经济规模没有很强的联系,与人均能源消耗以及污水排放的相关系数也比较低。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于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产业结构特征以及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本文还对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紧凑城市,以及如何实现紧凑等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江辉  
文章利用1997~2008年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有关产业结构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Eiews6.0统计软件为分析工具,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因素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着显著的直接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明显,而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不显著,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甬军  
本文讨论了中国城市化发展实践的若干理论问题,认为必须认识城市化的一般内容,学习和借鉴世界城市化的经验和已有研究成果,克服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应急"特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来解决现在城市化进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目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吕玉印  
体制变革与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化偏态发展的制度分析吕玉印我们知道,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城市化的动力在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过程则是经济自身运动的空间聚集与调整过程。可以说,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艳梅  张雷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重化工业的高速扩张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文章运用1978—2005年的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从实证角度研究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与重工业发展之间的动态相关性以及因果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化与重化工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二者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即城市化发展会引起重工业规模扩大,重工业的扩张也会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协整回归方程进一步表明,城市化水平提高1%,重工业总产值相应增加5%;而重工业总产值每增加1%,会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0.2%。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敏  
城市是服务业聚集发展的空间环境,也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如下:(1)农村城市化模式的聚集效应较差,不能带动服务业的发展。(2)控制大城市发展的城市发展道路有悖于生产性服务大城市聚集的发展规律,抑制了生产性服务的发展空间。(3)政府主导型城市化间接抑制了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化改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耀彬  
利用协整关系检验和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方法,分时段地对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不同样本区间内,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并不一致,二者之间有一个由松到紧密的相关联系过程;不同样本区间内,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方向也并不相同,这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与外生性密切相关;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互为推进的,着眼于多要素的综合是协调好其二者关系的有效途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倪晓宁  包明华  
城市化是适应大工业生产的结果,适度规模由工业化所需劳动人口决定。中国内部存在多重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因不同工业化水平和发展路径有所区别。因此应设立城市化比例指标,使其反映适度城市化水平时不受工业化水平高低影响;建立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的CCR城市化度量模型,根据地区数据进行绩效评估,寻找适宜的城市化参照标准;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城市化层次发展战略,即按照实际工业化水平选择适宜参照标准,制定地区城市化发展具体目标和政策,避免不必要的指标追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宇  涂秉雯  
21世纪世界城市化发展将经历第三次革命,其发展总趋势是世界城市人口猛增,发展中国家成为城市化浪潮的主体。中国城市化发展存在滞后现象,也存在机遇与挑战。中国城市化持续发展战略应是以大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有序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元月  孙健  姜军杰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政策分析王元月孙健姜军杰一、当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产业、产品结构雷同。金融体制改革以后,各地方、各企业融资渠道增多,自主权扩大,为了各自的局部利益大规模地上项目、铺摊子,银行放款体制不健全、利益约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健  姜军杰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政策分析孙健姜军杰通过18年的改革开放,从中央到地方都普遍认识到了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而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央政府在“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倪鹏飞  杨继瑞  李超  董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演绎了波澜壮阔的城市化史诗,也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一方面带有人类城市化轨迹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的推进方式和形态特点。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将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量转移,要素配置效率也将不断提高,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这种结构效应的释放将为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