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9)
- 2023(10215)
- 2022(8349)
- 2021(7189)
- 2020(5880)
- 2019(13058)
- 2018(12489)
- 2017(24368)
- 2016(12829)
- 2015(14230)
- 2014(14040)
- 2013(13936)
- 2012(12953)
- 2011(11987)
- 2010(12147)
- 2009(11595)
- 2008(11181)
- 2007(10227)
- 2006(9448)
- 2005(8932)
- 学科
- 济(77671)
- 经济(77583)
- 管理(43030)
- 业(36284)
- 企(30121)
- 企业(30121)
- 方法(24106)
- 数学(21318)
- 数学方法(21148)
- 地方(18690)
- 财(17523)
- 中国(17150)
- 制(16396)
- 业经(15927)
- 农(14834)
- 地方经济(13088)
- 体(12286)
- 学(12214)
- 环境(11279)
- 融(10792)
- 金融(10790)
- 银(10707)
- 银行(10695)
- 行(10245)
- 农业(10227)
- 贸(9719)
- 贸易(9711)
- 务(9623)
- 财务(9596)
- 财务管理(9578)
- 机构
- 学院(193476)
- 大学(192952)
- 济(96608)
- 经济(94908)
- 管理(71160)
- 研究(69396)
- 理学(60561)
- 理学院(59919)
- 管理学(59132)
- 管理学院(58733)
- 中国(52784)
- 财(46270)
- 京(39150)
- 科学(36843)
- 财经(35809)
- 所(33994)
- 经济学(32549)
- 经(32353)
- 中心(30512)
- 研究所(30127)
- 江(29931)
- 经济学院(29006)
- 财经大学(26321)
- 农(26112)
- 院(24960)
- 北京(24633)
- 业大(23240)
- 范(22891)
- 州(22773)
- 师范(22703)
- 基金
- 项目(123009)
- 科学(98633)
- 研究(92132)
- 基金(91688)
- 家(78744)
- 国家(78156)
- 科学基金(67908)
- 社会(63977)
- 社会科(60910)
- 社会科学(60895)
- 基金项目(47400)
- 省(47174)
- 教育(41447)
- 自然(40139)
- 自然科(39210)
- 自然科学(39202)
- 划(38619)
- 自然科学基金(38528)
- 资助(36817)
- 编号(34693)
- 制(29068)
- 成果(28836)
- 部(28204)
- 国家社会(28114)
- 重点(28100)
- 发(27858)
- 创(25731)
- 课题(25091)
- 教育部(25072)
- 人文(24432)
- 期刊
- 济(116147)
- 经济(116147)
- 研究(66287)
- 中国(39694)
- 财(37433)
- 管理(30140)
- 学报(25612)
- 科学(24631)
- 农(24565)
- 大学(20855)
- 融(20643)
- 金融(20643)
- 经济研究(20397)
- 学学(20024)
- 财经(19643)
- 技术(17158)
- 经(17103)
- 农业(15879)
- 业经(15827)
- 教育(15372)
- 问题(14599)
- 贸(11395)
- 技术经济(11356)
- 世界(10235)
- 统计(10092)
- 国际(9847)
- 策(9213)
- 经济问题(9093)
- 经济管理(8960)
- 现代(8799)
共检索到305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莫龙炯 景维民
本文通过构建两部门混合寡头竞争模型,探讨了国有经济比重对社会福利与政府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市场化程度较低时,国有部门承担社会政策性负担相对较大,国有部门效率大于其对民营部门的产出边际替代效应,国有经济有利于增加社会福利;反之,国有经济比重过高抑制社会福利增进。利用中国省级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进行验证,发现国有经济比重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效应随市场化进程而变化。现阶段我国市场化进程指数尚未超过由正转负的门槛值,所有制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尚处于正向效应阶段,混合所有制是比较合理的制度安排,应当继续完善现代经济体系,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任毅 东童童
基于混合寡占模型的分析表明,所有制经济多样化程度越高,混合市场的经济产出越高。采用中国255个地级以上城市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以四种经济类型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的平方和构造所有制多样化指标,通过分位数回归分析实证检验多样化所有制结构以及不同所有制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的长短期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经济确实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的城市经济增长,国有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具有全国普遍性,但私营经济、港澳台经济以及外商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推动的区域差异性较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于中国市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华荣
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认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在国企改革中明确提出“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光威 钟坚
本文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建立关于资本市场与劳动市场的均衡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合理比例进行理论探索与研究。研究认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合理比例存在下限和上限,下限由经济增长压力决定,上限由社会稳定约束决定,社会收入最大化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动力,改革比例最终可能收敛于上限。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郑美华
对资源权利的安排,可以采取私有制、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三种产权结构形式,然而在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下,企业的经济效率差异巨大。私有产权的高效率会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公有产权的低效率会受到激励约束机制不平衡的影响,而私有产权与公有产权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既结合了二者的优点,又弥补了二者的不足。因此,混合所有制是我国目前最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安排,可以实现高效率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兰俏枝 尹晶晶
西方学术界提出的"混合经济"和我国目前所实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是同一概念,"混合所有制经济"也并非与"基本经济制度"属于同一层次的范畴,其本质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受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约束,并为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区分以上三个概念对于扫清"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障碍,正确引导"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方向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万华炜 程启智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要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因为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一切制度安排的基础,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应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我们认为: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借鉴产权经济学理论剖析目前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产权制度,并通过产权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合理的产权制度。因为只有合理的产权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富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万华炜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研究我国目前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产权制度安排,进而从产权制度有效供给角度提出政策建议,推进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经济 产权 产权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善长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江苏、浙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月玲 刘艺明 李真 李文卿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助于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民营企业发展。从发展目标、发展领域、股权结构、风险防范、约束条件等方面构建混合所有制发展框架,并健全相关配套措施。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约束底线 发展框架设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全中
本文以事实为依据,从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现实基础出发,分析了现阶段混合所有制实践过程中的发展困境与障碍,并以国企改革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混改"为切入点,提出畅想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未来实践步骤与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改革所有制经济结构提供理论参考框架。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经济 国企改革 制度经济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泉红 王丹
伴随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混合所有制经济从最初的探索到新时期经济改革的"主战场",俨然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回顾四十年来的经验与成就,混合所有制经济围绕"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改革和微观主体市场化之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更加客观地评估和总结经验教训,认清改革过程中仍存在的内生动力不足、现实阻力较大、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国资管理机制僵化和配套改革进展迟缓等障碍。对此,需要进一步坚定改革信心、明确改革范围、突出改革重点、规范改革程序、营造改革氛围,在新时代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宏伟蓝图上,勾勒具有创造性和可行性的实施路径,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永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把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的高度,是经济制度理论上的重要突破,必将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推进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产生重大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丹
改革开放以来,混合所有制经济从最初的探索到新时期经济改革的"主战场",在广度和力度上呈现出以点带面、层层递进的特点,奠定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发挥了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促进国有经济优化布局、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等积极效应。但是,也要充分认识实践中制约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难点和问题。因此,要在深刻剖析现实矛盾的基础上以给民企参与混改释放空间、将优化股权结构作为关键点、增强激励机制的范围和力度、建立混改跟踪评估机制和完善国资监管体制为关键着力点,全面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经济 国企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