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02)
- 2023(18025)
- 2022(15078)
- 2021(14017)
- 2020(11809)
- 2019(26886)
- 2018(26528)
- 2017(51154)
- 2016(27803)
- 2015(31227)
- 2014(31025)
- 2013(30492)
- 2012(27797)
- 2011(24860)
- 2010(25149)
- 2009(23991)
- 2008(22945)
- 2007(20653)
- 2006(18450)
- 2005(16787)
- 学科
- 济(110415)
- 经济(110247)
- 业(101477)
- 管理(94818)
- 企(91335)
- 企业(91335)
- 方法(46615)
- 财(36842)
- 数学(36708)
- 数学方法(36330)
- 业经(35245)
- 农(34550)
- 中国(33331)
- 制(29729)
- 融(29062)
- 金融(29054)
- 银(28235)
- 银行(28190)
- 行(27139)
- 务(26012)
- 财务(25933)
- 财务管理(25896)
- 企业财务(24597)
- 农业(24107)
- 理论(22250)
- 地方(22227)
- 体(21416)
- 技术(21158)
- 学(20853)
- 和(19904)
- 机构
- 学院(392065)
- 大学(389163)
- 济(157372)
- 管理(156534)
- 经济(153876)
- 理学(133654)
- 理学院(132256)
- 管理学(130274)
- 管理学院(129550)
- 研究(127350)
- 中国(103813)
- 京(83164)
- 财(78546)
- 科学(75897)
- 农(64424)
- 所(63400)
- 财经(61359)
- 江(59895)
- 中心(59221)
- 研究所(56966)
- 业大(56650)
- 经(55599)
- 北京(52439)
- 农业(50311)
- 范(48485)
- 州(48246)
- 师范(48010)
- 经济学(47068)
- 院(46204)
- 财经大学(45404)
- 基金
- 项目(258030)
- 科学(203590)
- 研究(193041)
- 基金(186890)
- 家(161051)
- 国家(159599)
- 科学基金(138357)
- 社会(121764)
- 社会科(115325)
- 社会科学(115296)
- 省(101617)
- 基金项目(98902)
- 自然(88438)
- 教育(87958)
- 自然科(86366)
- 自然科学(86346)
- 自然科学基金(84826)
- 划(84080)
- 编号(79524)
- 资助(76193)
- 成果(65166)
- 重点(57163)
- 部(56784)
- 创(55653)
- 发(54796)
- 课题(54671)
- 创新(51378)
- 制(50962)
- 国家社会(49736)
- 项目编号(49601)
- 期刊
- 济(180771)
- 经济(180771)
- 研究(119172)
- 中国(80437)
- 财(64499)
- 管理(62479)
- 农(60475)
- 学报(58373)
- 科学(54355)
- 融(47919)
- 金融(47919)
- 大学(45177)
- 教育(43088)
- 学学(42674)
- 农业(40858)
- 技术(35044)
- 业经(31226)
- 财经(31016)
- 经济研究(27458)
- 经(26561)
- 问题(22932)
- 业(22547)
- 技术经济(19726)
- 理论(19232)
- 现代(19075)
- 财会(18417)
- 版(18069)
- 科技(18054)
- 图书(17551)
- 商业(17433)
共检索到596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建国 葛宏波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是一种高度集权型的经济模式,这一模式是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财政统收统支,资源统一安排,产品统一调拨,统购包销为特征。相应地,在微观经济领域建立了以国有国营为基础的企业经营机制。政府通过行政体系的条块,借助强制性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学军
商业信用是企业重要的融资手段,是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随着当代中国经济体制的两次转型,国有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动机渐变,政府对国有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规制也发生大的变化。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利用商业信用融资在市场力量与政府政策角力的夹缝中残存,商业信用融资方式发生了变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鼓励国有企业运用票据化商业信用融资,但市场对于商业票据融资却踯躅不前。只有协调好市场力量与政府的作用,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才能真正创新。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国有企业 商业信用融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亦春
在预算软约束的环境中,国有企业融资均衡的结果是国有企业高负债、低绩效与国有银行高不良债权并存。这种低效率的均衡结果已经难以符合国家效用的最大化要求,国有企业融资制度必须由国家干预型的较为单一的银行借贷模式向市场型的多元融资模式变迁。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银行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对国有企业的融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在这种新的融资环境下,企业的融资均衡存在着两条效率不同的均衡路径,其关键取决于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能否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而要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金融市场上政府作用的重新定位、法制的健全以及市场结构的完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红波 华凌昊 郎宁
地方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发挥带头作用,成为改革的主力军和先行者。目前地方国有企业存在的突出困境是债务水平过高,且面临较为严重的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本文以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CIED)中规模以上的非上市国有企业为样本,构建"投资-负债"模型分析短期债务变化量和长期投资额之间的动态关系,从预算软约束和金融市场结构两个维度剖析造成国有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我国央企和地方国企的投资更依赖新增债务而非留存收益,预算软约束问题严重;(2)金融市场提供长期资金的能力不足,国有企业进行长期债务融资的渠道受限;(3)国有企业的投资活动更依赖新增短期债务,存在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且地方国有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更加严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实现地方国有企业去杠杆并优化债务结构,应从国企本身、银行信贷、政府行为和资本市场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以提升地方国有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并完善金融市场结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凤娟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投融资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尤其是经过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以银行等金融机构、资本市场、非正规金融和外国资本投资为渠道的市场化的投融资体系初见端倪。未来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提高投融资体系的运转效率。以制度设计理念创新、加强以保护金融消费者为中心的法律环境建设以及实现国有企业的真正自主决策是提高投融资体系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
投融资体制 市场机制 法律环境 自主决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纪国刚
社会事业产品或服务的基本特性以及各类投资主体的特性, 决定了确定政府与市场之间以及各级政府之间的投资分工与合作格局。如果将社会事业的提供与生产视为一个投融资过程的不同阶段, 那么, 提供和生产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式, 在各种组合方式中, 不同提供者和生产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以往的理论分析框架中, 外部性、社会公平分配问题、代理问题和产品质量的可见性成为社会事业投资模式选择的重要标准。这里我们补充两方面的标准: 其一是政府的效率; 其二是政府负担能力。社会事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 即政府出资、服务收费及民间捐赠, 社会事业的健康与持续发展有赖于这三种融资方式的规范、有序与高效运行。
关键词:
社会事业 投融资 体制研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马君潞 刘嘉
德国的企业投融资体制对二战后其经济的腾飞贡献颇丰,本文从宏观的角度综合介绍了由企业、银行体系、证券 市场、政府和行业协会构成的德国企业投融资体制,着重分析了该体制的特点,诸如开户银行制度、不发达的证券市场以及 政府和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给予特别扶持等,并结合我国企业投融资体制实际情况提出若干改革方向。
关键词:
德国 企业 投融资体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诗白
目前,在我国中小企业已逾千万家,其所创造的产值、利润和安排的就业机会,已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中小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投融资问题,已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制度障碍。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投融资体制 金融体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诗白
目前 ,在我国中小企业已逾千万家 ,其所创造的产值、利润和安排的就业机会 ,已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然而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中小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 ,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投融资问题 ,已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制度障碍。本文拟就建立我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体制及其相关问题 ,谈一些个人浅见。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投融资 体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国庆 张淑珍
近年来,政府及银行为优化金融环境采取了多种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减亏增盈成效比较显著。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关键词:
投融资体制 银行改革 激励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小琴 彭基峰 何键辉
中小科技型企业是推动东莞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本文在对东莞320个中小科技型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后,了解到这类企业呈现出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狭窄、融资缺口大等问题,主要原因是东莞投融资体制不完善,未充分考虑中小科技型企业的特征。本文分析借鉴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先进经验,结合东莞情况从企业大数据征信体系、试点银行持有企业股权、创业基金等方面提出创新东莞中小科技型企业投融资体制的建议。
关键词:
中小科技型企业 投融资体制 创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长元
在整个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融资渠道虽被拓宽,但企业使用资金的“预算软约束机制”却未能得到根本改变。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但市场融资方式的引入并不意味着“软约束机制”的消失,相反,对转型期的国有企业来说,其约束力是相当有限的,这是转型经济中所特有的现象,其内在的根源仍然缘于不合理的产权结构。这说明市场融资机制和国有企业特有的运作方式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其关键仍然是“约束效力”问题,所以国有企业市场直接融资方式中也必须有一套相应的强化约束效力的方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春生 白玮东
经营投资责任追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投融资决策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文章选取2011—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对国有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营投资责任追究能够显著改善国有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机制检验显示,经营投资责任追究通过提高投资决策质量和强化管理层风险规避意识,改善国有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较高、股权激励水平较低和内源融资能力较差时,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改善国有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作用更明显。研究结果有助于规范和约束管理层非理性决策行为,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邵昂珠 曾臻
国有企业大型项目建设投融资模式的选择对项目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PPP模式一度为大中型项目建设的重要模式,但随着PPP新政实施,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项目建设开始考虑以与建设单位合作的模式进行。本文综合研究了常见的投融合作模式,就一些关键风险进行了剖析,进而对投融资模式的选择,从经济性、风险应对以及适用性等角度提出了参考建议。本文虽主要针对国有投资主体,但对社会投资方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投融资模式 PPP 项目建设 隐性负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延华 王兆君
目前国有林区城市公用事业的现状虽然在投资总量、投资结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其存在的行政垄断严重、投资主体单一以及融资渠道狭窄方面的体制性障碍,严重制约了国有林区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为了促进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构建林区和谐社会,保证国有林区公用事业建设的稳步推进,有必要对国有林区公用事业的投融资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国有林区 公用事业 投融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