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05)
- 2023(9695)
- 2022(7887)
- 2021(7340)
- 2020(6206)
- 2019(13983)
- 2018(13606)
- 2017(26608)
- 2016(14403)
- 2015(15724)
- 2014(15199)
- 2013(15216)
- 2012(14200)
- 2011(13135)
- 2010(13203)
- 2009(12133)
- 2008(11863)
- 2007(10892)
- 2006(9843)
- 2005(9042)
- 学科
- 济(60010)
- 经济(59933)
- 业(45805)
- 农(45589)
- 管理(32433)
- 农业(30263)
- 企(24984)
- 企业(24984)
- 方法(20522)
- 业经(17878)
- 数学(17662)
- 数学方法(17402)
- 中国(16318)
- 制(13592)
- 学(13410)
- 财(13200)
- 地方(12285)
- 贸(10678)
- 贸易(10671)
- 易(10439)
- 策(10246)
- 农业经济(10194)
- 体(10045)
- 银(9919)
- 发(9906)
- 银行(9884)
- 技术(9650)
- 行(9443)
- 融(9167)
- 金融(9167)
- 机构
- 学院(200965)
- 大学(198957)
- 济(84059)
- 经济(82405)
- 研究(76155)
- 管理(72689)
- 理学(62741)
- 理学院(62041)
- 农(61116)
- 管理学(60807)
- 管理学院(60448)
- 中国(57975)
- 科学(47619)
- 农业(47242)
- 京(42487)
- 所(40411)
- 业大(39819)
- 财(36989)
- 研究所(36634)
- 中心(34910)
- 江(32278)
- 农业大学(29055)
- 财经(28661)
- 范(26657)
- 省(26604)
- 院(26547)
- 师范(26292)
- 经(26247)
- 北京(26183)
- 州(24871)
- 基金
- 项目(136418)
- 科学(106707)
- 基金(98822)
- 研究(98325)
- 家(88985)
- 国家(88141)
- 科学基金(73368)
- 社会(62649)
- 社会科(58926)
- 社会科学(58908)
- 省(54406)
- 基金项目(51948)
- 自然(47390)
- 自然科(46328)
- 自然科学(46309)
- 自然科学基金(45502)
- 划(45478)
- 教育(43864)
- 编号(39656)
- 资助(39538)
- 农(33907)
- 成果(32288)
- 重点(31268)
- 发(30939)
- 部(30718)
- 创(28761)
- 课题(27779)
- 业(27172)
- 性(26955)
- 创新(26834)
- 期刊
- 济(99450)
- 经济(99450)
- 农(65182)
- 研究(59663)
- 中国(48074)
- 农业(43931)
- 学报(39864)
- 科学(34699)
- 大学(30398)
- 学学(28804)
- 财(27300)
- 管理(24303)
- 教育(22832)
- 融(22823)
- 金融(22823)
- 业经(21972)
- 业(21585)
- 技术(15939)
- 财经(14330)
- 经济研究(14318)
- 问题(14163)
- 农村(14010)
- 村(14010)
- 农业经济(13644)
- 版(13186)
- 经(12370)
- 世界(12349)
- 业大(12333)
- 农业大学(10895)
- 经济问题(10126)
共检索到313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叶俊焘
农民工留城意愿是市民化的基础,进而决定着转型时期我国人力资本的持续供给和动态匹配。依据森的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成果,本文构建了一个可行能力和工具性自由的框架,利用浙江省3604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基于能力视角对其留城意愿进行了再审视。结果显示,总体上看,农民工可行能力对留城意愿存在正向影响;具体而言,生存和发展的可行能力与农民工留城意愿正相关,适应的可行能力却没有显著影响,其中,在产业升级初期环境作用下,教育程度和职业层级的影响还呈现出U形特征。农民工所处城市的工具性自由在可行能力影响留城意愿的过程中
关键词:
可行能力 工具性自由 留城意愿 农民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晓兰 姚先国
文章利用2003年和2008年两轮城镇住户收入调查数据,对农民工的代际差异从工资收入决定和留城意愿两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实证检验与时点间的比较。回归结果表明,两代农民工在工资收入决定与留城意愿两个层面并不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农民工整体仍倚重职业流动来提升其收入水平。具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尤其是2008年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但其教育回报率并不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也没有随时间而"水涨船高";两代农民工均倚重职业流动来提高其收入水平,在2008年表现得更为突出;两代农民工在两个调查年度均表现出很高的留城意愿;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时点差异而非代际差异;迁移型职业流动不利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恩立
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能力状况影响其自身职业向上流动和城市融入,也关系着中国未来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劳动要素的竞争力。本文在述评西方就业能力研究文献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与研究对象的特性,提出基于微观个体、中观环境及宏观需求与政策因素三者互动的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理论框架,并进行因素整合分析,之后得出初步结论,提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能力 分析框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柳建平 闫鹏鹏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进程持续推进,农民工群体内部分化也在不断强化。本文依据韦伯的社会阶层分化理论,结合中国农民工实际,提出了一个关于农民工内部分化的分析框架。本文认为:中国农民工内部分化是"基于市场竞争力的分化"、"基于劳动收入的分化"和"基于家庭禀赋的分化",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渐次递进。并在这一分析框架下,根据社会调查资料,运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民工群体内部在从事职业、技术水平、经济收入及城市消费等关联方面已呈现出明显的差序格局。
关键词:
农民工 内部分化 分析框架 聚类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解永庆 缪杨兵 曹广忠
依据2008年进行的农村劳动力问卷调查以及2009年进行的全国流动人口抽样问卷调查的大样本数据,分析农民工的非农就业行为、空间选择及留城意愿的代际差异。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在行业选择上更倾向于从事较为稳定且轻体力劳动,在就业圈层选择上,外出就业的农民工都更倾向于在较远圈层工作,就业圈层发生变化的农民工以回流为主。农民工留城意愿分析表明:第一代农民工更愿意选择回到农村养老,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在城市中生活;从居留城市选择类型来看,第一代农民工偏好于居住在中等城市,第二代农民工更喜欢居住在大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农民工的吸引力较低。基于农民工需求的代际差异分析,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来推进农民工向中小城...
关键词:
农民工 非农就业 留城意愿 代际差异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珍珍 陈琳
本文采用2008年在浙江和江苏对农民工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对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留城定居,年龄对留城意愿的影响呈现倒"U"型,受教育程度对留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正在受教育的孩子、已婚但配偶不在同一城市等家庭因素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城市的社会融合程度和从业经历也会影响留城意愿,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经济因素在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已经不是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农民工 留城意愿 实证分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凡礼 谢勇 赵霞
农民工留城定居是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方式。文章通过新劳动力迁移理论,从收入水平、对收入水平的感知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收入因素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假设。基于200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08)的计量检验显示:家庭收入水平对农民工留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工个人的工资水平对其留城意愿没有直接影响,但却可以通过影响农民工的收入满意度和收入位置感知而产生间接且积极的作用。此外,无论参照对象是老家的村里人还是城市居民,感知到的收入位置的提高对于农民工的留城定居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其中与城市居民相比较所产生的收入位置感知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收入水平 收入感知 农民工 留城意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强 龙文进
本文通过对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影响农民工留城和返乡意愿的因素,发现在诸多因素中教育的作用最为明显,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农民工留在城市的意愿就越强;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在城市生活,而不愿返回农村老家;在外工作时间越长的人留在城市生活的意愿也更强;农民工留城和返乡的意愿同时受到婚姻状况与是否举家迁移这一状况的制约,举家迁移的农民工更偏好城市生活。本文还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留城与返乡的看法上与老一辈没有有结构性差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春 冯长春
以重庆市为例研究农民工住房状况与留城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住房状况、原籍是否为川渝两地、受教育年限、在重庆务工年限、年龄等因素对农民工留城意愿均有显著影响,其中住房状况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最大,年龄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为负。对此提出三点政策建议:政府部门应努力制定相应的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对部分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提供必要的救济和援助;尽快出台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相关政策;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关键词:
农民工 住房 留城意愿 重庆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春超 林芊芊
农民工群体的留城意愿及其决定因素是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一个基础问题。农民工的留城决策不仅取决于其个人的收益,还取决于整个家庭特别是其后代的收益。从农民工的行为决策出发,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结合274个城市衡量义务教育资源的相关指标,采用Probit和IV Probit模型,研究城市义务教育资源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义务教育资源对农民工留城意愿有正向影响。对于有子女义务教育需求的农民工家庭来说,教育资源的影响更大。在控制了户籍制度的影响后,估计结果仍然稳健。尽管部分农民工子女可能难以平等享受到城市的教育资源,但是这无法全部抵消城市义务教育资源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正向吸引作用。随着农民工对子女教育的要求提高,城市义务教育资源将对农民工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城市政府更大程度地向农民工开放义务教育资源是社会政策改革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农民工 义务教育资源 留城意愿 政策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海涛 傅琳琳 马禹琨
本文利用2016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实证研究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政府公共住房保障等公共政策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缴存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提供公共住房保障对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均具有显著地提升作用。此外,这三类公共服务对于留城意愿的影响在代际间和不同收入水平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总体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留城意愿更强,公共服务服务对于其留城意愿的影响也更显著。
关键词:
农民工 留城意愿 保障性住房 代际差异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袁方 史清华 卓建伟
基于Sen的可行能力理论,本文结合因子分析模型、Logit模型和夏普里分解方法,从功能性活动视角出发,构建了农民工回流决策行为的分解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2009年至2012年上海实地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农民工的回流比例较高。2009年选择回流的农民工占43.79%,到2012年则增加到52.42%;(2)随着时间推移,拥有高等教育、或25-34岁、或入沪时间1-3年的农民工回流比例增加最多;(3)对农民工回流率贡献最大的三个可行能力指标分别是经济状况、生活状况和精神感受;(4)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农民工回流大幅降低;随着年龄的增加,农民工回流逐步增加;随着进城时间的加长,...
关键词:
农民工 可行能力 回流 夏普利值分解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晓彤 杨潇 王天新
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自我概念一致性和参照群体影响的农民工购买意愿形成机理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真实自我概念一致性与理想自我概念一致性对农民工购买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参照群体的信息影响、价值表达影响和功利影响也能够提高农民工的购买意愿;此外,感知风险对真实自我概念一致性、参照群体影响与农民工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在这些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企业营销措施及政府政策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斌
有不少关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研究都对住房成本进行了测算,但是测算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其主要原因不仅在于测算方法上的高估与低估并存,更在于在测算思路上的多种认识分歧。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分歧,构建一个更为简明的测算框架,基于“居有定所”理念,用农民工与城市本地居民的现实住房差距来衡量其市民化的一次性住房成本;并利用CGSS2015、CHFS2015和CLDS2016调查数据进行测算,结果显示:目前,实现农民工住房市民化的一次性成本约为2.8万元/人,年住房成本约为1633元/人,人均和家庭住房成本工资比分别介于0.71~1.26和1.14~2.02之间;经济发展状况越好的地区农民工市民化住房成本及成本工资比越高,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和西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最低。因此,应因地制宜、因城施策,通过差异化住房政策有效促进各地农民工的住房市民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段志刚 熊萍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及其演变规律"课题组
农民工留城对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7省市的实地调研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个人特征,住房类型、有无农地、社会保险状况等经济因素,子女读书地和配偶工作地等家庭及社会因素,对农民工留城意愿有显著影响;而农民工工作地、在城市居住时间和就业状况等因素对农民工留城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