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6)
2023(11209)
2022(9512)
2021(9026)
2020(7436)
2019(17577)
2018(17598)
2017(33483)
2016(18729)
2015(21310)
2014(21928)
2013(21447)
2012(20203)
2011(18464)
2010(19109)
2009(17858)
2008(18226)
2007(16924)
2006(15262)
2005(13721)
作者
(54452)
(45510)
(45470)
(43897)
(28758)
(22021)
(20908)
(17634)
(17265)
(16710)
(15601)
(15326)
(14631)
(14469)
(14227)
(14113)
(13971)
(13248)
(13234)
(13228)
(11662)
(11294)
(11115)
(10564)
(10335)
(10316)
(10295)
(10199)
(9350)
(9260)
学科
(80105)
经济(79937)
(50344)
管理(48441)
(38870)
企业(38870)
(33667)
方法(32358)
数学(26643)
数学方法(26307)
中国(24035)
(23421)
业经(22423)
农业(22072)
(21703)
地方(17705)
(16523)
理论(14513)
(14296)
银行(14268)
(14217)
(13589)
(13272)
贸易(13263)
(13144)
(12858)
(12817)
金融(12814)
(12630)
财务(12596)
机构
学院(271162)
大学(269106)
(110578)
经济(107896)
管理(97626)
研究(94403)
理学(81904)
理学院(80905)
管理学(79383)
管理学院(78843)
中国(73761)
(57630)
科学(56511)
(55885)
(50388)
(49094)
(45434)
中心(44116)
研究所(43581)
财经(42067)
业大(39007)
(38923)
师范(38578)
农业(38084)
(37684)
北京(37238)
(35635)
经济学(34340)
(33013)
(32072)
基金
项目(164875)
科学(127988)
研究(126320)
基金(115817)
(99171)
国家(98149)
科学基金(82784)
社会(79747)
社会科(74147)
社会科学(74119)
(66164)
基金项目(60789)
教育(59358)
(54641)
编号(54432)
自然(50104)
自然科(48824)
自然科学(48810)
自然科学基金(47942)
资助(47244)
成果(47059)
课题(38404)
重点(37395)
(36988)
(36739)
(33466)
(33362)
教育部(31731)
大学(31637)
国家社会(31601)
期刊
(138634)
经济(138634)
研究(87818)
中国(62144)
(51265)
(45966)
学报(41930)
科学(37920)
教育(37854)
管理(34436)
农业(32970)
大学(32355)
学学(29898)
(29675)
金融(29675)
业经(25217)
技术(23854)
财经(21823)
经济研究(20680)
(18919)
问题(18578)
(15031)
(14951)
图书(13938)
技术经济(13270)
(13208)
理论(12950)
商业(12558)
农村(12451)
(12451)
共检索到431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秦小霞  
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乡村社会是由内向型农村转向外向型农村。这种转变,使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的认同条件发生变化或遭受破坏,也引起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这时的乡村民主政治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作为乡村民主选举制度的法律依据,存在一些缺陷,今后逐步作出一些技术性的调整是必要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党国英  
在传统乡村社会,可以有“自治”,但不会有“民主自治”,也不存在对民主政治的需求;产生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的乡村民主政治,是全社会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应该是全社会政治变革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中国推行乡村民主自治制度的进程中,富人政治和宗派政治可能会强化;乡村政治改革应遵从民主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慎之  
也要推动政治改革李慎之今天到这里来同大家一起庆祝《改革》杂志十周年纪念,本来是不准备讲话的,因为在我心目中,《改革》杂志十年来一贯提倡、推动经济改革,声誉卓著、功勋卓著,而我虽然50多年前也曾经是正牌的大学经济系毕业生,可是自从参加革命以来已经彻头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鹏云  
政治学与乡村问题的碰撞触发了乡村政治研究的热潮。从历时流变的过程来看,乡政村治研究逐步过渡到乡域政治研究;从分析范式转换来看,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逐步过渡到国家与社会的分析范式。当下乡村政治研究中有关国家政权建设方向的争议一直存在,不同思潮需要在沟通和对话中寻求理论的突围。通过全方位的检视,可以深入发掘乡村政治研究的知识社会学脉络,并期许新一轮研究热潮的到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雷晓明  
本文认为,中国农村新一轮改革的起点——农村税费改革具有超越减轻农民负担的更为深远的意义。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形成了对乡镇基层政府组织的财政紧约束而迫使乡镇基层政府通过机构改革、撤并乡镇来缩小政府规模,缩减政府职能,从而促进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飞龙  李路曲  
乡村社会的运作机理受制于宏观的结构性因素,面对政治变迁,乡村组织必须通过调适自身运作逻辑来予以有效因应。发展型体制要求乡村权威具有整合乡村秩序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政治锦标赛"模式下,政绩考核方式的变更对塑造乡村权威具有极大的影响。乡村社会在因应政治变迁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多种治理模式,但其治理绩效却极为悬殊。研究发现,在体制转型背景下,某些乡村逐渐演化出一种具有强烈发展导向的权威组织结构,在其导引下,能够达到整合乡村秩序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效能,进而展现出较高的社会治理绩效。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飞龙  李路曲  
乡村社会的运作机理受制于宏观的结构性因素,面对政治变迁,乡村组织必须通过调适自身运作逻辑来予以有效因应。发展型体制要求乡村权威具有整合乡村秩序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政治锦标赛"模式下,政绩考核方式的变更对塑造乡村权威具有极大的影响。乡村社会在因应政治变迁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多种治理模式,但其治理绩效却极为悬殊。研究发现,在体制转型背景下,某些乡村逐渐演化出一种具有强烈发展导向的权威组织结构,在其导引下,能够达到整合乡村秩序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效能,进而展现出较高的社会治理绩效。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春城   王帅  
本文从外部的“国家与乡村关系”和内部的“乡村自治秩序”两方面来理解乡村政治及其变迁,借助政策反馈理论的核心观点“政策塑造政治”搭建“政策-政治”分析框架,从政策过程角度阐释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两个时期的乡村政治及其变迁过程与机理。本文研究表明,反映不同时期国家与乡村关系的政策安排会引起乡村社会内部政治活动参与方式的改变。受政策的解释效应、资源效应和学习效应影响,国家行动者和乡村行动者的认知、能力与行为发生转变,进而改变国家力量和自治力量对乡村社会的作用方式,二者分别塑造了新的国家与乡村关系和新的乡村自治秩序,最终呈现为国家与乡村关系和乡村自治秩序的更迭,即政策过程重塑了乡村政治:由取消农业税时期的“悬浮给予”变迁为精准扶贫时期的“精准分配”,又由精准扶贫时期的“精准分配”变迁为乡村振兴时期的“融合发展”。“政策-政治”分析框架所揭示的乡村政治变迁机理表明,在开展有关乡村的政策分析和政治分析时,既要关注政治对政策的影响,也不能忽视政策对政治的反作用,既要关注政策安排对乡村发展所产生的直接效应,更要关注政策过程对乡村政治所产生的重塑效应,以实现政策与政治的深度良性互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务勇  
当代中国政治改革的发生过程,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就是政治制度的供给过程,而政治制度的供给主体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政府,政治制度供给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政府提供政治制度安排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政治制度的引进与吸收;二是政治制度的创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余碧成  
我国的经济改革当前正处于十字路口。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经济基础的变革必须有上层建筑的变革相配套,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有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当然,在我国,这是在共产党自己领导下进行的变革,因此,可以说,这是一场全新的革命。 当前突出的问题是金融体制的混乱,看来只是经济问题,但从深层次看,其实,是政治问题。现在,有些地方银行处于破产状态,甚至企业和居民都取不出到期存款。其根源有二,一是银行长期以来给不少亏损的国营企业贷款,形成呆帐;二是某些权力机关,甚至银行本身,以权谋私,任意占用贷款,把肥水流到自己腰包里,而又对投资不负责任,又形成呆帐。 因此,目前采取的提高利率,实行保值储蓄,以增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肖唐镖  
原本作为接待来信来访之秘书功能的信访,经过30余年、尤其是近十年来的发展,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信访政治",信访的机构、人员、职能和角色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获得了地方性立法的保障。然而,访民和一般民众的权利、尤其是其权利的法治保障,却并未获得相应的提升。这种背反情况的出现,正是威权体制的产物,也暗合于中国传统体制之精神。文章认为,信访政治严重悖于现代国家建设的民主、法治与科学精神。信访体制的改革,应当回到其宏观体制之根,推动宏观体制本身的民主化、法治化和科学化改革;应当厘清宏观体制和结构中的信访权力角色与功能定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青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迁。从宏观社会背景看,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乡土社会的"地方性"特征正趋于消解,传统以地缘和血缘为纽带形成的非正式社会规范日渐式微,乡村社会呈现出利益分化与规范多元的格局。从微观社会结构看,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但进入诉讼渠道的案件类型中陌生人/半陌生人纠纷以及经济类纠纷总体占比较高且有持续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乡村人民法庭在硬件设施、人员结构以及司法的规范化层面亦获得充分的发展。这一系列深层次的转变,构成了当代中国乡村法治建设和乡村司法全新的社会背景。为顺应变迁后的乡村社会及其法治需求,亟需转变现行理论和政策层面对乡村司法的工具主义定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树春  
俄罗斯实行宪政民主制度,要求有一部至高无上的宪法。并在宪法范围内推行民主制度,经过几年的改革,目前俄罗斯宪政制度的框架已基本建立起来。俄罗斯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其过渡性,目前的民主化进程正处于由高度集权政治向民主政治过渡阶段——权威政治的初始阶段,要建立起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制度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端阳  李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相呼应。当前,社会治理的薄弱环节在乡村,本文回顾了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从宏观脉络综述和解析乡村治理的变革轨迹。从对历史的梳理中,回应当下乡村治理中仍然存有的问题,通过治理主体、治理结构与治理文化的分类探讨,建构乡村治理的"问题器"。最后,文章将探讨解决当下乡村治理主要问题的路径选择,以起到解决问题的反思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