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4)
2023(12157)
2022(10324)
2021(10010)
2020(8235)
2019(19334)
2018(19032)
2017(36929)
2016(19867)
2015(22547)
2014(22250)
2013(22155)
2012(20263)
2011(18473)
2010(17955)
2009(16372)
2008(15761)
2007(13287)
2006(11586)
2005(10185)
作者
(55427)
(45986)
(45481)
(43514)
(29345)
(21838)
(20742)
(18239)
(17379)
(16115)
(15639)
(15504)
(14557)
(14248)
(14140)
(14018)
(13700)
(13420)
(13056)
(12870)
(11275)
(11254)
(10895)
(10328)
(10264)
(10171)
(10061)
(9914)
(9088)
(8992)
学科
(82506)
经济(82420)
管理(55448)
(52726)
(43512)
企业(43512)
方法(38795)
数学(34166)
数学方法(33866)
中国(24177)
(20690)
(19524)
业经(17748)
(16718)
贸易(16709)
(16462)
(16333)
地方(14740)
(14184)
农业(13877)
(13074)
环境(12776)
(12492)
银行(12460)
理论(12375)
(12368)
财务(12309)
财务管理(12292)
(12048)
金融(12047)
机构
大学(282380)
学院(277832)
(118357)
经济(116160)
管理(113018)
理学(98650)
理学院(97591)
研究(96558)
管理学(96165)
管理学院(95664)
中国(72471)
(60523)
科学(57836)
(51091)
(47444)
研究所(43688)
中心(42227)
财经(42071)
(40716)
业大(39458)
北京(38936)
(38615)
(36602)
经济学(36537)
(36522)
师范(36250)
(35063)
经济学院(33025)
农业(31867)
财经大学(31676)
基金
项目(194907)
科学(154242)
研究(144234)
基金(143971)
(125130)
国家(124153)
科学基金(106722)
社会(92567)
社会科(87768)
社会科学(87746)
基金项目(76518)
(72095)
自然(68262)
自然科(66674)
自然科学(66660)
自然科学基金(65489)
教育(65197)
(61948)
资助(59428)
编号(57630)
成果(46932)
(44495)
重点(43101)
(41280)
(40418)
课题(39094)
国家社会(38799)
教育部(38573)
创新(37702)
人文(37238)
期刊
(123080)
经济(123080)
研究(84905)
中国(48909)
学报(42373)
管理(40556)
科学(40448)
(36579)
(36466)
大学(32353)
学学(30231)
教育(29068)
农业(26324)
(22820)
金融(22820)
技术(22423)
经济研究(21031)
财经(20501)
业经(18220)
(17507)
问题(16136)
图书(14973)
(14130)
理论(13812)
(13727)
技术经济(13463)
科技(13203)
世界(13153)
实践(12437)
(12437)
共检索到397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牛晓健  姜波克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现实,重新界定了中国资本外逃的内涵,并对中国的资本外逃进行分类,探索了中国现阶段资本外逃的资金来源构成,分析了资本外逃所采用的方式和具体途径,通过对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研究,找出了资本外逃存在的现实依据,提出了治理资本外逃的对策建议:(1)切断资本外逃的渠道,严厉打击地下钱庄、地下外汇黑市;(2)对异常的资本流动建立金融监管的“防火墙”;(3)追缴境外的外逃资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友  刘本  
资本外逃是金融危机产生的催化剂与蔓延的助动器 ,对一国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通过介绍资本外逃及其测算模型 ,运用间接法对我国资本外逃进行估算 ,结果显示中国存在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在详细分析中国资本外逃的产生原因之后 ,具体提出了一些相关防范对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胜刚  田冬炜  
本文首先对资本外逃的规模和形式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入世后中长期内资本外逃的变化趋势 ,最后提出我国有效遏制资本外逃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晓峰  
Sincethereformandopen -doorpolicywascarriedout,Chinahasbeenimportingcapitalaggres sivelytospurtherapideconomicgrowth.From1979totheendof1998,thegrandtotalofforeign capitalactuallyusedamountedtoUS$406.9bn,andsince1993,Chinahasbeen,insuccessive6years, thesecondlargestcountry,onlysecondtoAmerica,int...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援成  
资本外逃是国际经济间较为普遍的现象,如何估测我国资本外逃的数量始终是一个难题。采用直接分析法进行估测得出的结论是,我国近15年来始终存在资本外逃,尤其是自1995年以来有较明显的增加;但从与GDP的相对比重看,自1991年以来变化并不大。在考察资本外逃时,还要注意研究货币政策的选择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笑梅  
近年来,中国的资本外逃现象日益引起国际经济界的广泛关注。这是在我国实行外汇管制和政府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管下出现的,随着未来中国加入国际世界贸易组织和进一步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对大陆资本的外逃监管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国家在进一步强化资本跨国流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庆云  田晓霞  
本文对中国 1 982 -1 998年资本外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在刺激中国资本外逃的国内风险因素当中 ,财政赤字和滞后期的人民币汇率高估因素所起的推动性作用比较显著 ;中国政府对内外资实行的差别待遇政策所形成的可套利空间是促使国内资本外逃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外较高的实际利率作为一种外部利好因素对中国的资本外逃起着拉动性作用 ;中国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严格的资本管制和外汇管制措施对中国的资本外逃起到了较显著的抑制性作用和限制性作用。
关键词: 资本外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凤娟  
资本外逃是一种不正常的资本流动。随着国际资本的频繁移动 ,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相继出现资本外逃现象。我国在 2 0世纪 90年代 ,尤其是 90年代下半期也出现了较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资本外逃的一般动机是出于预防货币风险 ,我国的资本外逃虽然也存在这样的动机。然而 ,我国的资本外逃在原因和方式上具有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对于有效控制资本外逃 ,我国政府的明智选择应该是以提高居民和企业对我国经济的信心为主。同时 ,逐渐放松管制 ,完善法律和监管环境 ,并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清河  
资本外逃(Caital Flight)亦称资本转移或资本逃避。它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稳定状况和金融体系潜在危机程度的重要指标。其广义定义是指“生产资源由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流失”,即指一切贫国向富国的生产资源(包括资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流失现象。狭义定义是指那种为规避风险或当局管制而出现的“非正常资本外流”。即指一国居民出于安全动机、避税动机或其他动机而将财富转移到本国政府管辖之外出现的“非正常资本外流”,它是各国货币当局明文禁止的资本流出活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牛晓健  姜波克  
文章在把握资本外逃实质性内涵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资本外逃,将脱离国内监控、不向政府纳税的对外投资纳入资本外逃的范围,在国内首次深入研究了资本项目下的资本外逃问题,借鉴并改进了多利法(Dooley Method),在相关数据有限的条件下首次测算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资本项目下的资本外逃的规模,分析资本项目下资本外逃的负面效应,并就如何治理资本项目下资本外逃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杜蕴  
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化和转型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越来越为理论界瞩目。本文在测算我国经济转型时期资本外逃数额的基础上,探讨了宏观环境的负面因素和腐败问题与资本外逃的关系,认为腐败行为导致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资本外逃的形式被外化的,如果腐败问题得不到根治,将会进一步加剧我国的资本外逃状况。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建国  黄凌莹  
利用1982-2004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资本外逃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名义汇率贬值、美国与中国存款利率差、财政赤字、中国政府内外资差别待遇政策对资本外逃都起到了推动性作用,而外汇储备、国内生产总值则对资本外逃起到了抑制作用。因此,对中国政府来说,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建立灵活、市场化的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实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进一步消除内外资的差别待遇是防止资本外逃最根本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