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48)
2023(18410)
2022(15423)
2021(14619)
2020(12059)
2019(27634)
2018(27494)
2017(52285)
2016(28860)
2015(32673)
2014(32544)
2013(32172)
2012(29769)
2011(27067)
2010(27011)
2009(25083)
2008(24524)
2007(21865)
2006(19543)
2005(17492)
作者
(83657)
(70056)
(69184)
(65986)
(44244)
(33357)
(31321)
(27438)
(26382)
(24847)
(23652)
(23505)
(22203)
(22139)
(21829)
(21296)
(20600)
(20412)
(19895)
(19853)
(17494)
(17388)
(16799)
(15961)
(15655)
(15507)
(15489)
(15477)
(14126)
(13963)
学科
(116271)
经济(116110)
(82871)
管理(79917)
(60373)
企业(60373)
(52342)
方法(46862)
数学(40285)
数学方法(39879)
农业(34661)
中国(33978)
业经(30454)
(29952)
(27131)
(24889)
地方(22851)
(21932)
贸易(21917)
(21399)
(19946)
银行(19895)
(19652)
(19070)
(18436)
金融(18428)
环境(17870)
理论(17790)
(17501)
财务(17422)
机构
大学(408557)
学院(407751)
(168185)
经济(164706)
管理(156664)
研究(145515)
理学(134780)
理学院(133247)
管理学(131112)
管理学院(130372)
中国(111604)
科学(88228)
(88174)
(83197)
(77133)
(74015)
研究所(67084)
中心(65900)
业大(65506)
农业(64201)
(61051)
财经(60490)
北京(55865)
(55095)
(53882)
师范(53336)
(52009)
经济学(50013)
(48242)
经济学院(44959)
基金
项目(275010)
科学(216304)
研究(203395)
基金(200040)
(175135)
国家(173645)
科学基金(147749)
社会(128486)
社会科(121409)
社会科学(121376)
(106227)
基金项目(105695)
自然(94491)
自然科(92231)
自然科学(92210)
教育(92093)
自然科学基金(90565)
(89594)
编号(83127)
资助(81221)
成果(69061)
(61732)
重点(61709)
(59342)
课题(57508)
(56754)
国家社会(53400)
创新(53065)
(52610)
教育部(52466)
期刊
(192664)
经济(192664)
研究(123901)
中国(87453)
(82915)
学报(68361)
科学(62423)
(58632)
管理(56407)
农业(56277)
大学(52278)
学学(49298)
教育(46024)
(40540)
金融(40540)
技术(34082)
业经(33804)
财经(29730)
经济研究(29102)
(27885)
问题(25652)
(25436)
(21811)
世界(20577)
图书(19599)
科技(19296)
技术经济(19293)
(19125)
理论(19052)
业大(18558)
共检索到619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冰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加快,各阶层利益的分化和冲突也逐渐加剧,农村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愿望和要求也十分强烈。本文从利益表达机制的概念出发,概括了转型期农村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健全和完善农村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法律、法规,拓展利益表达渠道和提高利益表达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珂  
近年来国家始终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农民工和破产企业职工是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来源,这类弱势群体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保障,往往会在生活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使他们感到孤独无助,不可避免地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因此国家不仅从宏观政策上帮助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而且从情感关怀入手,不断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如何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他们有哪些方面的权益需求?又有着何种的情感需求?王宏的著作《中国弱势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基于农民工与破产企业职工两大群体》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翔,张亮,南京辉,冯占春  
从健康—经济收入2个维度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和分类,阐述了“弱势临界点”的观念。同时,对农村弱势群体在健康状况、卫生需要和满足程度、卫生服务筹资以及健康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弱势状态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农村弱势人群健康弱势”的概念,对农村弱势群体摆脱健康弱势状态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翔,南京辉,张亮  
提出从农村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来界定农村弱势群体的观念,给出了农村弱势群体是农村居民中经济水平极其低下,在竞争中处于绝对弱势的群体的界定。并对农村弱势群体在经济、健康、社会负担、文化教育等方面生存弱势状态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生存弱势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军  陈希勇  
一、我国农村弱势群体形成原因关于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形成的原因,国内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探讨,如马卫国(2004)归纳为不思进取的意识、自然条件和非正常因素(不公正所产生的贫富差距),黄会杰(2004)、赵常兴(2005)等学者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社会分配制度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是农村弱势群体形成的根本原因。这种探索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娟  樊文星  
农村税费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但农村弱势群体受到影响,主要表现在弱势群体收入、社会减免、社会保障等福利水平减少,受教育水平下降,主要原因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财政收入减少、教育投资下降、转移支付不规范等政策设计问题。农村弱势群体的特征决定他们承受逆境的能力差,需要社会关注。为此提出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后弱势群体福利水平下降的政策措施。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君  马茹茜  
教育是增长农村弱势群体知识,提高他们整体素质、能力和农村社区品味的关键所在。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政府给予农村弱势群体在教育服务方面以强势关怀,这是坚持先富与共富并重、效率与公平并重原则的体现。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教育服务农村弱势群体的价值,认真剖析教育服务农村弱势群体中存在的问题,创建科学、高效、合理的农村弱势群体教育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作用,有效运用多种教育服务策略,大力提升为农村弱势群体服务的教育功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危兆宾  
农村弱势群体属于我国弱势群体中的一类,农村弱势群体除了包括老年人群体、残疾人群体、未成年群体、疾病弱势群体,还包括因自然条件限制而处于贫困状况的农民。关注农村弱势群体是社会公正、共同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和谐理念需要,防止市场经济"马太效应"的加剧和社会问题"水桶效应"的发生应从农村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开始。忽视农村弱势群体将会出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社会惨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昊青  
信息权利是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在信息域中的延伸与拓展,信息权利平等是信息公平的内在诉求。在分析弱势群体信息权利表达的基础上,提出保护信息权利的基本原则,进而探讨弱势群体信息权利的保障举措,包括增强信息权利意识、培育利益集团、健全权利保护机制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侠  陈娥英  孟宏斌  
本文从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弱势群体医疗保障的制度缺陷;提出农村弱势群体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即重点保障失地农民、农民工、贫困农民三类农村弱势群体,完善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保障措施包括:明确政府职责,选择适宜模式,强化医疗救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景峰  
1998年以后,中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摸着石头过河"已不切实际,正确的导向变得尤为重要,市场机制为经济发展注入了竞争活力,其作用日益凸显。20多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主旋律的中国改革,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但其代价是十分巨大的。弱势群体的出现,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症结,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笔者将从对弱势群体的状况、成因和特征等方面的阐述,引出对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的思考和探讨,试图找出促进弱势群体就业的出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槐庆  吴慎重  
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由于资源环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叶剑峰  
2009年10月12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了《珠三角第一代打工者没法退休》的节目,看过以后使人心酸,甚至感到震惊。由于政策衔接和制度设计等等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君  
农村社区教育因其具有全员性、全程性、全方位和灵活多样性的特点以及价值和功能多元化的独特优势,能够在提高农村弱势群体的整体素质,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和致富能力,促进社会公平公正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农村社区教育应该改变目前松散而且游离于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坚持"关注弱势、促进公平、面向农村、服务农村弱势群体"的核心理念,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明确教育定位;理顺关系,建立"政府统筹、多方参与"的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创立多元化的筹融资渠道;丰富形式与内容,大力开展弱势成人学习活动,实施"多教结合";整合资源,创建"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和"三网融合"的资源共享平台;建立评价与激励机制,提高农村弱势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