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61)
- 2023(12785)
- 2022(10465)
- 2021(9921)
- 2020(8024)
- 2019(18767)
- 2018(18615)
- 2017(35565)
- 2016(19044)
- 2015(21588)
- 2014(21269)
- 2013(20888)
- 2012(19958)
- 2011(18249)
- 2010(18392)
- 2009(17154)
- 2008(16750)
- 2007(14838)
- 2006(13653)
- 2005(12573)
- 学科
- 济(101003)
- 经济(100890)
- 管理(46924)
- 业(43889)
- 方法(35297)
- 企(33591)
- 企业(33591)
- 数学(31467)
- 数学方法(31247)
- 中国(27606)
- 农(23745)
- 地方(22533)
- 业经(19486)
- 制(18845)
- 财(18024)
- 学(17728)
- 贸(17560)
- 贸易(17546)
- 易(16976)
- 融(16021)
- 金融(16018)
- 农业(15623)
- 银(15025)
- 银行(15002)
- 行(14606)
- 地方经济(14102)
- 体(14088)
- 环境(13243)
- 和(12188)
- 发(11666)
- 机构
- 大学(278649)
- 学院(273090)
- 济(131344)
- 经济(129080)
- 研究(106640)
- 管理(99090)
- 理学(84069)
- 中国(83428)
- 理学院(82951)
- 管理学(81756)
- 管理学院(81204)
- 京(60461)
- 财(59986)
- 科学(58625)
- 所(53433)
- 研究所(48117)
- 财经(47064)
- 中心(46458)
- 经济学(43417)
- 经(42989)
- 农(41172)
- 江(40795)
- 北京(39365)
- 经济学院(38808)
- 范(38728)
- 师范(38471)
- 院(37881)
- 财经大学(34994)
- 业大(34031)
- 师范大学(31978)
- 基金
- 项目(173044)
- 科学(138152)
- 研究(130069)
- 基金(129121)
- 家(112793)
- 国家(111549)
- 科学基金(94579)
- 社会(87241)
- 社会科(82670)
- 社会科学(82648)
- 基金项目(66954)
- 省(62306)
- 教育(59115)
- 自然(57216)
- 自然科(55871)
- 自然科学(55850)
- 自然科学基金(54905)
- 划(53986)
- 资助(52872)
- 编号(50222)
- 成果(42837)
- 部(40776)
- 重点(39246)
- 发(38866)
- 国家社会(37957)
- 教育部(35712)
- 课题(35657)
- 创(35348)
- 中国(35097)
- 人文(33724)
- 期刊
- 济(154728)
- 经济(154728)
- 研究(95293)
- 中国(60761)
- 财(44289)
- 管理(38990)
- 科学(38880)
- 学报(37887)
- 农(37859)
- 融(31454)
- 金融(31454)
- 大学(29810)
- 教育(29721)
- 学学(27618)
- 经济研究(26306)
- 农业(25364)
- 财经(25017)
- 技术(21990)
- 经(21878)
- 业经(20708)
- 问题(20463)
- 贸(18506)
- 世界(17998)
- 国际(17522)
- 业(14835)
- 技术经济(14428)
- 统计(12900)
- 资源(12536)
- 经济问题(12492)
- 现代(12463)
共检索到440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谢玉华 江贝贝 苏策
与中国的社会发展历程相似,越南在1986年也进行了其称之为"革新开放"(doi moi)的经济改革。改革至今的三十年间,越南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社会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关系作为一个支撑经济改革稳定顺利进行的重要子系统,其变革的步子比中国大,研究越南劳动关系的变革,借鉴其经验教训,对中国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大有裨益。
关键词:
劳动关系 越南 集体谈判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廖春霞 阮氏秋霞 梅雪恒 李敏
越南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中国家,自1989年经济革新以来,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此带来了劳动关系规制的变化,而加入TPP则是越南劳动关系新的转折点。本文分析了越南劳动关系规制在加入TPP前后的转型过程和特征,发现其治理模式正由政府主导向劳资自治的模式转型,即政府将转变其角色,在市场失灵后调解劳资冲突,但与此同时有可能带来越南企业和劳工之间的冲突增多。本文最后建议中资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实施在越投资战略时,需要考虑劳资冲突风险,并制订好相应的应对预案。
关键词:
越南 转型 劳动关系规制 TPP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蔡琛
近年来,在全国财政收入逐年跨越新台阶的同时,预算超收问题也逐渐成为普遍关注的话题。回顾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财政收入的变动趋势,在1994—2007年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安增科
在众多劳动市场制度类型中,欧洲模式堪称典范。东欧转型国家的劳动市场制度改革即以此为目标,其改革效果为我们学习欧洲模式提供了前车之鉴。从形式上看,转型国家在就业保护、劳动财税和工会制度等方面已经与欧洲模式非常相似,但实际效果却大相径庭,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与欧洲相反的变化,劳动力管理模式也出现了前东欧模式和前苏联模式的分化。其中的原因是双方的经济基础不同、制度背景各异。中国的劳动市场制度改革应当因地制宜,兼顾安全性与灵活性的平衡,避免重蹈转型国家的覆辙。
关键词:
欧洲 劳动市场制度 转型国家 改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当代市场经济国家竞争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院“竞争政策比较研究”课题组我国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制定和完善竞争政策对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的作用日益重要。考察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竞争政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我国研究制定竞争政策体系具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敏光
平台经济正在改变着传统劳动关系的经济基础,这既体现了市场机制进化的一面,却也给劳动关系的司法认定带来了困惑和挑战。要理解一个点,先要理解整个坐标系。只有基于历史的逻辑——劳动者主体性的不断觉醒,这种困惑和挑战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消除,并进而为劳动关系的进一步变革提供指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高凤勤 王朝才 王志伟
贫富差距已成为世界性难题,遗产税作为调节财富分配的政策工具之一,在全球得到了广泛应用。以OECD和金砖国家为代表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在征收遗产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为我国的遗产税改革提供重要启示。本文总结了这些国家遗产税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并以此为鉴,为我国今后的遗产税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市场经济国家 遗产税 贫富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邹志强
当前群体性崛起的新兴国家成为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最大推动力量,但其相对于发达国家仍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新兴国家群体的全球共同利益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动性不断增强,客观上要求新兴国家之间加强合作。中国可以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与新兴国家合作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也有能力在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力量上升过程中扮演安全港与稳定锚的角色。中国应以体系内的国际合作为基本原则,发挥关键而非主导的角色,探讨构建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核心的多种合作机制,并将之与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未来,新兴国家有可能与发达国家、周边国家一起构成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战略方向。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新兴国家 中国 合作 变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松龄
论劳动价值思想与效用价值思想的对立统一关系及其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揭示李松龄在劳动价值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效用价值思想也在形成和发展,而且二者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处于对立状态。因为认识上的对立,效用价值论者不愿意吸收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思想;劳动价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勇 侯桃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发展,各国就业问题出现新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世界各国尽管国情不一,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提高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调控目标。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对当今中国解决就业问题无疑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西方发达国家 就业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臧志风
1992年11月下旬,我随中央党校代表团去越南进行了短期访问,对其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问题进行了考察。 一、越南改革的大体进程和现状 越南在1975年解放了南方,按北方模式实现了南北统一。当时以西贡市(现称胡志明市)为中心的10来万资本家随美国撤军跑了9万多人,余下1万人下放农村和边远地区进行改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敏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主旋律,从最初的认知改变到之后的各种功能、作用等重新界定,形成一个渐进式的转型过程。劳动关系制度转型也是如此,即从国家、企业和职工利益一体型的、统筹统包的"铁饭碗"劳动制度转向了以劳动力市场为基础的、产权经营权和劳动权分离和独立的"契约"型劳动制度。在这个过程中,雇主从无到有,其主体被确立和被接受是渐进式的过程;其政治参与经历了观念上的反对到接受和鼓励;除允许追求利益目标之外,还被要求履行雇主责任;但雇主组织功能发挥滞后于转型经济发展所需。整个转变是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认识而逐渐深化的,期间雇主所表现出的企业家创业创新精神对转型经济及和谐劳动关系的贡献日渐显著和重大。
关键词:
雇主 地位 市场经济 转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易云霓,方立
卫生经济政策,是政府为达到一定目标,干预卫生系统经济工作的运行,调整卫生服务过程中有关各方(提供者、购买者和消费者)利益关系的经济措施和手段;是指导一段时期内卫生经济工作的方针。卫生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调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关系到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布鲁斯·E·考夫曼 王潇
本文论述了构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政策基础的核心原则——劳动力具有人身属性而非一种商品,并且认为劳动关系领域主要涵盖劳动问题和雇佣关系这两个核心因变量。本文利用这一核心原理以及源于制度经济学的互补理论将理论框架进行扩展,不仅解释了雇佣关系和劳动问题的本质,也解释了劳动经济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理论缺陷。作为劳动关系基本定理的来源,本文用此框架来阐述一个不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及组织组成的复杂的经济体中的最优经济行为,并且说明一定程度的劳动保护主义会促进经济效率和人类福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微波
劳动关系理论的起源、发展与早期制度经济学存在一定的关联。以康芒斯为代表的早期制度经济学家对劳动关系的理论贡献体现在:以制度作为分析研究劳动关系的基本框架;强调"人的因素"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倡导在劳动关系中实施工业民主;劳资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存在缺陷。本文从早期制度经济学家对劳动关系的理论探索中得出两点重要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