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7)
- 2023(15883)
- 2022(13084)
- 2021(12048)
- 2020(10204)
- 2019(23534)
- 2018(23225)
- 2017(45354)
- 2016(24594)
- 2015(27782)
- 2014(27975)
- 2013(27396)
- 2012(25178)
- 2011(22387)
- 2010(22268)
- 2009(20643)
- 2008(20389)
- 2007(18354)
- 2006(15779)
- 2005(14099)
- 学科
- 济(109149)
- 经济(109040)
- 业(68816)
- 管理(68114)
- 企(56094)
- 企业(56094)
- 方法(49965)
- 数学(44346)
- 数学方法(43798)
- 农(29617)
- 中国(27999)
- 财(26446)
- 业经(23861)
- 地方(23212)
- 学(20375)
- 农业(19576)
- 制(19355)
- 贸(18623)
- 贸易(18613)
- 易(18014)
- 务(16746)
- 财务(16688)
- 财务管理(16645)
- 企业财务(15831)
- 融(15569)
- 金融(15565)
- 技术(15453)
- 银(15349)
- 理论(15335)
- 银行(15312)
- 机构
- 学院(353142)
- 大学(352894)
- 济(148760)
- 经济(145825)
- 管理(137515)
- 理学(118771)
- 研究(118510)
- 理学院(117488)
- 管理学(115341)
- 管理学院(114697)
- 中国(88838)
- 京(74280)
- 科学(72207)
- 财(66542)
- 所(59412)
- 农(59276)
- 中心(55614)
- 研究所(54064)
- 财经(53826)
- 业大(53066)
- 江(52663)
- 经(48851)
- 农业(46630)
- 经济学(46354)
- 北京(46217)
- 范(45647)
- 师范(45118)
- 院(42825)
- 经济学院(41983)
- 州(41562)
- 基金
- 项目(240115)
- 科学(189474)
- 基金(175001)
- 研究(173097)
- 家(153449)
- 国家(151958)
- 科学基金(130479)
- 社会(110809)
- 社会科(105196)
- 社会科学(105161)
- 省(94158)
- 基金项目(92618)
- 自然(84556)
- 自然科(82623)
- 自然科学(82599)
- 自然科学基金(81098)
- 教育(79995)
- 划(79192)
- 资助(72103)
- 编号(69053)
- 成果(55286)
- 重点(54451)
- 部(53433)
- 发(52843)
- 创(49684)
- 课题(47891)
- 创新(46510)
- 科研(46473)
- 国家社会(46431)
- 教育部(45763)
共检索到513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晓猛
从市场化指标设计角度出发,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作为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代表性指标。通过对产业结构调整指标的设计与评价,来分析不同转型国家之间市场化进程的地区差异情况。本文的研究表明,不同国家的经济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生产率及国际竞争力。为此,转型国家产业和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要善于捕获住全球环境下不断涌现的新机遇,寻求制高点,使其与制度的安排——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在转型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用经济发展来促进经济转型,最大限度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缩小地区差距,加速市场化进程的深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亚玲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政府不断推出和细化产业政策以调整西北地区产业结构。但是,由于产业政策本身存在诸多问题,造成了西北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调。要解决以上问题,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需要处理好五个方面关系:处理好产业结构调整与地区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产业政策体系内部关系;处理好产业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关系。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产业政策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慧慧
依据面板门槛模型的相关设定,利用中国200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产业结构和市场化进程为门槛变量,以产业结构为门槛依赖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运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与优化,环境污染水平先上升后下降,环境质量先恶化后改善;第二,在产业结构和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中,市场化进程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当市场化进程较高时,产业结构的提高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水平,使环境质量得以提升;当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文哲 孔庆洋 郭斌
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一直是相互冲突又相互协调的两大主题。在中国政府"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指导下,选取中部地区1997—2017年相关面板数据,对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地区产业调整的门槛效应和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正式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有效的倒逼作用,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不一。随着正式环境规制强度逐渐增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大致呈先促进、后抑制的过程。提出了正式环境规制多样化、加强非正式规制的力量和制度创新、规范环境规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产业结构 门槛效应 中部地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丹 李骄
本文基于2006-2017年流通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以市场化程度为门限变量的面板回归模型,对外资进入影响流通产业结构的门限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外资进入影响流通产业结构的机制发现,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政府与市场关系、资源要素市场发展程度和中介组织与法制环境建设是外资进入影响的主要途径;门限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外资进入对流通产业结构变化存在双重门限的影响,其中外资总额占流通经济比例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对流通产业结构显著优化,但在市场化程度较低门限下阻碍结构优化,同时反映出流通产业结构对外资总额比例的反应较为敏感;外资注册资本占流通资本比例对流通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较为缓和,在不同市场化门限下的改善效果均为正,但优化程度和弹性值均低于外资总额占比指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方亚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桂玲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曾克强 罗能生
社会资本对经济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测度社会资本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模型和经验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路径及其区域效应和结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符合市场比较优势的产业集聚、市场信息认知度的提升和交易成本的降低是社会资本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理论路径;社会资本对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呈现出了U型路径,其中社会网络起主要作用;社会资本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呈现出了倒U型路径,其中社会规范起主要作用。在不同经济区域,社会资本及其构成的影响路径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焱林
调整产业结构一直是我国经济理论研究的主题,也是我国长期的经济政策,但由于静态分析多于动态分析,实践的结果并不理想,结构不合理没有得到很大改善,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本文从动态的角度进行计量分析表明: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结构的成功转换,结构转变是一个不间断过程,适时适度地调整产业结构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通过设计产业结构调整系数这一指标来综合度量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即在一定时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幅度。利用历史资料,寻求一种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以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克莎
“九五”期间 ,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 ,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加强了市场需求的调节作用 ,体制改革的推进提高了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 ,对外开放的进展增强了外部经济的促进作用。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展看 ,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没有得到有效调整 ,劳动力结构转变的进展比较缓慢 ,但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升级取得了一定进展 ,尤其是产品和品种结构的优化进展较快。从实证分析中我们得出了几点认识 :产业结构调整依然受到体制性问题的制约 ;需求制约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机制 ;同时 ,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性作用应当在调整中加强。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调整 进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立勋 刘媛媛
文章根据农业产业结构的内涵和本质,选取了畜牧业与种植业总产值比值、粮经比、农村就业人员中从事非农产业所占比重等十一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1978~2008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进行了测度: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呈波动上升趋势;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历经增量调整、非农产业发展、结构优化、追求效益、可持续发展共五个阶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立勋 刘媛媛
文章根据农业产业结构的内涵和本质,选取了粮经比等十一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1978——2008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进行了测度,并据此得出: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呈波动上升趋势;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历经增量调整、非农产业发展、结构优化、追求效益、可持续发展共五个阶段。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效果 测度 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文婷
文章采用2002-2014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系统矩估计方法,研究了信息化发展对中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差异化影响。得出的结论为:从全国层面看,信息化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地区的信息化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均有较好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对第二产业却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中西部地区的信息化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均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对产业结构升级和第三产业却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