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16)
2023(16250)
2022(13829)
2021(12788)
2020(10509)
2019(24238)
2018(24252)
2017(46577)
2016(25235)
2015(28250)
2014(28436)
2013(28295)
2012(26405)
2011(23897)
2010(24133)
2009(22139)
2008(21263)
2007(18700)
2006(16794)
2005(15170)
作者
(73270)
(60893)
(60457)
(57558)
(39084)
(29266)
(27515)
(23797)
(23282)
(21879)
(20891)
(20821)
(19651)
(19450)
(18827)
(18695)
(17926)
(17621)
(17491)
(17441)
(15401)
(15083)
(14618)
(14157)
(13796)
(13641)
(13552)
(13386)
(12346)
(11883)
学科
(119714)
经济(119607)
管理(67483)
(65391)
(50678)
企业(50678)
方法(43436)
数学(37292)
数学方法(36919)
中国(32665)
地方(31825)
(31517)
业经(26153)
(25072)
(22913)
农业(22265)
(18663)
(18438)
贸易(18422)
地方经济(17751)
环境(17732)
(17694)
(17091)
理论(16833)
(16556)
银行(16512)
(16491)
金融(16488)
技术(15978)
(15889)
机构
大学(357458)
学院(356920)
(149585)
经济(146407)
管理(138028)
研究(128950)
理学(118042)
理学院(116620)
管理学(114728)
管理学院(114079)
中国(95932)
科学(78929)
(78484)
(66014)
(65520)
研究所(59447)
(58175)
中心(57244)
(56735)
财经(51938)
业大(51849)
(50128)
北京(49900)
师范(49659)
(47001)
(46983)
农业(44969)
经济学(44823)
(44003)
师范大学(40294)
基金
项目(238523)
科学(187114)
研究(176660)
基金(170906)
(148536)
国家(147227)
科学基金(125855)
社会(111008)
社会科(105001)
社会科学(104974)
(93788)
基金项目(91037)
自然(80481)
教育(79884)
自然科(78511)
自然科学(78496)
(78435)
自然科学基金(77050)
编号(72698)
资助(69816)
成果(59260)
(55190)
重点(53560)
(51972)
课题(50738)
(48982)
创新(45678)
国家社会(45193)
科研(44673)
发展(44362)
期刊
(176947)
经济(176947)
研究(112823)
中国(74005)
学报(54293)
(53469)
管理(52369)
科学(51535)
(48920)
教育(42007)
大学(40943)
学学(38220)
农业(37046)
(32980)
金融(32980)
技术(32373)
业经(28303)
经济研究(28238)
财经(25358)
问题(22741)
(21801)
图书(20051)
(19027)
技术经济(18650)
资源(17585)
理论(17006)
科技(16837)
现代(16836)
世界(15980)
商业(15909)
共检索到549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赩  李宝会  蔡颖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历经了30多年的快速增长。近几年,同全国一样,江苏也处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增长动力转换成为转型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本文应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对江苏经济增长动力进行分析可知,"十三五"时期江苏经济增长动力将呈现以下特征: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总体稳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得到加强,苏中、苏北地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持续提升,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作用将充分发挥,深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红利将不断释放。根据江苏经济发展阶段的新环境和新要求,应围绕内部需求、结构优化、科技创新、区域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团中  付春晖  王道  
如何成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湖北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湖北经济增长的动力特征:需求动力以高投资为主,消费牵引动力不足;供给动力以要素投入为主,而自主创新动力不足;产业动力以工业化为主,产业优化动力不足。区域动力以城镇引领为主,协调发展动力不足。因此,湖北必须适应新常态的环境和条件,有效转换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即内需释放形成的拉动力、自主创新培育的驱动力、产业升级塑造的支撑力和区域统筹散发的推进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琴  娄欣  
进入21世纪,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首要特征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模式发生了根本转换。江苏城市化进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必须寻求新的对策,才能积极推进城市化的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萍  陈福中  
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以江苏为例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金融效率化及保险市场发展程度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金融相关率及股票市场发展程度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该结论符合中国国情及江苏省情。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提高江苏新一轮经济发展平台对策研究”课题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宗义  张青  李毅  
扶贫开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文章采用Hicks-Moorteen指数测算了经济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并基于2012年国家对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调整这一政策冲击和2005-2016年相关经济数据,利用依据"准自然实验"的PSM-DID方法检验新阶段扶贫开发对我国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阶段扶贫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且影响效果具有持续性,经过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解释了政策含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上海市统计局综合处课题组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尤其是1992—2007年,地区GDP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近年来,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和自身增长因素转变的综合作用下,上海经济增长平台已显趋势性下移,下阶段上海经济将如何运行,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将如何演变,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增长的4个阶段入手,着重分析各个阶段经济增长动力格局及其演变,并对“十三五”时期上海经济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增长动力要素的变化趋势作基本判断,在此基础上对经济增速作出情景分析和预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保平  李梦欣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的历史起点,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新阶段,我国面临重塑经济增长动力的艰巨任务,亟需构建起质量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创造前提,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新阶段质量型增长动力转换的内容包括: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从经济结构多元化转向经济结构高级化;从制度构建转向制度创新;从需求刺激转向供给结构改革。质量型经济新阶段动力转换的难点在于:经济增长效率低下,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增长的有效供给不足,经济增长中创新能力欠缺。新阶段质量型增长动力重塑的思路及对策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聚经济发展新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有效转...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何源  石飞  朱乐  
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突破50%分界线,总体增长态势下开始出现收缩现象。本文以内部发展差异较大的江苏省为研究对象,用2014-2016年三年间人口数据识别江苏省内增长与收缩区县,并进一步构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研究江苏省综合发展水平及其演变。结果表明,徐州市成为苏北地区增长极,南通市部分地区出现收缩现象。为了探究后发城市的精明增长模式,最后对徐州发展演变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认为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建设、战略规划与政策是发展转型的重要动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振全  于震  
2002下半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不断上升,2003年上半年虽然经历了"非典"这样突发性事件的冲击,但经济发展依然保持良好势头,2003年全年GDP增长9.1%,进入了一个基于住宅消费需求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发展阶段。由国内生产总值恒等式可知,国民经济的增长可以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来决定。国内需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毋庸置疑。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出口和投资受世界政治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所以只有国内需求增长才是促使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和持续发展的可依靠的支撑力量。尤其消费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经济良性循环的保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茜  葛扬  刘雅晴  
高等教育一直是科技与经济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随着私人教育需求量的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是否应该进行调整,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如何协同发展。文章选取教育强省江苏省为例,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基于1996年-2013年面板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呈一定规律,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茜  葛扬  刘雅晴  
高等教育一直是科技与经济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随着私人教育需求量的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是否应该进行调整,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如何协同发展。文章选取教育强省江苏省为例,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基于1996年-2013年面板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呈一定规律,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石淑华  金炜浩  
经济增长的阶段性不同,发展的动力机制也不同,在各异的动力机制驱动下的城镇化道路也不相同。中低收入阶段实行的投资主导的城镇化要转为消费主导下的城镇化,关键是要把生产性投资转变为消费性投资。通过考察日本跨越"中高收入陷阱"过程中财政投融资的投向变化对城镇化的推动,提出中国在三种经济转型的叠加期,必须围绕着"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战略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为进城农民工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矫正城市偏向的经济政策,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投入;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房屋建设,尽快缓解进城农民工基本住房保障不足问题;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投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品的均等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世锦  
温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极其复杂。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基础不牢。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叠加在一起,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我们要准确判断形势,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为了更透彻地理解当前的形势,深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问题的研究,本刊特邀请著名专家撰写一组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焱  柳思维  
本文重点考察了国家规模不同的假设条件下,需求动力机制在罗斯托经济增长(成长)的长期阶段的动态演变过程。大国与小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机制在罗斯托的第五个经济增长(成长)阶段会发生变化。小国在第五个经济增长(成长)阶段,经济增长由投资主导驱动逐渐转变为出口需求主导驱动,在第六个阶段,经济增长仍主要由出口需求主导驱动。大国在第五个经济增长(成长)阶段,经济增长由投资主导驱动逐渐转变为国内消费需求主导驱动,在第六个阶段,经济增长主要由国内消费需求主导驱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