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46)
2023(7716)
2022(6242)
2021(5826)
2020(4791)
2019(10635)
2018(10630)
2017(19255)
2016(10771)
2015(11829)
2014(11400)
2013(10345)
2012(9007)
2011(7968)
2010(8170)
2009(7448)
2008(6971)
2007(6047)
2006(5193)
2005(4423)
作者
(28329)
(23692)
(23276)
(22204)
(14921)
(11150)
(10718)
(9169)
(8903)
(8498)
(8027)
(7881)
(7443)
(7349)
(7166)
(7166)
(7160)
(7046)
(6832)
(6648)
(5820)
(5785)
(5719)
(5518)
(5251)
(5239)
(5217)
(5199)
(4876)
(4651)
学科
(37398)
经济(37375)
管理(27880)
(24087)
(20467)
企业(20467)
方法(18853)
数学(16901)
数学方法(16410)
中国(10005)
(9627)
理论(9454)
业经(8993)
(7778)
教学(7735)
(7502)
(6930)
贸易(6926)
(6728)
教育(6402)
地方(6343)
农业(6305)
环境(5733)
产业(5726)
技术(5711)
(5651)
(5399)
(5268)
银行(5255)
(5161)
机构
学院(137144)
大学(131820)
管理(49662)
(47685)
经济(46510)
理学(43215)
研究(43129)
理学院(42745)
管理学(41288)
管理学院(41050)
中国(31082)
科学(28485)
(27854)
(22139)
(21518)
业大(21271)
(20805)
(20750)
中心(20047)
研究所(19673)
技术(19431)
(19135)
师范(18905)
农业(17461)
北京(17173)
(17009)
财经(16631)
(16522)
职业(15327)
(15003)
基金
项目(95425)
科学(74196)
研究(70581)
基金(65733)
(57598)
国家(57126)
科学基金(49175)
社会(41975)
(40924)
社会科(39736)
社会科学(39725)
教育(35500)
基金项目(33722)
(33628)
自然(32339)
自然科(31677)
自然科学(31670)
自然科学基金(30994)
编号(30441)
资助(27815)
成果(23611)
重点(22205)
课题(22079)
(20768)
(20678)
(19355)
创新(19216)
(19077)
项目编号(18598)
科研(18326)
期刊
(51342)
经济(51342)
研究(35880)
中国(29202)
教育(24485)
学报(21948)
(20410)
管理(19253)
科学(18999)
大学(16625)
(16246)
技术(15777)
学学(15555)
农业(14665)
业经(10285)
经济研究(9334)
(9195)
金融(9195)
职业(9031)
统计(8557)
(8223)
(7992)
财经(7301)
决策(7019)
科技(6938)
图书(6733)
(6639)
技术经济(6564)
(6332)
商业(6284)
共检索到197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天笋  
转型升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战略抉择,对高校人才培养而言也是一次重大的考验。提供数量足够、规格相当的人才支撑,是高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建军  
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浙江省高职院校应致力于培养"一专多能"、紧扣地区经济发展方向的复合型人才。但是,高职院校在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专业对口率评价指标与复合型人才职业迁移的矛盾、缺乏适用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制度、专业之间沟通与合作不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脱节等问题。高职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时应把握设定渐进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培养专业基础上的复合型人才、开展兴趣和能力基础上的"精英教育"、建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等原则,实行通识类课程选修、跨专业核心课程选修、特长生联合培养、专业主辅修制等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蔚  贺晓琳  
本文从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应用导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逻辑起点入手,解析应用导向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英语基本技能的系统化训练、英语文化内涵的系统化拓展、综合素质能力的系统化提升、面向就业创业的一体化培养等基本特征,提出了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策举措。主要包括重构应用导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立体化培养体系、能力递进的培养实施体系和双师型教学团队等,以期对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转型发展有所裨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芒  
英语专业这些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必须把培养通用性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体现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合理地调整课程设置,并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渗透通识教育,在校园活动中融入通识教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汪群  李烨  曹国  仲晶晶  李青  
基于新发展格局对涉外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的现实需求,从新工科与新文科融合的视角出发,以“专业+”为总纲,融入中国化、柔性化、灵性化、商务化元素,构建“一专四化”涉外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以CZ工学院为例,通过其实践成果验证“一专四化”涉外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可行性,能够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艳丽  李资成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本文对《中国制造2025》文件内容分析后认为,复合型人才必须拥有创新能力、绿色能力、应用转换能力。在对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复合型人才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创新创业教育、绿色课程开发和深化校企合作方面提出协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林春香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和中国高铁"走出去"不断推进,铁路职业院校作为铁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既迎来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在对铁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铁路职业院校构建"技能+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记红  
供给侧改革指的是从供给入手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是促进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供给侧改革对我国乡村养老服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制定新的培养政策,以适应这种改革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经验,立足于我国实际,才能实现我国乡村复合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滕春燕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对复合型外语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一带一路"建设要求高职院校的外语人才具备综合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当前高职院校在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培养目标模糊、缺乏相关教材、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同质化、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可以借鉴高层次本科院校的外语人才培养经验,从明确培养目标、革新多样化培养路径、改革培养模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实践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军  王夷平  许春艳  王桂霞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着非农化趋势、专业狭窄等问题,导致培养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职业能力与现代农业职业岗位需要不适应。应对农业经济转型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创新发展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积聚高校各学科综合优势,并以优质交叉学科资源创建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塑造和培养复合型职业技能人才,以实现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与职业岗位的直接对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武田艳  周洪文  柯翔西  颜剑锋  王哲  
结合本校应用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递进式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提出优化“施工技术-工程经济-项目管理-合同法律-智慧信息”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重构能力逻辑引领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础理论-项目实践-学科竞赛-综合毕设”四个层次的递进式教学体系,使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全面提升应用复合能力;创新“校企协同+专业协同+赛教协同”的教学运行机制,形成三协同的育人模式,为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元芳  夏尊铨  傅白白  
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呼唤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和初步成果对于推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发展高层次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是整个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补充模式 ,积极探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新体制 ,培养跨世纪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波  
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然要求特定的文化氛围,培育大学考试文化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应从确立考试文化理念、创新考试制度文化、凝练考试管理队伍文化、塑造良好考风四个着力点入手,培育有品位有特色的大学考试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太生  
我国提出的21世纪海上新丝路建设战略构想,为高校涉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契机。为适应海上新丝路建设对涉外人才的需求形势,文章对海上新丝路建设战略背景下的涉外人才需求进行客观预测,以广西高校为例,对目前广西高校涉外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研判,并结合近年来的实践,就涉外人才在海上新丝路建设背景下的培养模式创新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路,即实施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做好涉外人才培养的战略调整,构建涉外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校企"双主体"共建涉外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夏跃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从自己的定位出发,实施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人才培养的途径,逐步办出自己的特色,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