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20)
2023(7305)
2022(5736)
2021(5545)
2020(4341)
2019(10116)
2018(9992)
2017(19078)
2016(10671)
2015(12035)
2014(12245)
2013(11800)
2012(11497)
2011(10303)
2010(10570)
2009(9955)
2008(10343)
2007(9624)
2006(8637)
2005(8368)
作者
(30907)
(25467)
(25360)
(24471)
(16374)
(12389)
(11879)
(9888)
(9887)
(9523)
(8759)
(8734)
(8352)
(8253)
(8076)
(8033)
(7624)
(7520)
(7469)
(7294)
(6728)
(6467)
(5997)
(5925)
(5903)
(5849)
(5785)
(5603)
(5237)
(5041)
学科
(42549)
经济(42495)
管理(27565)
(25726)
(23626)
企业(23626)
(18524)
银行(18379)
方法(17324)
(17309)
(17117)
数学(13370)
数学方法(13108)
中国(13002)
(11943)
金融(11943)
(11360)
理论(11263)
(10903)
业经(10416)
(10018)
制度(10008)
业务(9671)
(9149)
(8615)
银行制(8324)
地方(7595)
(7374)
贸易(7363)
体制(7270)
机构
大学(153477)
学院(149995)
(61126)
经济(59616)
研究(54229)
管理(52858)
中国(49243)
理学(44015)
理学院(43462)
管理学(42543)
管理学院(42261)
(34200)
科学(31409)
(31158)
(27903)
中心(25581)
研究所(24931)
(24823)
(23968)
财经(23968)
北京(22275)
(22131)
(21763)
(21549)
师范(21304)
银行(21224)
(20396)
经济学(19733)
(19730)
(19446)
基金
项目(88627)
科学(69023)
研究(66378)
基金(63547)
(54753)
国家(54288)
科学基金(46300)
社会(40968)
社会科(38711)
社会科学(38698)
(33307)
教育(32463)
基金项目(32417)
自然(28973)
(28371)
自然科(28284)
自然科学(28279)
自然科学基金(27823)
编号(27147)
资助(27087)
成果(24300)
重点(20673)
(20275)
课题(19538)
(18347)
(18215)
教育部(17799)
(17598)
大学(17434)
创新(16982)
期刊
(73421)
经济(73421)
研究(53740)
中国(35174)
(30385)
金融(30385)
(24857)
学报(23695)
管理(23544)
教育(23539)
(21589)
科学(21322)
大学(18586)
学学(17065)
技术(13964)
财经(13204)
农业(12637)
经济研究(11717)
(11528)
业经(9404)
图书(9220)
问题(8954)
国际(8258)
(8257)
理论(8194)
(7440)
论坛(7440)
(7259)
实践(7121)
(7121)
共检索到253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剑   刘南希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需要适配不同的金融体系。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后,发展模式从要素投入驱动型逐渐转为技术创新驱动型,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活动层出不穷,什么样的银行结构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文献梳理和实践回顾,阐释了小银行优势理论的核心要点以及在我国实践的现实效果,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小银行优势在我国是否适用问题,为探索更优的银行体系结构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殷孟波  翁舟杰  
关系型贷款理论和小银行优势论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而言的,本文通过对关系型贷款理论和小银行优势论的系统分析,解读了关系型贷款为何能降低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的交易费用,理清了中小银行优势论的理论内涵,希望能为我国缓解较为严重的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提供理论上和政策上的启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晞  
传统的理论观点认为小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并且主要依赖关系信贷技术,而大银行在开展中小企业信贷方面,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组织规模不利于软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劣势。但近年来的理论与实践置疑传统观点的正确性。学术界认为,实施新资本协议、信贷技术的提升以及大型银行的优势,使得其开展中小企业信贷将比中小银行更具有优势。在中小企业信贷的国际实践中,新加坡淡马锡、美国富国银行、印尼金融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以及美国硅谷银行、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等中小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已经获得巨大的发展,并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业务模式。中国银行业已经开始重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可以从中学习与借鉴国外银行业的发展经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晞  
传统的理论观点认为,小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并且主要依赖关系信贷技术,而大银行在开展中小企业信贷方面,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组织规模不利于软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劣势。但近年来的理论与实践质疑传统观点的正确性。学术界认为,实施新资本协议、信贷技术的提升以及大型银行的优势,使得其在开展中小企业信贷方面将比中小银行更具有优势,而且淡马锡、富国银行、印尼金融银行与格莱珉等大型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已经获得巨大的发展,并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业务模式。中国银行业已经开始重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可以从中学习与借鉴国外银行业的发展经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秋实  朱小梅  
随着金融基础结构的变化,理论上对于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是否存在本质区别的争论一直很激烈。本文对这些理论争论进行了梳理,并根据现代金融理论的最新发展,分析了银行的特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朝晖  杨柳  李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汤诗华  毕磊  朱祖林  郭允建  
"建立学分银行"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重要任务。时至今日,我国学分银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现状如何,是相关各方都关心的。本研究以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为主线,基于学术文献、报纸报道和政策文本,梳理国内"学分银行"建设的现状与进展。理论探究方面,从国外经验借鉴逐步转向本土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学分银行的理论内核、功能定位、组成要素、运行机制、管理模式与构建策略。实践探索方面,主要包括政府的政策推动、合作高校间的学分互认和学分银行试点探索。理论研究值得深入的领域还很多,成熟典范的本土经验尚未进入期待视野。本研究为相关各方整体了解我国"学分银行"的理论进步、实践...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庆国  
在我国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中,银行转型意义重大。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分析了资本监管、金融脱媒、技术脱媒、利率市场化等因素对传统银行增长方式、业务模式、收入结构、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和冲击。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国内研究存在的理论基础准备不足、研究态度追逐热点等问题。理论根源在于金融中介理论不足以支撑银行转型研究,不能框架统一地解释银行产生及其发展。主要表现为,交易成本没有成为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微观基础;金融结构理论更多关注的是外生给定金融中介以及金融市场等组成部分后的相对变迁,进而忽略了组织创新意义上的绝对变迁;金融功能理论外生给定并经验归纳各种金融功能,从而忽略了其内生决定于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客观联系等。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框架更能全局性、科学性研究银行转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庆国  
在我国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中,银行转型意义重大。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分析了资本监管、金融脱媒、技术脱媒、利率市场化等因素对传统银行增长方式、业务模式、收入结构、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和冲击。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国内研究存在的理论基础准备不足、研究态度追逐热点等问题。理论根源在于金融中介理论不足以支撑银行转型研究,不能框架统一地解释银行产生及其发展。主要表现为,交易成本没有成为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微观基础;金融结构理论更多关注的是外生给定金融中介以及金融市场等组成部分后的相对变迁,进而忽略了组织创新意义上的绝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颖  李文军  
商业银行效率研究是金融领域一个重要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效率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研究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云  刘帅光  李宝伟  王壬玚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以及影子银行的迅速崛起,银行挤兑再度成为经济学讨论热点。本文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银行挤兑理论的两大学说以及理论模型,从源头分析银行挤兑的内在原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银行挤兑危机归根结底是由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性错配,当某一时点上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超过其短期资产价值时,挤兑就有可能发生;(2)银行挤兑危机的防范政策上以存款保险制度、流动性供应以及资本金管制为主。这三项政策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其通过保障存款人的利益及对金融中介提供流动性支持降低了挤兑风险,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将来如何有效防范金融机构的挤兑风险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耿同劲  
银行脆弱性是近年来才兴起的前沿理论,学者们就其内涵、生成机理、判断与测度进行了探讨,本文在阐述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作出评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超   高惺惟  
本文采用183家商业银行2011—2021年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深入剖析数字化转型对“小银行优势”理论适用性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1)银行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小微企业融资,且在外部数字金融环境越发达的地区,该促进效应越强。(2)银行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降低经营成本和提高信贷效率促进小微企业融资。(3)相较于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大银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促进效应更强,即银行数字化转型将削弱“小银行优势”理论的适用性。(4)在外部数字金融环境越完善的地区,数字化转型对“小银行优势”理论适用性的削弱程度越大。(5)数字信贷技术与传统信贷技术之间呈现互补而非替代关系。为此,应引导银行尤其是小银行布局数字化转型,加大对小银行的金融风险监管,同时强化数字金融资源共享。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程超  林丽琼  
本文通过构造贷款技术指数,量化贷款技术的应用程度。在此基础上,使用864家小微企业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对"小银行优势"理论进行检验,并论证该理论的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县域地区,"小银行——关系型贷款技术——小微企业"与"大银行——交易型贷款技术——大中型企业"的二元匹配关系依然成立。不过,随着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银行业竞争程度的加剧,"小银行优势"理论的适用性逐渐削弱。最后,提出完善县域地区金融基础设施、激励大银行创新适合小微企业的贷款技术和贷款模式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鸿卫  文慧  
影响小银行优势形成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简单的组织结构和较少的管理层次、地方性、存在所有权激励等,同时又受市场竞争、司法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将城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所有的农村信用社改造为社区银行不利于小银行优势的形成和发挥,只有城(郊)区的农村信用社(包括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才是社区银行改造的最佳对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