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3)
- 2023(11484)
- 2022(9267)
- 2021(8972)
- 2020(6934)
- 2019(15978)
- 2018(15372)
- 2017(27789)
- 2016(16306)
- 2015(18495)
- 2014(18403)
- 2013(17384)
- 2012(16702)
- 2011(15372)
- 2010(16033)
- 2009(14933)
- 2008(14318)
- 2007(12809)
- 2006(11646)
- 2005(10840)
- 学科
- 济(58917)
- 经济(58858)
- 管理(43814)
- 业(38302)
- 企(30613)
- 企业(30613)
- 中国(26176)
- 方法(23327)
- 教育(20828)
- 数学(20604)
- 数学方法(20277)
- 农(17611)
- 财(16886)
- 贸(14835)
- 贸易(14822)
- 易(14602)
- 制(13885)
- 业经(12774)
- 学(12569)
- 理论(11853)
- 策(11716)
- 银(11158)
- 银行(11151)
- 行(10819)
- 农业(10769)
- 融(10580)
- 金融(10580)
- 发(10028)
- 地方(9719)
- 体(9590)
- 机构
- 大学(228420)
- 学院(223306)
- 济(95129)
- 经济(93167)
- 研究(85968)
- 管理(77965)
- 理学(65953)
- 理学院(65158)
- 管理学(64036)
- 管理学院(63587)
- 中国(62866)
- 京(50620)
- 科学(46508)
- 财(45779)
- 所(42260)
- 范(38412)
- 师范(38210)
- 研究所(37922)
- 中心(37527)
- 财经(35322)
- 江(34303)
- 北京(33669)
- 教育(33604)
- 经(32328)
- 师范大学(31273)
- 院(31008)
- 农(30818)
- 经济学(30555)
- 经济学院(27388)
- 州(26950)
- 基金
- 项目(138235)
- 科学(111318)
- 研究(110894)
- 基金(99369)
- 家(85288)
- 国家(84464)
- 科学基金(71615)
- 社会(70771)
- 社会科(66911)
- 社会科学(66894)
- 教育(58135)
- 省(50835)
- 基金项目(49240)
- 编号(46117)
- 划(45740)
- 资助(41924)
- 自然(41901)
- 成果(41848)
- 自然科(40958)
- 自然科学(40949)
- 自然科学基金(40241)
- 课题(35638)
- 部(34338)
- 重点(32677)
- 发(31097)
- 教育部(30544)
- 性(29865)
- 国家社会(29474)
- 年(29338)
- 中国(28365)
共检索到362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洪才
中国高等教育在走向大众化过程中正在遭遇质量难题。从根源上说,质量问题的出现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人们预先对大众高等教育制度缺乏一个科学的规划;二是人们传统的高等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而且大众化的不期而至,使质量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一些。随着毕业生急增致使就业压力不断加剧,并迫使扩招延伸至研究生层次,从而质量问题也随之延伸,其危险是显而易见的。而解决这一难题的出路就是要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实行选修制基础上的学分制是一个切入点,实现大学举办与评估分开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点。
关键词:
转型 中国高等教育 质量危机 治理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基于现代性测量与排名的逻辑,质量评估加剧了高等教育领域的道德恐慌,增大了道德风险在大学里发生的概率,也促使现代大学的道德危机普遍化。在超越质量评估、走向质量管理之后,道德仍然是观照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维度。因为无论在哪个领域,质量都必须是道德的,质量管理也必须是道德的。对质量的管理绝不能也不应成为超越道德之上的制度的暴力。只有以道德保证与制度保证的结合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基础,现代大学才有可能在质量持续改进的基础上,超越生产力或效率的标准而成为公民社会的重镇。
关键词:
质量管理 高等教育 道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史秋衡 刘丽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认同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中一个越来越被大众关注的话题,它也一直是高校质量管理的核心问题。高校作为传承人类文化、维护社会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华
高等教育中道德危机的出现有其内在的必然,但也有外在因素的诱发。道德危机之所以会成为现代大学危机的一部分,是因为长期以来现代大学一直在内外交困的状态下。现代大学成为一种制度性的存在,不再是一种理念的象征和精神的家园。因此,须正视高等教育中道德危机的存在,关注现代大学危机,矫正现代大学中知性与德性的失衡关系。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道德危机 知性 德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苏永建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带有明显的政府驱动型特征。行政动员和项目制是政府应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两种主要手段。经过长期实践,政府的行政动员和项目制互为表里,相互作用,逐渐定型为一种以政府行政权力为核心,以频繁的指令性要求为驱动力量,以繁杂的质量保障项目为载体,以评估作为合法化路径的一元化的技术治理格局。这种质量保障方式内生于中国独特的政治和行政体制,是为"体制化的技术治理"。社会转型期的大学制度是体制化的技术治理得以产生和运作的制度根源。从大学制度入手进行深层次和整体性变革是持续提高高等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远芬 郭元锋
"大四现象"是指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大四学生大量逃课,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等学习任务与学习环节质量完成难以保证的现象。"大四现象"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等都是极为有害的。学校可以通过完善学分制,不限制本科学习年限;限制在校大学生签署工作协议;延长本科教学年限等措施避免此现象的产生。
关键词:
大四现象 高等教育质量 影响 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阚阅
金融危机的影响已波及到美国高等教育领域。政府削减拨款、捐赠收入减少以及学生贷款紧缩使美国高等教育财政面临严峻挑战。对此美国政府采取了扩大投入等措施,高校也采取各种"开源"和"节流"的举措加以应对。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美国 高等教育财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侯定凯 李明
2007年4月暴露在公众视线的美国次贷危机于2008年下半年演化成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后,高等教育领域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少大学因此而陷入财政紧缩状态。为了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一些大学不得不采取请求政府支持、提高学费等应对手段。政府对此也做出了不同的回应。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次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帮助人们重新审视高等教育市场化和全球化、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大学的财政管理与社会责任等事关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高等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高等教育学作为应国家改革需要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国家主义色彩。近年来,伴随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学科制度化既规范了高等教育学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也窒息了高等教育学的想象力。当前在我国,由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疏离,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象征性远大于实用性。为走出学科发展危机,高等教育学亟需一场"革命性"的改造,以适应新的实践需要。在高等教育日趋普及和学术专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时代,高等教育学只有为改进人类的高等教育实践作出切实的贡献,才能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承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科。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学科危机 学科改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俞冰 刘标 许庆豫
本文梳理了现代性思想的历史沿革,探讨了现代性思想的历史进步意义及其负面性质,分析了其与人类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赋予现代化过程的双重性质。文章基于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关系及其多重性质,阐述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过程,解释了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面临的危机及其原因。最后分析了消解高等教育现代化危机的设想:应当吸收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的思想和观点,重新确认高等教育价值观念,改革高等教育的相关体制,使高等教育现代化实践更为顺利,面向人类奉献更加丰富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
现代性 现代化 高等教育现代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陆亭 叶桂仓
高等教育是科学,也是实践和经验,还是艺术,复杂多样。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历程来看,目前只处于一个"承上启下"阶段,全面构建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的时机尚未到来。30多年来,高等教育研究在我国迅速成长,它们是制度建构、学科建设、问题导向、多学科参与和思想者引领的结果。但高等教育研究在学科发展、领域论、政策导向等方面遇到了诸多问题与挑战,辉煌背后存在着危机。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研究道路,针对我们自己的问题,要在开展实证研究、加强智库建设、提升思想层次、协调两支队伍等方面务实地开展研究。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学科建设 历史 比较 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益民,凌亢
Looked back to the developed course of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of China concisely.Studied the source condition and tendency of students in two aspects of the high school developed level and the population condition.Exposed the latent crisis of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of China.Pointed out some erroneous opin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of China.Suggested several steps to prevent the crisis.
关键词:
生源 人口基本情况 潜在危机 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卢晓中 刘志文
本文运用教育政策分析方法,从过程、价值、内容和制度四个方面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主要特点与未来走向,归纳出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具有目标导向与精英决策、重点发展与效率优先、增加投入与重在建设、项目为主与分期实施等特点。针对当前高等教育系统发生的深刻变革,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政策 特点 走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弼成
教育就其行为来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活动,生产着特殊的教育产品。教育质量就是这种特殊产品——主体性教育的质量。教育质量观的发展,经历了合规定性质量观阶段、合需要性质量观阶段和合发展性质量观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除了社会时代背景和高等教育质量两方面变化的原因外,还主要源于评价的主体因素和主体因素的评价标准的作用。高等教育质量以思想、兴趣、个性、发展和公平等为取向,而不是主体之外的其他。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无止境的,教育是通过发挥人的主体性不断实现和完善人的主体性的过程。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观 价值取向 主体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黄启兵 毛亚庆
高等教育质量应该以知识为基础。知识概念的扩展、知识特性的变化、知识生产模式的转换、知识传播与分配方式的变革影响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需要树立新的知识质量观。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 知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