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2)
2023(7862)
2022(6493)
2021(5642)
2020(4696)
2019(10663)
2018(9959)
2017(19669)
2016(9552)
2015(10655)
2014(10625)
2013(10646)
2012(10168)
2011(9434)
2010(9903)
2009(9700)
2008(8493)
2007(7650)
2006(7219)
2005(6896)
作者
(27953)
(23396)
(23252)
(22212)
(14916)
(11128)
(10676)
(8939)
(8845)
(8229)
(8195)
(7624)
(7621)
(7604)
(7466)
(7208)
(6845)
(6793)
(6743)
(6189)
(6151)
(5606)
(5553)
(5333)
(5332)
(5330)
(4996)
(4670)
(4660)
(4656)
学科
(68870)
经济(68840)
(25484)
金融(25483)
管理(24866)
(23647)
(22205)
银行(22199)
(21632)
地方(21503)
中国(21072)
方法(20834)
(19518)
企业(19518)
(19303)
贸易(19287)
(18640)
数学(18415)
数学方法(18351)
地方经济(13145)
(12783)
(12746)
业经(12435)
中国金融(11095)
(11066)
(10335)
产业(10022)
(9726)
关系(8256)
(8226)
机构
学院(148305)
大学(146338)
(83682)
经济(82384)
研究(55490)
管理(51069)
中国(47943)
理学(43083)
理学院(42586)
管理学(42113)
管理学院(41830)
(35422)
经济学(29383)
(28786)
财经(28416)
科学(27983)
(27153)
经济学院(26436)
中心(25635)
(25634)
研究所(24338)
(21712)
财经大学(20969)
(19958)
(19812)
金融(19641)
(18671)
(18503)
北京(18352)
(18067)
基金
项目(90049)
科学(71007)
研究(67611)
基金(66519)
(56330)
国家(55922)
科学基金(48001)
社会(47127)
社会科(45188)
社会科学(45179)
(34474)
基金项目(34184)
教育(28839)
资助(27990)
(27476)
自然(27205)
自然科(26595)
自然科学(26591)
自然科学基金(26123)
编号(25455)
(22289)
重点(20807)
国家社会(20674)
成果(20465)
(20202)
(19174)
发展(19153)
经济(19021)
(18927)
(18752)
期刊
(96805)
经济(96805)
研究(52647)
(31266)
金融(31266)
(26057)
中国(25220)
管理(20258)
经济研究(18635)
学报(17788)
(17217)
科学(16873)
(15670)
财经(15550)
国际(14571)
大学(14377)
学学(14096)
(13644)
问题(13604)
业经(12813)
技术(11962)
农业(10741)
世界(10150)
技术经济(9052)
商业(8564)
统计(8145)
经济问题(7696)
(7277)
贸易(7277)
(7023)
共检索到242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应贵  彭海涛  
国内现有的文献注重研究香港某个行业发展,而较少从整体上探讨香港经济增长模式。与现有文献不同,文章以转口贸易为主线研究了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香港自由港经济发展的变化特点,并用静态非条件相关和动态条件相关方法 (DCC)分别量化经济部门之间的互动关系。理论分析表明,在各时期香港自由港经济的增长点均有不同:早期本地产品生产与出口带动经济增长;过渡期转口贸易地位不断上升,国际循环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新时期围绕转口贸易而打造的服务主导型经济发展。数量分析结果则实证过渡期和新世纪香港经济的增长特点。文章认为:我国自贸区建设必须在资金、商品与服务、人员自由跨境流动的原则上从战略高度准确定位支柱产业与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雪琴  
香港是著名的国际贸易中心, 转口贸易是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在香港的转口贸易中,内地与香港之间的转口贸易居于重要的地位。内地作为香港最大的转口来源地和转口市场,对香港的外贸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九七”以后,两地转口贸易的发展及变化态势,将对香港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保持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汝岱  
本文首先分析香港转口贸易的主要特征及其对香港和大陆经济发展的作用。1992年以来,香港转口贸易商品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低技术产品份额快速下降,高技术产品份额快速上升,转口商品的产业集中度不断上升,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出口商品产业和技术结构的变化。此外,本文依据香港转口贸易数据,对中美两国官方关于双边贸易平衡的数据进行了修正,修正后两国1998年以前双边贸易平衡数据的差距比原始差距减少60%,1998年以后减少40%,这对如何理解中美贸易逆差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峰  
中美自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中美两国已相互成为对彼此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作用的贸易伙伴。美中双边贸易长期逆差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其中统计上的差异是其主要根源。本文以香港转口贸易作为切入点,分析了香港转口贸易对美中贸易统计差异的重要影响,并对统计差异进行了修正。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萧怡钦  
转口贸易曾经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近年来,由于香港码头费用高昂、中国入世后全面对外开放、内地企业转变出口方式等重大因素,香港的转口贸易受到严重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其中的5个主要原因,指出香港的转口贸易将进一步转向离岸贸易,并成为主要贸易形式之一,香港作为贸易转口港的传统角色也将逐步淡化。香港必须适应这种大趋势,采取切实措施打破垄断,降低费用,提升服务,以保持香港第一货柜港的地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松涛  
由于历史、社会及地理的因素,大陆与香港的经贸关系一向特别密切.1978年以来,这种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给两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丰厚的利益.这其中,内地经港转口占有重要的地位.一、彼此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香港与内地转口关系密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莉  
转口贸易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本文利用香港1964-2007年GDP与转口贸易额的数据,分析转口贸易与GDP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转口贸易对香港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根据香港的实际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孔威  
近代中国内地对香港的进出口平均约占中国总进出口的30%,但缺乏进出口来源与去向的贸易数据,直到1932年才有香港统计处编制的详细的货物贸易国别资料。本文主要基于香港统计处贸易报表中有关香港对内地进出口的贸易统计,收集和整理香港1931—1936年进出口贸易数据,尝试分解香港对内地进出口的实际来源、去向,以期深化对中国实际外贸表现和香港在近代中国贸易体系中作用的认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卫平  赖明明  
文章分析研究香港与中国内地转口贸易中的利益,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转口贸易是香港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形式;香港在1990~2012年期间在与中国内地转口贸易中获利高达62186.32亿港元;香港与中国内地的转口贸易占香港整体转口贸易的比重大;中国内地是香港转口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朱虹波  
90年代以来,香港与内地的转口贸易进入低速增长时期。造成两地转口贸易增长率下降,作者认为有三大新因素:一是转运贸易增多;二是一般贸易出口经港减少;三是加工贸易的带动力减弱。虽然两地转口贸易难现80年代高速增长的局面,但香港的转口作用是难以取代的。只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正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两地贸易会重获新的增长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怀民  
内地加工装配活动对香港中间人的依赖有其历史原因,也与加工产品进出口市场存在不对称信息有关。中间人理论认为,只有存在不对称信息和逆向选择的市场才需要中间人,中间人必须具备鉴定产品质量的资格和能力,必须有良好的信誉、较低的交易成本并能够提高交易效率。通过对香港转口内地产品所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进口方的GDP、内地与有关经济体政治关系等是影响香港中间人地位的主要因素。分析表明,内地对外贸易的发展可以增进市场信息的流动,减轻对中间人的依赖,但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问题仍将存在,内地开展的加工装配活动仍离不开中间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贾怀勤  
众所周知,1989年下半年以来,中美两国间贸易关系一直为一系列贸易和非贸易的因素所困扰。美国政府多次向中方施加压力,企图迫使中国政府在双边贸易乃至政治问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沈克华  彭羽  
贸易方式决定贸易功能,并最终反映和决定了贸易中心城市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本文从香港贸易方式的转变,分析其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演变历程及其离岸贸易对其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影响,并兼论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启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家章  丁国宁  
离岸贸易作为香港第一大贸易方式,其快速发展依赖于香港高度聚集的总部经济、开放的金融市场、完善的监管制度、高水平的贸易便利化、低水平的企业税赋等优势。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香港离岸贸易发展的现状,并对其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为广州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甘小军   陈江   鲁宁宁  
香港是世界知名的离岸金融中心,其离岸金融的发展对海南自贸港发展离岸金融产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分析了香港成为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的关键因素,并对海南自贸港发展离岸金融产业提出了五点启示,分别是大力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实行优惠的离岸金融业务税收政策、建立高效的离岸金融监管体系、完善离岸金融产业体系及配套基础设施以及吸引跨国企业来海南设立财资中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