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3)
2023(8295)
2022(6907)
2021(6148)
2020(5233)
2019(11840)
2018(11565)
2017(24118)
2016(12198)
2015(13641)
2014(13665)
2013(14099)
2012(13494)
2011(12383)
2010(13020)
2009(12918)
2008(11722)
2007(10708)
2006(10144)
2005(9669)
作者
(35667)
(29560)
(29337)
(28386)
(18611)
(13866)
(13490)
(11226)
(11181)
(10499)
(10286)
(9623)
(9608)
(9425)
(9290)
(9225)
(8639)
(8585)
(8468)
(7993)
(7807)
(7157)
(7097)
(6901)
(6806)
(6709)
(6356)
(6178)
(5947)
(5823)
学科
(77542)
经济(77496)
(33524)
管理(33367)
(26644)
金融(26644)
中国(26175)
(25552)
企业(25552)
方法(25223)
(24839)
银行(24826)
(24124)
数学(23094)
数学方法(23016)
地方(20684)
(17308)
(17195)
(15967)
业经(14192)
地方经济(13233)
(11991)
贸易(11976)
(11929)
(11885)
(11640)
中国金融(11351)
农业(11065)
产业(10610)
(10234)
机构
学院(187675)
大学(187103)
(98715)
经济(96960)
研究(67446)
管理(67351)
中国(59717)
理学(56379)
理学院(55786)
管理学(55177)
管理学院(54823)
(47624)
(38563)
财经(37300)
科学(34260)
经济学(33963)
(33664)
(33662)
中心(31127)
经济学院(30548)
研究所(29744)
(27874)
财经大学(27640)
北京(25360)
(24508)
(24133)
金融(23730)
(23475)
(22783)
(22387)
基金
项目(107693)
科学(84847)
研究(82227)
基金(79137)
(66764)
国家(66239)
科学基金(56432)
社会(56072)
社会科(53523)
社会科学(53511)
基金项目(40723)
(40708)
教育(35981)
资助(33603)
(33306)
编号(32361)
自然(31800)
自然科(31001)
自然科学(30992)
自然科学基金(30462)
成果(27415)
(25947)
(24947)
重点(24449)
国家社会(24150)
课题(22597)
(22189)
发展(22176)
教育部(22066)
(21933)
期刊
(117205)
经济(117205)
研究(68481)
(37645)
金融(37645)
(35529)
中国(34680)
管理(26832)
(22541)
学报(22091)
科学(21559)
经济研究(21291)
财经(20345)
大学(17741)
(17670)
学学(17084)
业经(16337)
问题(15797)
技术(15363)
农业(13964)
(13215)
国际(11939)
教育(11620)
技术经济(11556)
理论(10786)
统计(10430)
商业(10190)
经济问题(9853)
世界(9634)
经济管理(9287)
共检索到307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丽晖  
一、理论分析:金融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在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而金融结构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资源是否得到合理的配置。因此,金融结构的合理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方式。 首先,从金融相关比例来看,这是一个总规模的比例关系。金融相关比例越高,金融活动的规模越大,其活动的能力就越强。而金融则是促使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最富于效率的方式。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大致有三:①投资者和储蓄者之间直接进行融资;②财政;③金融。同渠道①相比,金融更富于效率,因为金融机构的介入会使投资和储蓄的总量超出不存在金融机构情况下进行直接融资的数量。同渠道②相比,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忠明  万光彩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增长的关键,而将经济增长从依靠要素投入转变到依靠要素效率上来,其重要动力源于科技创新。一个科技创新项目的顺利成长关键是能否得到很好的融资,而一国金融体系中的金融市场在为科技创新项目的融资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金融体系的配套改革必须跟上。在目前情况下,我国应该大力发展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同时提高银行体系的融资效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二震  
一、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经济背景 1.国际分工向纵深和广阔方向迅速发展 八九十年代以来,国际分工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许多新特点。第一,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得到迅猛发展,使得生产的“国界”变得模糊起来,产品的“国籍”也不那么明显了。美国罗切斯特市政府原来打算购买一部日本产的铲雪机,后来为了响应“购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谷书堂  
消费扩张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谷书堂编者按我们开设的本刊创刊10周年笔谈专栏,收到许多专家、学者的力作。上期已发表了一部分,按来搞的先后顺序,本期继续发表。还有许多专家、学者给本刊来信致贺,如著名经济学家、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达教授来信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罗宏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指出了金融部门的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推动作用。这种情况得到了大量的统计数据的支持。但是,在实际经济发展中,这种政策建议只在少数几个国家得到采纳和运用,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各国对经济增长的短期追求,政府更愿意在现存结构上实行增量扩张;二是在有大量统计数据支持金融深化论的同时,也有一些经济学家对其提出质疑。一个较为明显的实例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平均GDP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克莎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和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均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尽快改变片面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较快上升。在“九五”期间,要重点推选三项经济政策:一是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使年平均增长率不超过8~9%;二是调整投资重点,增加内涵型和质量型投资;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以提高产业结构水平来促进结构协调。同时,要通过加快改革开放,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层次,扭转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状况,加强市场机制对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调节作用,推动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战略转变,并提高宏观调控机制对增长方式转变的调控能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邹彦林  
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依据邹彦林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历了长期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在建国初期,面临的是十分严重的经济短缺,为快速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必须大规模推进工业化进程。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社会而言,工业化就是高效率,就是对资源的集约化开发和利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涛  
“两个转变”的决策,既重视制度前提,又重视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充分肯定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理顺了“两个转变”相互作用的关系,极具科学性与战略眼光。从改革制度缺陷入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变定能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转变。 一、制度缺陷、技术滞后: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的原因 1.制度缺陷是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的主要成因 我国在建国之礼,曾面临如何在缺少外援和贸易条件下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历史选择。以当时的客观环境和主观认识出发,中国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来带动整个经济建设,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即实现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为筹集发展重工业的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倪建彬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未来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长期以来,我国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而另一方面却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值此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中央及时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为我们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指明了方向。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已无庸讳言,笔者认为目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书茂  李通屏  
通过建国后人口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历史考察和现实分析,指出了实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困难,并提出了从中国人口国情出发,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则思考和路径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春明  
我国经济还没有完全转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和投资管理体制;调整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以科技进步和人才资本为依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迟福林  
在我国,全面、深入地讨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最近一二年的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经开始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某些认识方面并不一致。 到目前为止,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济矛盾和经济风险。我认为,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德学  熊芳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归根结蒂是资源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的改善,而金融体制对资源配置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目前的"金融抑制"现状从多个方面制约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资本市场的规模和水平抑制了中国企业的创新,使生产效率提升受到影响,风险资本家和企业家才能被埋没;国有银行的行政性放贷造成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投资效率降低并挤占了其他经济主体的资源,造成资源误配;大银行的规模歧视让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束缚,市场活力不足,市场的力量受到抑制;利率管制和金融产品的匮乏抑制了居民收入的提高,需求层次很难普遍提升,需求对生产方式变革的影响难以发挥。以上这几个方面都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