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3)
- 2023(9583)
- 2022(7905)
- 2021(7026)
- 2020(5371)
- 2019(12147)
- 2018(11860)
- 2017(22248)
- 2016(11711)
- 2015(13001)
- 2014(13115)
- 2013(13511)
- 2012(13044)
- 2011(12233)
- 2010(12749)
- 2009(11957)
- 2008(11545)
- 2007(10489)
- 2006(9967)
- 2005(9464)
- 学科
- 济(78631)
- 经济(78576)
- 管理(30640)
- 业(29088)
- 地方(25652)
- 中国(22674)
- 农(21689)
- 企(19432)
- 企业(19432)
- 方法(19174)
- 业经(17446)
- 数学(16494)
- 数学方法(16416)
- 农业(15828)
- 地方经济(15725)
- 发(13891)
- 学(13209)
- 财(11259)
- 融(11107)
- 金融(11107)
- 环境(10953)
- 制(10882)
- 银(10449)
- 银行(10435)
- 行(10262)
- 发展(9988)
- 展(9966)
- 贸(9824)
- 贸易(9812)
- 资源(9692)
- 机构
- 学院(182150)
- 大学(179173)
- 济(88095)
- 经济(86370)
- 研究(73392)
- 管理(63853)
- 中国(56081)
- 理学(52695)
- 理学院(52007)
- 管理学(51305)
- 管理学院(50941)
- 科学(42013)
- 京(39638)
- 所(38188)
- 财(38172)
- 研究所(34064)
- 中心(31807)
- 农(30673)
- 江(29667)
- 财经(28917)
- 经济学(28283)
- 范(26083)
- 北京(26082)
- 经(26018)
- 师范(25879)
- 院(25843)
- 经济学院(25020)
- 州(23980)
- 省(23258)
- 业大(23216)
- 基金
- 项目(110302)
- 科学(86476)
- 研究(83887)
- 基金(77979)
- 家(67442)
- 国家(66823)
- 科学基金(56103)
- 社会(55681)
- 社会科(52802)
- 社会科学(52790)
- 省(43962)
- 基金项目(40045)
- 教育(36056)
- 划(35813)
- 编号(33565)
- 自然(31987)
- 发(31811)
- 资助(31502)
- 自然科(31035)
- 自然科学(31027)
- 自然科学基金(30456)
- 成果(28034)
- 发展(26291)
- 展(25847)
- 重点(25384)
- 课题(24586)
- 部(23738)
- 国家社会(23732)
- 创(22228)
- 性(20911)
共检索到308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美平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不同的维度:在空间维度上具有相对性,在时间维度上具有动态性,在目标维度上具有偏差性,在内容维度上具有必然性。为了在多维度上赶超发达国家已经转变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依靠人力资源开发来推进自主创新,进而建立创新型国家。开发城乡人力资源的最基本方法是教育,根据潜在的人力资源经不同教育后分别成长为体力型劳动力资源、技能型人力资源与创新型人才资源。这三类不同层次人力资源会通过生产要素、企业、国家创新系统来决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速度与质量。因此,实施全方位城乡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春亭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我国劳动力总量过剩及体制性和结构性因素有关,也与我国投资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战略有关。文章认为,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在投资推动和资本劳动比例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沿着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劳动节约型轨道运行的,其总趋势是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日趋减少,这不符合我国劳动力异常丰富的现实。我国应从国情出发,构建就业推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不断增加劳动投入总量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第三产业对扩大就业的作用,提高新农村建设对人力资源的吸纳力,推动统筹城乡就业,促进人力资源流动。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就业 失业 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作培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政府对其开发、利用的状况,对推进一国经济的增长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本文试图从人力资源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角度,探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一经济增长方式是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变化势必受经济制度...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侯亚非,王金营
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战略目标的背景下 ,在知识经济大潮的趋动下 ,人口素质以及人力资源的质量问题正日趋突出 ,人力资源的教育开发、人力资本的积累、结构优化及合理配置等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通过我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及其变动与GDP产业结构的变动率分析 ;通过对未来十年实现政府经济发展目标所需人力资本增长的预测 ,论证推动未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是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迟福林
在我国,全面、深入地讨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最近一二年的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经开始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某些认识方面并不一致。 到目前为止,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济矛盾和经济风险。我认为,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吴兆军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又直接影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由于资源环境审计承担着水、土地、矿山、能源等资源开发利用及节能减排的审计监督重任,应当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雄浪 杨继瑞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全新的思想,反映了我们党经济建设指导理念的升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但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十分明显。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冯光明
本文从人力资本投资形成机制上,探讨了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对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提出中国强化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群 王巧云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挖掘人的潜力,合理配置和使用劳动力,以及国外人才的引进等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传导作用。本文重点从人力资源开发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传导的机理、途径和效能等方面,进行了传导机制分析。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开发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传导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存友
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经济增长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难以维继。在此背景下,文章讨论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阐述了我国历史上未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合理性,以及在当前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 环境 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沈利生 朱运法
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模型是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研究”课题研制的,它是一种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方程估计所采取的方法是计量经济学方法。模型结合中国的经济发展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实践,力图反映公共教育投资,例如国家教育经费支出以及个人教育投资,例如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等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东丽
在经济生产当中,人力资源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关键要素。目前,区域经济发展已从单一地依靠自然资源开发向人力资源开发转变,如何有效合理地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关注的焦点话题。为此,文章在全面了解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概述的基础上,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着重分析了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从多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人力资源合理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开发 区域经济增长 关系 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翟翠霞 吴宏伟
文章选取计量模型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后发现:我国人力资本数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政府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对物质资本的过多投入反而会抑制经济增长率的提高。最后,建议政府要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支出等若干措施,以促进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 王冠鸿
日本二战后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利用不到30年的时间从百废待兴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成为全球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开发。本文从日本人力资源的现状出发,总结其正规教育、企业管理和政府干预等方面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发现日本通过完善职业技能教育、改善健康水平,极大提高了其人力资源质量,保障了其经济发展的潜质。本文进一步利用VAR模型对日本19602015年的经济增长、教育和健康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验证了教育和健康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教育可能对人力资源积累造成的
关键词:
日本 人力资源开发 经济增长 教育 健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