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
2023(758)
2022(720)
2021(671)
2020(523)
2019(1140)
2018(1157)
2017(2257)
2016(1081)
2015(1217)
2014(1285)
2013(1218)
2012(1167)
2011(1130)
2010(1124)
2009(1083)
2008(996)
2007(891)
2006(915)
2005(769)
作者
(3215)
(2836)
(2614)
(2552)
(1773)
(1247)
(1242)
(1076)
(1040)
(947)
(934)
(887)
(858)
(857)
(823)
(794)
(779)
(778)
(744)
(720)
(659)
(656)
(648)
(639)
(622)
(604)
(582)
(578)
(554)
(531)
学科
(8435)
经济(8407)
管理(3404)
方法(3026)
环境(2892)
地方(2709)
数学(2651)
数学方法(2636)
(2137)
中国(2109)
地方经济(1958)
(1659)
企业(1659)
(1567)
(1542)
资源(1470)
(1374)
(1258)
业经(1207)
(1203)
经济学(1173)
发展(1068)
(1067)
生态(970)
理论(962)
规划(906)
环境规划(854)
农业(819)
社会(816)
(814)
机构
学院(17332)
大学(17215)
(8902)
经济(8750)
管理(6544)
研究(6411)
理学(5583)
理学院(5528)
管理学(5445)
管理学院(5417)
中国(4550)
科学(3598)
(3561)
(3552)
(3129)
经济学(3037)
财经(2869)
研究所(2818)
中心(2798)
经济学院(2701)
(2570)
(2540)
北京(2366)
(2313)
师范(2307)
(2196)
财经大学(2127)
科学院(2033)
社会(2032)
(2027)
基金
项目(11517)
科学(9233)
研究(8668)
基金(8431)
(7091)
国家(7023)
社会(6395)
科学基金(6199)
社会科(5928)
社会科学(5926)
(4516)
基金项目(4362)
教育(3751)
(3722)
(3406)
资助(3386)
自然(3345)
编号(3263)
自然科(3254)
自然科学(3253)
自然科学基金(3195)
发展(2879)
(2842)
国家社会(2794)
重点(2632)
成果(2550)
(2510)
(2414)
经济(2393)
课题(2364)
期刊
(10834)
经济(10834)
研究(5857)
中国(3613)
(2547)
管理(2526)
科学(2167)
学报(2031)
经济研究(1888)
(1784)
技术(1636)
大学(1624)
教育(1601)
财经(1551)
学学(1540)
问题(1444)
(1386)
业经(1378)
农业(1222)
技术经济(1196)
资源(1167)
统计(1122)
(1033)
金融(1033)
(987)
经济问题(987)
改革(917)
(917)
决策(879)
经济管理(870)
共检索到26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宇航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文从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两个方面论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建议,以摈弃以往的"灰色发展",实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敏  
资源环境因素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从某种意义来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以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取得的,使得我国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资源的利用效率,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文启湘  李金铠  
本文从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出发,提出了经济活动的索取成本、治理成本和环境成本的概念;分析了经济活动中忽略环境成本的后果和危害。通过对环境恶化进行经济学分析,指出环境恶化的原因在于:忽略环境成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略索取成本,将环境资产过低估值;忽略治理成本,存在外部不经济性。最后,提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相应对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向东  刘敏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消费方式,有利于节约能源,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目标,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利于生态消费文化的发展,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消费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绿色、低碳、节约、生态型价值观有待增强,节约型政府的示范作用有待加强,绿色消费市场有效供给不足。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消费方式,要逐步戒除三大消费生活陋习,切实转变政府机关作风,大力发展"两型"产业,加强低碳、绿色产品市场监管,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霞  凌海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当前出现了一系列制约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的制约因素,如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等,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选择一条节约型发展道路。文章阐述了我国当前发展"节约型"经济的必然性以及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推动"节约型"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韦明  于晶莉  
绿色营销思想的产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营销观念的革新与深化,更重要的是它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绿色市场与非绿色市场并存,市场机会与市场挑战并存,实施绿色营销,改善生态环境,既具有紧迫性,又具有的现实性。为此,需要不断加强绿色意识,完善绿色营销环境,探究绿色营销的新现象、新问题,研究绿色营销新思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平  
本文阐述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与都市农业的内涵、理论基础、共同点和相互关系。分析了"两型社会"建设和都市农业发展都遵循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城市理论,以及具有的时代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两型社会"是都市农业发展的方向和保障,发展都市农业是"两型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提出当前应在建设"两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在发展都市农业的同时进行"两型社会"建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曲朦  赵凯  
基于粮食主产区山东省538份微观农户调研数据,在测算农户家庭经济地位指数的基础上,以化肥和农药的减量施用为例代表农户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运用逐步回归和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中介作用检验方法,分析了农户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其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价值感知的中介作用及其在化肥和农药减量施用过程中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经济地位对其化肥和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农户价值感知在化肥农药减量施用中具有正向的部分中介作用,且在两类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中存在差异;在农户化肥减量施用中,农户利己价值观、利他价值观和生态价值观均具有正向的中介作用;在农药减量施用行为中,农户利己价值观具有正向的中介作用,而利他价值观和生态价值观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坤  
本文从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出发,对我国17个典型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目标的转变、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经济发展约束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成果的转变构建了指标评价体系,并对2001~2010年间的发展方式转变程度进行测评,结果发现:近10年,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没有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同步变化,主要原因是发展动力和发展约束的制约以及发展成果分享的不公平性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宇  闫泽武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具体地说,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数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通过增加投入或提高效率获得更多的产出,构成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入结构、产出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各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效益水平、社会和个人福利水平、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改善程度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标志。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吴旭东  周鹏  
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环境税收制度,不但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而且能够通过对纳税人经济利益的调节,使其从事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经营活动,最终从源头控制和事后治理两方面达到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目的。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调控工具,理应在促进节能减排中发挥相应的作用,通过把握税制革新的方向,以现有的税制体制为依据,不偏离现代税收制度的原则以及要求来建设我国的环境税体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白俊红  聂亮  
以往研究虽然关注了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却忽略了能源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的改善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本文将环境变量纳入能源效率分析框架内,采用EBM-DEA模型测算了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并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考察了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路径依赖性;与未考虑环境污染相比,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更为明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如果不考虑能源效率提升的环境污染改善效应,将会低估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本文结论为提升中国能源效率水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