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72)
- 2023(8437)
- 2022(6955)
- 2021(6168)
- 2020(4715)
- 2019(10539)
- 2018(10285)
- 2017(19411)
- 2016(10108)
- 2015(11226)
- 2014(11399)
- 2013(11510)
- 2012(11246)
- 2011(10669)
- 2010(11093)
- 2009(10325)
- 2008(9992)
- 2007(9070)
- 2006(8639)
- 2005(8321)
- 学科
- 济(70846)
- 经济(70798)
- 管理(25577)
- 业(23625)
- 地方(23563)
- 中国(20103)
- 企(16821)
- 企业(16821)
- 方法(16495)
- 农(15319)
- 地方经济(15228)
- 业经(14673)
- 数学(13919)
- 数学方法(13855)
- 学(11836)
- 发(11273)
- 农业(10924)
- 融(10847)
- 金融(10847)
- 银(10115)
- 银行(10106)
- 行(9971)
- 制(9858)
- 环境(9622)
- 贸(8880)
- 贸易(8870)
- 财(8716)
- 易(8397)
- 发展(8303)
- 展(8278)
- 机构
- 学院(157772)
- 大学(155907)
- 济(77547)
- 经济(76035)
- 研究(64764)
- 管理(54431)
- 中国(49393)
- 理学(44619)
- 理学院(44028)
- 管理学(43476)
- 管理学院(43165)
- 科学(36152)
- 京(34459)
- 财(33593)
- 所(33290)
- 研究所(29591)
- 中心(27835)
- 江(25596)
- 财经(25511)
- 经济学(24954)
- 农(24602)
- 院(22982)
- 经(22953)
- 范(22893)
- 北京(22831)
- 师范(22705)
- 经济学院(21941)
- 州(20624)
- 科学院(19875)
- 省(19310)
- 基金
- 项目(93664)
- 科学(73714)
- 研究(72330)
- 基金(65925)
- 家(56727)
- 国家(56187)
- 社会(47955)
- 科学基金(47209)
- 社会科(45529)
- 社会科学(45521)
- 省(37147)
- 基金项目(33510)
- 教育(31589)
- 划(30609)
- 编号(28791)
- 发(27935)
- 资助(26501)
- 自然(26208)
- 自然科(25512)
- 自然科学(25506)
- 自然科学基金(25029)
- 成果(24460)
- 发展(23314)
- 展(22922)
- 重点(21796)
- 课题(21669)
- 国家社会(20409)
- 部(20242)
- 创(19138)
- 性(18167)
共检索到270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永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内核,以对经济发展方式的"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等基本问题的新认识为出发点,以重视发挥政府、国有经济作用为特色,不断探索"为什么要转"、"转什么"、"如何转"等基本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答案于一体的有机架构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就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理论。
关键词:
经济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逻辑架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光辉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意味着超越原有经济增长模式,也意蕴着良善政治价值,彰显对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深切关怀。基于中国自身发展逻辑,无论是超越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还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蕴的良善政治价值,都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及社会道德体系支撑。因此,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逻辑内涵不应囿于经济系统,还应着眼于政治系统等更宽广的视域,从而找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进而构建一个美好社会。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于水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是着眼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从历程演进、经验选择、路径依赖、外部要求四个角度阐释新发展格局的建构背景,从理念指导、形态运作、战略支撑、发展动力、目标实现五个维度分析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框架,有助于读者更好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逻辑阐释 架构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艳 王琳 严金强
文章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其系统性逻辑架构,并挖掘其中蕴含的学理内涵。遵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抽象到具体的基本逻辑和方法论,依次从逻辑体系、基本理论、绿色发展理论和开放发展理论四个层次,对习近平经济思想展开阐述。其中,逻辑体系刻画和勾勒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抽象层面,是决定习近平经济思想其他重要内容的内核所在;基本理论沿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过程,阐述习近平关于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思想,是分析习近平经济思想其他具体内容的核心框架;绿色发展理论和开放发展理论则是逻辑体系和基本理论在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这两个重要方面的具体展开,分别阐释习近平对经济与生态之间关系、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之间关系的思想内涵。在此逻辑架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进行体系化梳理和学理化解析,一方面遵循马克思主义经典逻辑的线索,探究习近平各层次经济思想的科学意蕴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中国化拓展,另一方面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逻辑的线索,注重挖掘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中国内涵和实践意义,两条线索相互融合,共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特征和时代价值。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逻辑架构 学理解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凤勇 李娟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应加强低碳经济发展。文章指出,我国要加强主观意识,包括政府意识、企业意识和公众意识的培养;要完善客观规制,包括改革政绩考核方式、发展低碳经济管理体系、加快低碳经济立法;要加大政策支持,包括实施财税优惠政策、制定惩罚激励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等;要完善监督机制,包括加强低碳产品市场监管、建设政府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加大媒体监督力度等。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晓枫 李明旭
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指其在量和质上的优质发展,是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最大程度的满足。我国老年教育在高质量发展中还存在着老年人受教育的机会不足、质的发展不够、发展不均衡、老年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有欠缺、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及老年人的需要等问题。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架构应为:以确立积极老龄化理念、建立健全老年教育政策法规为向导与保障,以增加老年教育供给为基础,以提高老年教育的民主性、科学性及主体性为核心,以实现全面自由及公平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满足老年人及社会发展要求为依据建立起的评估体系为检验。
关键词:
老年 老年教育 教育质量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戴妍 黄佳攀
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构成和重要基石,推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积极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教育高质量发展承载着加快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步伐、满足民族地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推动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多重价值意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民族地区需从教育逻辑、政治逻辑、经济逻辑、文化逻辑四个镶嵌共生的维度构建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架构,形成人才质量提升与教育育人属性相融并进、意识形态建设与教育凝聚民心相辅相成、经济转型牵引与教育赋能科创相得益彰、文化共生追求与教育调谐认同相互依存等发展共识。构建多维复合教育质量观、促进教育质量评价优化、构筑数字教育生态系统、推动多元主体共意善治,将成为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进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国瑞 高树仁
从高等教育创生与演变的历史来看,世界高等教育经历了"制度认同"、"职能拓展"、"外延扩张"、"内涵发展"等不同发展方式的更迭。当前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整体上是遵循高等教育历史逻辑、适应社会变革的理性选择,也是纠正高等教育发展偏差、解决现实问题、回归教育本质、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内在需要。只有全面深入地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演变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才能超越模式化的简单模仿,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发展方式 历史逻辑 现实选择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鲁保林 邬嘉晟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意识形态与错综复杂的改革发展进程相互作用,塑造了中国国家经济治理的高度自觉性。党和政府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为主体,自上而下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引导、组织协调,以自觉治理促进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充分激发和释放了生产力发展的潜能。自觉治理的主要方式体现在三个层面:党总揽全局,为经济发展掌舵领航;中央政府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以规划的引领性、前瞻性预防和矫正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地方政府积极介入辖区经济发展事务。自觉治理的动力激励包括精神动力、强大的组织力、纵向考核压力、横向竞争压力,以及财政激励与财政压力。自觉治理生动体现了人的自觉能动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后发国家赶超先发国家的强力助推器。
关键词:
自觉治理 经济发展 中国逻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定祥 胡建 李伶俐 胡小英
作为国民经济新增部门,数字经济以其提供的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深刻地变革着实体经济和社会生活,正重塑着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新格局。而政府与市场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失灵现象。因此,需要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在发挥好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基础上,积极发挥政府作用,构建“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机耦合的长效发展机制,才能促进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张晓晶
本文首先基于长周期视角,对全球范围内旧、新常态及其更替逻辑进行鸟瞰式研究,然后讨论了结构性减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新矛盾与新挑战。接下来指出,新常态所展示的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迈上经济发展新台阶的美好愿景亟须正确的引领,这包括打造创新驱动引擎、在调结构中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构筑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向生态环境改善中求增长以及实现包容性增长。文章最后通过对2014年我国经济呈现出的新常态的分析,实证印证了本文的基本结论。
关键词:
新常态 长周期 大逻辑 引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勋 徐绪堪 苏新宁 顾绮芳
文章给出知识库内存在知识的规则约束,将知识库视为基于知识的完整知识地图,在此基础上研究库内各主要构件的关联支撑知识地图的更新和新知识的生成,分析库管理子系统的双库协同工作及保障知识服务"全"且"准"的知识。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雄浪 杨继瑞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全新的思想,反映了我们党经济建设指导理念的升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但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十分明显。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在美国经济萎缩带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出口增长放缓的新形势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的当务之急。本文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从大力开发自然资源、基础工业优化升级、善用已有财力、重提西部大开发等角度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国强
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是从高能耗、粗加工、科技含量低的生产发展模式向高科技、精加工、低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而投资的增量及其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改变。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从投资结构的优化入手。目前,我国投资结构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比重过大,严重制约了资金向其他领域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