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41)
2023(9132)
2022(7647)
2021(6750)
2020(5365)
2019(12080)
2018(11985)
2017(22404)
2016(12011)
2015(13457)
2014(13795)
2013(13851)
2012(13579)
2011(12797)
2010(13496)
2009(12723)
2008(12589)
2007(11510)
2006(10962)
2005(10638)
作者
(36818)
(30732)
(30664)
(29358)
(19908)
(14613)
(13818)
(11851)
(11781)
(11227)
(10762)
(10240)
(10160)
(10077)
(9760)
(9620)
(9098)
(8945)
(8913)
(8456)
(8283)
(7574)
(7512)
(7298)
(7009)
(6968)
(6834)
(6817)
(6385)
(6060)
学科
(77783)
经济(77708)
管理(32363)
(29576)
地方(24583)
(22629)
企业(22629)
中国(22303)
方法(19849)
(17122)
业经(16642)
数学(16093)
数学方法(15940)
地方经济(15529)
(14395)
(12602)
(12449)
金融(12449)
(12211)
银行(12202)
农业(12033)
(11971)
(11821)
(11337)
环境(10307)
理论(10248)
(9998)
贸易(9984)
(9582)
(9467)
机构
学院(186150)
大学(185694)
(88323)
经济(86471)
研究(73243)
管理(65119)
中国(57137)
理学(53213)
理学院(52533)
管理学(51809)
管理学院(51448)
(41079)
(40646)
科学(40627)
(37496)
研究所(33105)
中心(32415)
(31634)
财经(30459)
经济学(28290)
(27845)
(27512)
师范(27303)
(27303)
北京(27295)
(25806)
(25522)
经济学院(24866)
(23186)
财经大学(22093)
基金
项目(106674)
科学(84062)
研究(82704)
基金(75191)
(64033)
国家(63404)
社会(54317)
科学基金(53720)
社会科(51477)
社会科学(51468)
(42345)
基金项目(38059)
教育(37270)
(34833)
编号(33375)
资助(31140)
自然(30468)
(30066)
自然科(29693)
自然科学(29686)
成果(29235)
自然科学基金(29147)
课题(25226)
发展(25129)
(24710)
重点(24671)
(23346)
国家社会(22454)
(21624)
(21136)
期刊
(118923)
经济(118923)
研究(69613)
中国(46423)
(30401)
管理(28356)
(27715)
教育(25248)
学报(24211)
科学(24090)
(23824)
金融(23824)
经济研究(19475)
大学(19027)
农业(18384)
业经(18001)
技术(17660)
学学(17424)
财经(16632)
问题(15072)
(14637)
(11515)
技术经济(11091)
世界(10999)
国际(10402)
图书(9802)
经济问题(9783)
商业(9607)
经济管理(9294)
(9192)
共检索到323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文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本文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作了深入辨析,剖析了推动型经济发展和带动型经济发展两种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实质,指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龙  
把对经济工作考察的视野从经济增长扩大到经济发展,这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创新,是党和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更丰富,在思路上应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为载体,以体制改革与创新为保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漓高  
本文对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从最深层因素、国际经济基本关系与结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国际性经济体制、世界经济格局等层次以动态的观点进行概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了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两"手"并用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范围的拓展,既是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不足的结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科片《1991~2010年经济发展思路》课题组  
五、工业发展速度与结构变动趋势 (一)工业发展速度与相关因素 在本世纪最后10年和下世纪前10年,我国工业均以高于经济增长率的速度增长。整个20年的增长速度分两个阶段,1991~2000年为第一阶段,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到2000年,工业增加值为21912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3%。2001~2010年为第二阶段,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6%。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45583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1991~2010年经济发展思路》课题组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取得长足进步。从现在起的未来15年,将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第二步战略设想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发展战略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21世纪初我国能否跻身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之列。为此,本刊刊登一组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文章作者对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政策选择及工业化、城市化战略等问题各抒己见。本刊希望能以此有助于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更深入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巫建国  李爽  
本文侧重探求怎样以分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一般规律。站在"超经济"角度比较现代经济发展方式,系统分析百年来分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化的理论演进及内在科学性;系统阐述分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般规律;系统研究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必须把握的主导矛盾与制度设计的要点,力求构筑理论与制度的思维性新架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章远新  
上半年广工西作壮会族议自上治的区讲党话委中书提记出郭,声要琨努在力全把区广2西00建8设年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程启智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不含价值判断的,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则含有强烈的价值判断,因此,前者更适宜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研究,而后者更符合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内容。从生态文明及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出发,仅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不够的,应该进一步提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而从农业文明社会到工业文明社会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发展模式要转变到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模式上来,有三个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即发展观要从以物为本回归到以人为本,幸福观要从异化的物质欲回归到快乐欲本身,技术上既要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要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提供支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肇光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长期推进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的明智选择,是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客观需要,是遵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力求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既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又要积极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所面临问题的解决路径。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经济发展速度过度依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发展动力过度依赖外贸进出口,经济发展方式过度依赖外资,经济发展效果评价过度依赖GDP指标等。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做到四个坚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士华  淳悦峻  
目前,聊城经济发展基本处于投资导向发展阶段的前期,即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的过渡期。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做好以下工作:合理引导投资方向,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实施产业集聚战略,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和块状经济;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发展质量;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经济外向度;加快自主创新,增强核心优势,带动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生产率;加快推进体制创新,建立政策引导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曹成喜  
江苏泰州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赖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根本出路在创新,关键在于政策上的新举措和体制机制上的新突破。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周小亮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原则,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经济发展新动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这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必须着力研究的重大现实课题。思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思路,应综合经济学说史中的不同理论加以探讨,深入研究我国生产方式与经济结构变革的历史演化特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围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核心问题,通过探究体制改革、结构性问题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将技术、制度、公平等不同动力解说有机统一起来,来构建一个适合中国转型特征并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解释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将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石全虎  
金融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快县域金融发展,支持县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县域金融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持作用体现为:筹集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调整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带动县域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从"需求追随型"和"供给领先型"两种县域金融发展模式的比较来看,现阶段金融效率的提高和"供给领先型"金融发展模式是我国县域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①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可以溯源到马克思的《资本论》。一百多年来,东西方经济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了探索研究,形成了很多研究成果。本文拟从大都市角度,就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背景下产业结构演进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主要内容包括: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时代背景;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主要决定因素和评价指标;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新形势下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着重处理好若干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