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04)
- 2023(8040)
- 2022(6808)
- 2021(6010)
- 2020(4728)
- 2019(10654)
- 2018(10505)
- 2017(19617)
- 2016(10263)
- 2015(11393)
- 2014(11611)
- 2013(11765)
- 2012(11506)
- 2011(10863)
- 2010(11309)
- 2009(10579)
- 2008(10284)
- 2007(9255)
- 2006(8776)
- 2005(8385)
- 学科
- 济(71760)
- 经济(71710)
- 管理(27094)
- 业(25490)
- 地方(23572)
- 中国(20057)
- 企(18495)
- 企业(18495)
- 方法(17573)
- 地方经济(15228)
- 农(15032)
- 数学(15009)
- 数学方法(14927)
- 业经(14484)
- 学(11948)
- 发(11130)
- 融(10840)
- 金融(10840)
- 农业(10786)
- 银(10083)
- 银行(10074)
- 行(9937)
- 制(9866)
- 环境(9510)
- 贸(9229)
- 贸易(9219)
- 易(8733)
- 财(8655)
- 发展(8169)
- 展(8146)
- 机构
- 学院(159586)
- 大学(157647)
- 济(78719)
- 经济(77224)
- 研究(65026)
- 管理(55970)
- 中国(50046)
- 理学(46190)
- 理学院(45570)
- 管理学(44897)
- 管理学院(44578)
- 科学(36366)
- 京(34732)
- 财(33789)
- 所(33707)
- 研究所(29930)
- 中心(27944)
- 江(25718)
- 财经(25676)
- 经济学(25125)
- 农(24720)
- 北京(23284)
- 经(23107)
- 院(22929)
- 范(22887)
- 师范(22696)
- 经济学院(22100)
- 州(20688)
- 科学院(20050)
- 省(19444)
- 基金
- 项目(94187)
- 科学(74446)
- 研究(71565)
- 基金(66915)
- 家(57583)
- 国家(57038)
- 科学基金(48291)
- 社会(47570)
- 社会科(45146)
- 社会科学(45138)
- 省(37151)
- 基金项目(34222)
- 教育(31495)
- 划(30726)
- 编号(28144)
- 自然(27959)
- 发(27796)
- 资助(27511)
- 自然科(27247)
- 自然科学(27242)
- 自然科学基金(26759)
- 成果(23533)
- 发展(23159)
- 展(22773)
- 重点(21663)
- 课题(21114)
- 部(20466)
- 国家社会(19887)
- 创(19293)
- 创新(18055)
共检索到273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沈立人
发展中国家都有一个从传统战略转变为新战略的过程。中国作为大国,情况复杂,认知和提出较早而实施较慢,现在到了转型的关键时候。否则,不利于今后的开创新局面。中央对此已有全面部署,贯彻落实,从理念到行动,要有一系列的应对。本文梳理出10项重点,应当抓紧促其成功。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从才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开放型经济,成功实现了两次战略转型,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台阶。然而,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加快推进,我国粗放式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江苏重大的战略任务。"十一五"期间,江苏在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十二五"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创新经济发展的成就与未来进行回顾与展望。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创新经济 回顾 展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东玲
2002年的东亚10国(地区)经济增长率平均达3.8%,呈现出全面复苏的发展态势,经济复苏原因有外部和内部两方面。2003年初以来伊拉克战争和SARS的流行使东亚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预计在东亚各国和地区政府的努力下,东亚经济将从今年第四季度起有较好的表现。
关键词:
东亚 经济发展 回顾 展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洪俊杰 商辉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路程和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勾画出中国由"贸易小国"到"贸易大国"的演进过程,并结合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共轭环流"论,提出中国开放型经济由大到强的发展思路。当前,中国已逐步成为国际分工中的重要"枢纽国"、贸易流控制力的"居重国",已从最初注重出口和引资的"单向开放"转变为注重平衡发展"双向开放"。但是,中国依然缺乏引领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分工的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制造业普遍存在"大而不强"的现状和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的困局。面对能力缺口和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应坚持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来解决开放中遇到的问题,抓改革、补短板、通市场,逐步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逐步成为贸易强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家勇
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经济迅速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社会投资、创造就业岗位、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的现代化、经济结构的演进,以及财产的多元化和需求的多样化,个体经济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个体经济 现状 贡献 前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桁林
随着纳斯达克股指下挫 ,对新经济的炒作也暂时告一段落 ,那么 ,新经济有没有留下什么新的内容 ?通过回顾新经济发展的历史 ,对新经济发展的方向予以了展望
关键词:
新经济 信息管理 信息技术 一体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婉娜
2005年,俄罗斯经济继续稳步发展.GDP增长64%,增幅虽比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但明显高于年初预测的5.9%.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第三,仅次于中国和印度。2006 年.俄罗斯政府将继续为实现2010 年GDP翻一番的战略目标而努力, 预期2006年GDP增长6.1%。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菊娥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回顾 1.1979-1993年是西部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西部的国民收入1953-1978年和1979-1992年年平均递增速度分别为6.867%(未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和8.24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国内生产总值1979-1993年年平均递增8.96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人均国民收入1953-1978年和1979-1992年年平均递增速度分别为4.7%(未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和6.85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居民消费水平
[期刊] 预测
[作者]
1 1991年经济发展形势回顾 1991年,随着治理整顿的深化,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9580亿元,比前年增长7%左右。全年农业总产值8300多亿元,增长3%左右。工业生产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工业总产值增长14%左右。国内市场已恢复正常,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9398亿元,扣除物价上涨,增长9.9%。固定资产投资彻底改变了前两年下降徘徊的局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淑奇
80年代是拉美“失去的十年”,在这十年里,拉美及加勒比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下降8.3%;通货膨胀持高不下,达四位数字;外债猛增,从1982年的3287亿美元增加到1989年的4159亿美元。拉美经委会认为,这是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国家学习的十年。近年来,拉美地区国家纷纷为振兴经济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1990年除少数几个国家外,拉美地区大部分国家的经济仍未见明显好转,整个地区的经济与上一年比只增长了0.3%,人均产值下降1.7%,1990年经济增长的国家主要有:墨西哥(3.9%)、委内瑞拉(5.8%)、哥伦比亚(4.2%)、玻利维亚(2.6%)和智利(2%)。经济下降的国家有:秘鲁(-4.9...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灏 李罗力 冯苏宝
东亚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经济、贸易、金融和信息全球化进程,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尽管东亚地区构筑经济一体化已具备一定条件并打下相当的基础,但仍存在一些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难点问题,因此有必要以"10+1"中国-东盟自贸区为合作契机,启动新的合作层次,扩大合作范围,形成涵盖整个东亚的"共同体"合作框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林毅夫
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规模增加了20.5倍,人均收入跨过了高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成为"世界工厂"、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对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世界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最主要的原因是充分利用了后发优势,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渐进的双轨制转型方式功不可没,它使中国经济平稳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只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地根据科学发展观提高产业和技术水平,中国平均每年8%的增长速度就有可能再维持20年,到2030年经济总体规模至少与美国相当。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邱晓华
2002年是中国入世后的第一年,各方面都很关心中国经济的表现。事实表明,过去的一年,在世界经济不很景气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依然增长强劲,国民经济整体表现良好,多数经济指标明显好于预期,全年经济增长率达到8%,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人均接近1000美元,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展望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展现出美好的前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德明
一、80年代西方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战后西方经济发展周期的基本特征与动因分析战后西方经济发展周期的特征有四:第一,明显的阶段性。第二,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第三,从50年代到70年代的战后时期,危机频繁,间隔时间短;危机烈度较小,持续时间较短;周期的阶段性不分明,复苏阶段和萧条阶段不易区分;各国的经济周期不一定同步。第四,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仅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危机持续时间长,烈度大,各国同步性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