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30)
2023(4790)
2022(3981)
2021(3565)
2020(3090)
2019(6873)
2018(6444)
2017(13156)
2016(6847)
2015(7597)
2014(7515)
2013(7572)
2012(7136)
2011(6253)
2010(6819)
2009(6840)
2008(5722)
2007(5280)
2006(5001)
2005(4853)
作者
(17980)
(14718)
(14684)
(14314)
(9305)
(6985)
(6739)
(5784)
(5500)
(5379)
(5097)
(4997)
(4894)
(4801)
(4791)
(4626)
(4395)
(4260)
(4179)
(3995)
(3902)
(3592)
(3508)
(3485)
(3416)
(3399)
(3339)
(3281)
(3023)
(3001)
学科
(29555)
经济(29522)
(24858)
金融(24858)
(22423)
银行(22418)
(21836)
(20553)
管理(18549)
中国(16821)
(16303)
企业(16303)
方法(11129)
(11020)
中国金融(10916)
(10539)
地方(10322)
数学(10206)
数学方法(10123)
(8496)
(7225)
财务(7207)
财务管理(7197)
企业财务(6885)
业经(6813)
农业(6482)
(6133)
(5530)
贸易(5516)
制度(5417)
机构
学院(89565)
大学(89104)
(43288)
经济(42352)
中国(32502)
管理(31777)
研究(30437)
理学(25847)
理学院(25628)
管理学(25292)
管理学院(25135)
(23856)
(18207)
(18196)
财经(17957)
银行(17636)
中心(17399)
(16569)
(16176)
(15838)
金融(15541)
(15440)
经济学(15130)
人民(14721)
科学(14561)
(14462)
经济学院(13816)
财经大学(13372)
国人(13105)
(13067)
基金
项目(52351)
科学(41238)
研究(41133)
基金(38200)
(31853)
国家(31540)
社会(27634)
科学基金(27291)
社会科(26435)
社会科学(26432)
(20520)
基金项目(19211)
教育(18608)
编号(16503)
(16456)
资助(16409)
自然(15194)
自然科(14882)
自然科学(14880)
成果(14787)
自然科学基金(14631)
(12364)
重点(12080)
国家社会(11867)
课题(11844)
(11775)
(11743)
(11260)
(10795)
社科(10766)
期刊
(48860)
经济(48860)
研究(33738)
(29761)
金融(29761)
中国(21366)
(19515)
管理(12737)
(12354)
学报(10760)
科学(9790)
教育(9645)
财经(9601)
大学(8873)
经济研究(8305)
(8266)
学学(8186)
技术(7168)
业经(6886)
农业(6767)
问题(6354)
理论(5748)
(5426)
国际(5270)
实践(5118)
(5118)
中国金融(4826)
农村(4713)
(4713)
财会(4528)
共检索到158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钟心安  
对转变金融增长方式的思考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钟心安一、转变金融增长方式的思路转变金融增长方式,既要从自身现状与需要出发,也要服从于服务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突出效益这个中心,推动经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调整负债结构,降低筹资成本。银行的负债是资金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松阁  
转变增长方式的金融思考孙松阁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九五"期间经济工作指导方针,这是中央在全面分析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金融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其务  
关于金融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江其务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之一是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如何实现这个转变,特别是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爱明  廖祥  
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及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揭示了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于提高经济发展各层面,尤其是提高投资实效和外延扩大再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一是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二是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从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入手,调动社会各方面,尤其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的积极性,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产权制度、分配制度、企业法人治理、知识产权保护及相关政策等方面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保证体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朝明  
为了保证我国金融组织成长的质量 ,必须实现其增长方式的转型。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实施下列战略措施 :一是按照商业化原则确定国有银行的适度规模 ;二是金融机构的区域分布 ,从散点式的行政区域布局转变为按经济区域集中 ;三是金融组织结构从“供给导向”的快速数量扩张转变为以“需求导向”的集约化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龙  
把对经济工作考察的视野从经济增长扩大到经济发展,这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创新,是党和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更丰富,在思路上应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为载体,以体制改革与创新为保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文章认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日益低下的根本原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改善国有企业境况的重要途径。文章还认为:深化改革,苦练内功,强化和优化管理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坚实基础;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提高职工的素质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条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向玉明  
欠发达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中共广安地委向玉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九五”和十五年长远规划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经济质量的必然抉择。作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欠发达地区,怎样把握和如何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曾卫锋  
实现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就是要实现出口增长方式从几年前的出口粗放型增长方式向出口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实现这一根本性转变是我国经济和外贸发展过程演进的内在要求。本文对今后制约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几个较为突出的因素,如国有外贸企业的内在动力机制、直接的人力资源和直接的物质资源以及投入结构关系等作些探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①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可以溯源到马克思的《资本论》。一百多年来,东西方经济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了探索研究,形成了很多研究成果。本文拟从大都市角度,就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背景下产业结构演进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主要内容包括: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时代背景;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主要决定因素和评价指标;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新形势下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着重处理好若干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邱成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大大提高,据洛桑《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中国竞争力排名1994年第34名,1996年第26名,1997年第27名,1998年第24名。199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跃居世界第十名。我国城市经济蓬勃发展,对支撑我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永清  
两个转变的关系和主体 从1996年开始以及整个“九五”期间乃至2010年,我国外经贸工作的中心是要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 在世纪之交适时提出“两个转变”,是保证我国顺利迈向21世纪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战勇  
正确理解集约型的含义,必须把它与社会进步、科技进步、管理进步、信息进步和教育进步联系起来,必须把它放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去考察,必须把它的前提与结果、目的与手段统一起来。外贸转型有它自己的特点:国际环境是制约外贸转型的重要外部因素,有时甚至成为决定性因素;规模经济是外贸转型的经济基础;政府支持是外贸转型的关键。外贸转型离不开理论转型、政策转型、体制转型,理论转型是前提,政策转型是保证,体制转型是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