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
- 2023(169)
- 2022(150)
- 2021(128)
- 2020(111)
- 2019(275)
- 2018(287)
- 2017(716)
- 2016(336)
- 2015(422)
- 2014(397)
- 2013(429)
- 2012(530)
- 2011(511)
- 2010(480)
- 2009(356)
- 2008(353)
- 2007(309)
- 2006(259)
- 2005(252)
- 学科
- 济(2690)
- 经济(2689)
- 业(936)
- 管理(906)
- 方法(904)
- 地方(876)
- 数学(843)
- 数学方法(842)
- 中国(803)
- 融(670)
- 金融(670)
- 地方经济(654)
- 农(580)
- 企(559)
- 企业(559)
- 银(538)
- 银行(538)
- 行(532)
- 发(452)
- 农业(450)
- 财(435)
- 制(393)
- 发展(386)
- 展(386)
- 学(357)
- 及其(350)
- 策(339)
- 业经(335)
- 税(325)
- 税收(317)
- 机构
- 学院(5250)
- 大学(5225)
- 济(3047)
- 经济(3007)
- 研究(2206)
- 管理(1777)
- 中国(1702)
- 理学(1475)
- 理学院(1463)
- 管理学(1443)
- 管理学院(1436)
- 财(1385)
- 所(1125)
- 京(1111)
- 科学(1047)
- 财经(1035)
- 经济学(1014)
- 研究所(984)
- 经(949)
- 经济学院(931)
- 中心(918)
- 江(825)
- 财经大学(772)
- 院(735)
- 农(732)
- 北京(720)
- 范(700)
- 师范(699)
- 省(696)
- 发(676)
共检索到9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邦君
本文主要阐明科学发展观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关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外贸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分析我国外贸增长面临的新环境,正确处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是迎接新挑战、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需要;重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以人为本出发,在发展新思路、做好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外贸新环境 转变增长方式措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从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看,工业化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起步是一个共同现象。而“血拼”式竞争和政府直接参与的地区竞赛成为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显著特点。从“十五”到“十一五”时期,最大的思想进步就是:认识到仅仅在一般的调节手段和政策设计上进行调整,是不足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的。必须进行发展观念上的深刻反思,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是否能通过树立科学发展观来改变社会价值观,改变竞争和商业文明的基本理念,就成为能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十几亿人口参与的工业化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环境的巨大影响是一个极大的人类难题。转变增长方式,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方式推进...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经济增长方式 创新 资源节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于志明
科学的农业发展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只有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科学的农业发展观来认识农业、指导农业,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服务农业、发展农业,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农业发展观 增长方式转变 小康社会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邦君
改革开放30年,上海外贸增长方式在实践中已有转变,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上海外贸运行同过去相比显示出许多新特点,但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上海外贸增长方式要实现根本转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上海实际出发,采取实施技术导向型战略,调整产业结构、走自主创新之路、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培育自主品牌、发展开放型服务贸易、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建立内部协调机制应对贸易摩擦等措施,促进上海外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外贸增长方式 根本转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迟福林
在我国,全面、深入地讨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最近一二年的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经开始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某些认识方面并不一致。 到目前为止,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济矛盾和经济风险。我认为,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雄浪 杨继瑞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全新的思想,反映了我们党经济建设指导理念的升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但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十分明显。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淑茹
面对我国经济高速粗放增长导致的强资源环境约束,以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为指导,对陕西省"十五"时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状况,在设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线性函数法进行了动态量化综合评估,得出陕西省目前经济增长方式处于中度粗放阶段的较高级阶段,粗放程度仍然很高的结论,并提出加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具备的基础条件及应采取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龙
把对经济工作考察的视野从经济增长扩大到经济发展,这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创新,是党和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更丰富,在思路上应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为载体,以体制改革与创新为保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钱宗起
上海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但与全国一样,仍面临一个根本性问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本文结合上海经济的实际情况,认为必须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结合起来,向政企二元化、组织集团化、结构高度化等八大方向转变,并为此提出六条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卫斌 陈彬 蒋松荣
中国过去30多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10余年高速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消耗大量能源资源的基础上,并由此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由于面临日趋严峻的资源支撑力瓶颈和环境承载力约束,能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亟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能源环境视角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于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本文运用DEA方法构建一个经济增长的绿色指数以定量地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绿色指数为0.10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现有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增长方式从根本上是由当前的能源定价机制和能源价格体系决定的,能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安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欧杰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治理人口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很好地配置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本等资源,提高科技含量。而要提高科技含量,又必须提高人口素质。一、进一步控制人口的增长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多,包含有两方面问题,一是人口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