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72)
2023(5331)
2022(4425)
2021(3861)
2020(2906)
2019(6660)
2018(6521)
2017(12164)
2016(6510)
2015(7237)
2014(7347)
2013(7385)
2012(7365)
2011(6936)
2010(7180)
2009(6511)
2008(6421)
2007(5891)
2006(5542)
2005(5331)
作者
(20255)
(16853)
(16835)
(15690)
(10789)
(8062)
(7552)
(6562)
(6496)
(6116)
(5839)
(5585)
(5545)
(5495)
(5339)
(5161)
(4997)
(4874)
(4843)
(4803)
(4447)
(4229)
(4121)
(3920)
(3903)
(3847)
(3791)
(3775)
(3498)
(3371)
学科
(36429)
经济(36399)
(16391)
地方(16131)
管理(15252)
中国(14231)
(11309)
(10701)
企业(10701)
业经(9508)
地方经济(9361)
(8622)
农业(8103)
(7497)
金融(7497)
(7242)
银行(7234)
(7173)
方法(6937)
发展(6431)
(6412)
环境(6243)
(6071)
贸易(6061)
(5886)
(5825)
(5752)
技术(5642)
数学(5558)
数学方法(5518)
机构
学院(97202)
大学(93714)
(42094)
经济(41158)
研究(40234)
管理(33092)
中国(31055)
理学(26725)
理学院(26332)
管理学(25948)
管理学院(25756)
科学(23876)
(21846)
(21197)
(18861)
研究所(18847)
(17846)
中心(17687)
(16746)
(15360)
师范(15212)
北京(14681)
(14462)
(13967)
财经(13751)
(13669)
农业(13554)
业大(12970)
科学院(12479)
经济学(12381)
基金
项目(57583)
研究(45110)
科学(45034)
基金(38707)
(33349)
国家(32983)
社会(28217)
科学基金(27573)
社会科(26749)
社会科学(26746)
(24522)
(20001)
基金项目(19993)
(19932)
教育(19692)
编号(18964)
发展(16459)
(16148)
成果(15902)
自然(15612)
资助(15501)
自然科(15197)
自然科学(15195)
自然科学基金(14888)
课题(14542)
重点(13414)
(12139)
(11845)
(11831)
创新(11359)
期刊
(58684)
经济(58684)
研究(34904)
中国(27149)
(18660)
教育(14742)
管理(14294)
科学(13409)
(13379)
金融(13379)
学报(13192)
农业(12995)
(12899)
业经(11543)
大学(10095)
技术(9449)
学学(9311)
经济研究(9263)
问题(7484)
财经(6683)
(6584)
(5834)
商业(5657)
世界(5613)
(5505)
(5476)
(5335)
论坛(5335)
改革(5184)
(5184)
共检索到170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贞琴  
我国粮食"九连增"表明我国粮食生产开始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新形势下最迫切最严竣的仍是不断探索粮食生产科学发展之路,需要走提高单产的内涵式发展新路子,开辟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新途路,构建模式化、集成化大面积推广技术新平台,寻求整合资源、强化粮食生产微观基础的新办法,探索形成科学防灾减灾的新机制,加快构建粮食生产扶持政策新体系。科学确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确保粮食(含大豆)自给率90%以上,确保稻谷、小麦完全自给,确保玉米自给率95%以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予新  
当前我国粮食产业总体上还没有改变低层次、高消耗、低效率的发展方式,突出表现在粮食生产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加工企业的集约化程度低;粮食现代物流发展滞后;产业链条短。推进粮食产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实现投入产出效率的转变;粮食经济运行质量的转变;产业发展动力的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的转变;产业发展内涵的转变。粮食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路径是:走向全产业链整合;走向以先进科技为引领;走向规模化发展;走向有序的产业化积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颖文  吕火明  
2013年我国农业再获丰收,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农民收入实现"十连快"。然而,这辉煌成绩的背后潜藏着诸多挑战不容小觑: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种粮意愿低下;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务农意愿普遍较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呈现不可逆性;农业粗放经营、土地撂荒、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资源约束持续加大;农产品进口连年增长,贸易逆差长期保持高位,农产品供给总量平衡的压力愈来愈大。据此建议:一是不断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依靠科技创新激活农业内生增长力;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充分激发农业生产潜能;三是大力发展"两型"农业,促进农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社梅  
当前粮食生产经营方式、技术路线、产品形态等正在逐步改变,这对粮食科技提出了新的需求。本文在判断和分析浙江粮食生产发展方式转变趋势的基础上,从作物育种、栽培技术、机械技术、低碳环保技术、防灾减灾技术等五大方面指出了粮食科技发展的新需求,最后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浙江粮食生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樊琦  祁华清  
传统城镇化道路以外延快速扩张和数量增长为主要方式,但随着我国资源环境消耗对粮食生产的约束加强,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粗放利用、粮食产后损失浪费严重、粮食生产兼业化和老龄化、水土重金属污染等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城镇化与粮食安全不可协调性矛盾凸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唯有推进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式转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传统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契机,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从外延粗放扩张向内涵提高的集约型发展转变,从数量增加向质量提升型的转变,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并提出建立新型城镇化与耕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机制,依托新型城镇化发展建立高效粮食生产经营体系,构建新型城镇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国雄  
流通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是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条件。实现流通发展方式的转变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从重视产值向重视价值实现;整体提高流通产业的社会效益;充分发挥连锁经济规模效应;重视提高潜在市场的有效供给;不断提高企业的信誉度;走中国化的连锁商业道路;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商品流通体系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褚宏启  
教育发展方式是实现教育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中国教育发展的现实结果与教育发展目标有显著差距,教育服务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能力尚有明显不足,教育发展方式亟待转变,转变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调整教育结构、转变学生培养模式、加强教育培训、加强教育研究和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层机理是教育发展所依靠的要素结构的变化:单一要素的优化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变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祖才  刘宇南  陈磊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方针,并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生产要素三个方面明确了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途径。这也对社会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现代社会事业不但具有公益属性,也具备产业属性,社会经济功能日益强大,与国家经济发展和整个产业体系已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紧密关系。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建仓  王戈  
粮食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需要长期重视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影响我国粮食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和制约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保持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以期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雄浪  杨继瑞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全新的思想,反映了我们党经济建设指导理念的升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但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十分明显。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淑敏  马帅  陈印军  
本文通过对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淮海流域和东北三省各粮食主产区耕地面积、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总产和粮食单产1980-2003年间变化态势及粮食生产的相关因素相关性等方面研究,揭示了各区域20多年来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变化规律,最后结合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现状,提出了发展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解决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茅  
发展方式本质是指国家、地区和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构成以及这些推动力发挥作用的形式。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满足和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变交通运输发展的推动力及其构成和它们发挥作用的形式,实现交通运输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逐步建立健全高效、便捷、统一、可及、可持续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龙  
把对经济工作考察的视野从经济增长扩大到经济发展,这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创新,是党和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更丰富,在思路上应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为载体,以体制改革与创新为保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志贤  
转变粮食增长方式重在培植科技优势中共丹阳市委书记胡志贤粮食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物资,是当代改革、发展、稳定的特殊商品。近几年来,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的丹阳市,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注重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放在重要位置,坚持科技示范与推广配套,培育人才与健...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杜江  刘渝  
本文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城市化发展同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长期内,城市化的发展对粮食产量增长有促进作用,而且粮食产量增长也将保证城市化发展的顺利进行,但在短期内,两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系列的冲突与矛盾。为此,政府制定城市化发展政策时应避免其片面性,以缓和两者之间的矛盾,为达到长期内两者共赢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