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05)
- 2023(14127)
- 2022(11708)
- 2021(10445)
- 2020(8676)
- 2019(19558)
- 2018(19207)
- 2017(36981)
- 2016(19605)
- 2015(21764)
- 2014(21756)
- 2013(21601)
- 2012(20042)
- 2011(18128)
- 2010(18840)
- 2009(17847)
- 2008(18138)
- 2007(16776)
- 2006(15465)
- 2005(14609)
- 学科
- 济(92194)
- 经济(92055)
- 业(87056)
- 企(78670)
- 企业(78670)
- 管理(76912)
- 业经(31599)
- 财(29916)
- 农(29745)
- 方法(29676)
- 中国(26853)
- 制(23625)
- 地方(22670)
- 农业(21110)
- 务(20985)
- 财务(20945)
- 财务管理(20909)
- 数学(20855)
- 数学方法(20617)
- 企业财务(19810)
- 技术(19340)
- 体(17264)
- 策(16977)
- 和(16545)
- 理论(16290)
- 划(16266)
- 银(16203)
- 银行(16185)
- 行(15676)
- 贸(15632)
- 机构
- 学院(289051)
- 大学(283408)
- 济(125039)
- 经济(122509)
- 管理(113314)
- 研究(98799)
- 理学(95088)
- 理学院(94111)
- 管理学(92922)
- 管理学院(92346)
- 中国(79286)
- 财(63105)
- 京(61031)
- 科学(54537)
- 所(49460)
- 江(48164)
- 财经(47600)
- 农(46009)
- 中心(44363)
- 研究所(43424)
- 经(42809)
- 北京(39177)
- 州(37884)
- 业大(37185)
- 经济学(36866)
- 范(36451)
- 师范(36150)
- 院(35781)
- 农业(35187)
- 财经大学(34564)
- 基金
- 项目(175773)
- 科学(140680)
- 研究(135524)
- 基金(127018)
- 家(107930)
- 国家(106841)
- 科学基金(93580)
- 社会(88207)
- 社会科(83662)
- 社会科学(83644)
- 省(70527)
- 基金项目(66104)
- 教育(61182)
- 划(57206)
- 自然(57040)
- 自然科(55720)
- 自然科学(55706)
- 编号(55223)
- 自然科学基金(54763)
- 资助(50927)
- 成果(45819)
- 发(42932)
- 创(39840)
- 重点(39392)
- 课题(39298)
- 部(38896)
- 制(38862)
- 业(38035)
- 创新(36271)
- 国家社会(36151)
- 期刊
- 济(158178)
- 经济(158178)
- 研究(94698)
- 中国(68292)
- 财(53116)
- 管理(51422)
- 农(45793)
- 科学(37634)
- 学报(36202)
- 教育(33723)
- 融(33261)
- 金融(33261)
- 农业(30753)
- 大学(29494)
- 业经(28396)
- 技术(27709)
- 学学(27500)
- 财经(24710)
- 经济研究(23946)
- 经(21361)
- 问题(20024)
- 业(18128)
- 贸(16400)
- 技术经济(16300)
- 世界(15364)
- 现代(15286)
- 国际(14604)
- 商业(14550)
- 经济管理(14179)
- 财会(13897)
共检索到474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明龙
目前,我国制造的多是高消耗、低附加值产品,处于技术链和价值链的低端。为此,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制造业运行,转变制造业增长方式,着重发展处于技术链高端的微型系统制造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和省耗绿色制造技术等现代制造技术,促使制造业向技术链高端延伸。
关键词:
制造业 增长方式 发展战略 思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范黎波 李德辉 甘嵩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伴随着制造工艺和制造方式的全面升级,全球制造产业格局开始发生深刻变革,各主要经济体已在国家层面展开了新一轮战略竞争。如美国推动实施"先进制造业"战略,推动高端制造业向美国本土回流和升级;德国推动"工业4.0"战略;英国和法国分别实施了"高价值制造"和"新工业法国战略"等等。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标志着我国制造业全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波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仍处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的增长状况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比较优势理论对于目前讨论和研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策略具有宝贵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以比较优势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综合分析我国制造业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明确我国制造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陷阱 要素禀赋 产业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雷平 施祖麟
城市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不仅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也为实践所急需。针对当前国内城市制造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些误区,结合世界城市制造业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我国城市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应当是"跳出制造业谈制造业",充分利用"城市"的区位要素特征,结合产业发展的创新与融合趋势,培育核心竞争力,真正使城市制造业成为城市、城市及其腹地的产业升级与创新主体。
关键词:
城市 制造业 战略 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袭著燕 孙林岩
以历史分析法研究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调整的动力机制,认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发生的四次调整都是国家独立和安全、国际制造业发展趋势、中国制造业改革与发展内在规律性、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约束等因素作用下的结果。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发展战略 调整 动力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人杰
在市场和技术的双重支撑下, 中国的通信制造业走过了快速发展的二十余年,同时也为今后数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中国通信制造业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就市场而言,要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荣宏庆
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起了核心作用,它对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时点把握与政策选择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西方美、日、德、英四个发达国家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各有自己的模式,但也存在共同的特点,从中比较分析探索出一般规律,获得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制造业 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清容 李纪珍
本文讨论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关系,从跨国公司发展动向出发,提出中国的发展战略是抓住发达国家制造业外移的机遇,制造业整体进入世界先进水平或领先行列,而有选择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对此,中国必须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竞争,同时改变传统的“民族产业”思想,树立“大制造”观点。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 制造业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初玉岗
本文分析了工业化中前期的中国国情特征和历史任务,认为每个较大的区域都应以制造业作为自己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文章对一些地方曾经提出的“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两通起飞”等战略思想进行了商榷,提出了特色制造业的战略思想,主张在产业选择、发展道路和目标定位等方面突出区域特色。
关键词:
工业化 制造业 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郑志来
为尽快走出危机,同时抓住新技术革命的难得机遇,重新占据国际制造业制高点,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欧美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一方面有利于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的确定,同时倒逼我国进一步加强相关领域的投入力度及提升投入效率;另一方面则会加速弱化我国制造业的传统比较优势,推动传统的中心—外围世界分工体系的变革。对此,我国除加快制定、落实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外,还需做好高端制造业发展基础工程,发挥中小微企业在高端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构建高端制造业发展相关制度保障体系,开展政产学研用多部门跨界合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小明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产业主体,是社会进步与富民强国之本,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出区与转入区的影响、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基本原则与战略思路、加快我国制造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举措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我国制造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歌
装备制造业是河南省近年来确定并积极培育的六大高成长性产业之一。尽管河南省装备制造业近年来通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后危机时期保持了持续平稳增长态势,但随着外部形势的变化以及内在矛盾的日益凸显,亟待进一步推动产业提升发展。河南省装备制造业的提升发展应围绕打造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产业链基本齐全、产业配套本地化较完善的"龙形产业"体系,以成套化、服务化战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配套化、差异化战略做强做精"龙身"、"龙尾"企业,以信息化战略、开放创新战略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同时,围绕"蜂巢型"产业布局进一步集聚化发展,实现"龙形产业"体系在空间上的呈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